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期】中印之間,多對話才能多合作

2015年,中印邊境乃堆拉山口開通,標誌著印度香客進藏朝聖新線路正式開通。 (新華社 普布札西 攝)

2015年,中印邊境乃堆拉山口開通,標誌著印度香客進藏朝聖新線路正式開通。 (新華社 普布札西 攝)

文/鄭明達

近期,第二屆中印智庫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印兩國近百名專家學者,圍繞戰略互通、雙邊貿易與投資合作、人文交流、科學與技術等議題展開溝通和研討。

近年來,中印雙方保持頻繁高層交往和戰略溝通,領導人之間往來頻密,中印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在不久前的上合組織峰會上,印度正式成為上合組織成員;今年初,兩國還舉行了莫迪就任印度總理後的首次戰略對話;此次中印智庫論壇,是中印常態化對話交流的又一體現。

作為亞洲版圖上兩個山水相鄰的發展中大國,「中國龍」與「印度象」相爭則兩敗俱傷,共舞則利在兩國、惠及亞洲、澤被世界。

中印之間如何管控分歧,尋求合作與發展的最大公約數?這就需要雙方在各個層面上,不斷加強溝通與對話,從而在紛雜的國際輿論環境下,準確傳遞彼此戰略意圖。

應該看到,中印之間,合作遠大於分歧:近年來,雙方在二十國集團、金磚機制等多邊框架下,有著成功的合作經驗;在經濟全球化、應對氣候變化等重大問題上有著相近的訴求。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得到了相關國家積極回應,兩國發展戰略對接上也有著廣闊空間。通過對話,把握合作的大方向,有助於增進共識,增強兩國戰略互信。

當然,對話溝通不能寄望於「畢其功於一役」。中印兩國有著自己獨特的國情,所關注的國家利益不盡相同,發展的著力點也有所差異。有的問題一時間有分歧、談不攏是正常的,這也就凸顯了各層次、多領域對話交流的必要性。

比如在本次智庫論壇上,雙方與會代表就普遍認為,中印之間近年來的人員往來及電影產業合作很有成效,可以作為未來雙方合作的著力點——幾年間,往來兩國的遊客和留學生不斷增多;電影《摔跤吧,爸爸》在中國大陸名利雙收,增進了文化溝通,也喚起了諸多共鳴。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間往來熱絡起來了,對話與交流多了,也有助於推動一些複雜議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