【第155期】不要偏離發展中印關係的共識

文/吳黎明

連日來,印軍越界事件給中印關係蒙上陰影,引起各方關注。

眾所周知,中印邊界錫金段已由1890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劃定。印度獨立後,印度政府多次以書面形式對此予以確認,承認雙方對錫金段邊界走向沒有異議。包括圖片在內的諸多證據表明,印軍越界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印方此舉違背了歷史界約,也違反了印度歷屆政府的承諾。 Continue reading

【第155期】中印之間,多對話才能多合作

2015年,中印邊境乃堆拉山口開通,標誌著印度香客進藏朝聖新線路正式開通。 (新華社 普布札西 攝)

2015年,中印邊境乃堆拉山口開通,標誌著印度香客進藏朝聖新線路正式開通。 (新華社 普布札西 攝)

文/鄭明達

近期,第二屆中印智庫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印兩國近百名專家學者,圍繞戰略互通、雙邊貿易與投資合作、人文交流、科學與技術等議題展開溝通和研討。

近年來,中印雙方保持頻繁高層交往和戰略溝通,領導人之間往來頻密,中印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在不久前的上合組織峰會上,印度正式成為上合組織成員;今年初,兩國還舉行了莫迪就任印度總理後的首次戰略對話;此次中印智庫論壇,是中印常態化對話交流的又一體現。 Continue reading

【第155期】回顧中印關係

中印邊界糾紛一直存在。圖為1959年大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舉行擴大會議討論中印邊界問題。(新華社 劉長忠 攝)

中印邊界糾紛一直存在。圖為1959年大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舉行擴大會議討論中印邊界問題。(新華社 劉長忠 攝)

文編/林素卿

談到中印關係,誰也無法忽視兩國悠久的歷史淵源。縱觀過去幾千年,中印兩國不僅在政治、經濟、宗教和文化領域有著非同一般的密切交往,而且其和睦相處的程度在全世界任何兩個相鄰的大國之間都並不多見。 Continue reading

【第155期】〔大陸就業快訊〕廈門台企將赴台中徵才:擬提供逾900個職位

採訪/傅敏

47家廈門台企於7月29日組團到台中徵才,計畫提供941個職位。

廈門台商協會會長吳家瑩介紹,此前在台北舉辦的福建台資企業協會北區徵才博覽會上,廈門台企釋放的職位受到熱捧,「我們釋放295個職位,收到1024個台灣青年的求職簡歷。截至目前,已有196個職位達成初步意向,其中158個職位確定錄用。」

吳家瑩說,本次參加台中招聘的廈門台企範圍更加廣泛,涵蓋了製造業、服務業、餐飲業、IT業、文創企業等;同時,這次招聘涵蓋的人才層次更廣,既有百萬年薪的技術專才職缺,也有基層操作員職缺,可為台灣人才提供更多機遇。

除了為台灣人才跨海就業創業牽線搭橋,吳家瑩介紹,廈門台商協會還在廈門市相關部門的支持下,積極做好台灣人才落地後的配套服務。

「首先,我們會對前來就業的台灣人才舉辦專門的職前教育培訓,讓他們充分瞭解大陸相關法律法規。同時,我們也會協助前來就業的台灣青年辦理手機卡、銀行卡等相關事宜,讓他們更快地融入當地的生活。」吳家瑩說。

近年來,廈門市不斷在政策、活動、服務保障等方面推出系列創新舉措,努力打造兩岸人才合作示範區。

「相較大陸其他地區,廈門在語言、風俗、飲食等方面非常有優勢,有利於台灣人才和台灣青年迅速融入。」吳家瑩說,「我們鼓勵台灣青年到大陸來就業、創業,相信廈門是台灣青年前來大陸就業、創業的明智選擇。」

【第155期】〔大陸就業快訊〕廈門頒布多項新政吸引台灣人才落戶創業

採訪/顏之巨、劉娟

「新政不僅提出給予台灣專業緊缺人才薪酬補貼,對來廈實習見習台灣學生發放補貼,還創新提出台灣『首來族千人計畫』,給予境外來廈實習見習台灣學生交通補貼、給予台灣仲介機構引才獎勵。」廈門市副市長李輝躍在解讀新頒布的「廈門人才新政45條」時專門點出對台人才優惠政策。 Continue reading

【第155期】〔大陸就業快訊〕「上海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大賽」賽況正酣

採訪/潘清

以「創意成就夢想、創業改變未來」為主題的「2017上海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大賽」上海賽區復賽正在火熱進行。

自5月全面啟動以來,大賽受到海峽兩岸及海外青年創業團隊的高度關注。7月5日報名截止時,組委會共收到參賽項目475個,覆蓋生命健康、文化創意、物聯網、「互聯網+」等多個產業領域,包括大陸項目210個,台灣專案192個,海外項目73個。 Continue reading

【第155期】兩岸校園足球友誼賽在遼寧阜新舉行

採訪/岳東興、張逸飛

第三屆海峽兩岸校園足球友誼邀請賽7月在遼寧阜新舉辦。當天上午,阜新豔陽高照。一天前抵遼的台南一中一隊與阜新市蒙古中學隊在揭幕戰中亮相。兩隊球員都是高中年齡段,比賽採用五人制。攻勢占優的阜新市蒙古中學隊以2:1贏得開門紅。隨後登場的台南一中二隊以2:3不敵阜新市第五中學隊。 Continue reading

【第155期】大城市「圍城」,小城市「喊渴」:大陸共享單車如何精準投放?

天津市武清區南蔡村鎮一家自行車生產企業,工人在檢驗、整理準備下線的共用單車。  (新華社 董鑫 攝)

天津市武清區南蔡村鎮一家自行車生產企業,工人在檢驗、整理準備下線的共用單車。
(新華社 董鑫 攝)

文/李偉

據統計,大陸現有約50多個共享單車品牌正在競爭,全大陸共享單車投放總量已接近1500萬輛。

共享單車行業的競爭集中在核心城市,一些地方共享單車發展快速甚至已經成為「佔道主力軍」;另一方面,眾多偏遠城區、中小城市市民渴望體驗共享單車卻不得。一些品牌躍躍欲試搶佔中小城市市場,卻遇到了不同程度的「攔路」。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