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期】社評:敘利亞難民,石油美元霸權體系下的人道危機

一名3歲的敘利亞難民像天使般的趴睡在土耳其海灘上,潮水拍打著他的臉頰也沖擊著世人的良心。但這畢竟不是單一個案,當人們再度把目光投向簇擁在地中海上,以及闖入歐洲之星軌道上成千上萬的敘利亞難民,數量龐大到足以讓所有的道德退卻。據聯合國統計,截至2015年8月,超過400萬敘利亞人逃亡海外,占該國總人口的六分之一,從馬其頓到匈牙利,再到英法隧道,如潮水般的難民與警察衝突的畫面幾乎每天都在上演,人道的考量與排他的嫌惡正撕裂著歐洲社會,醞釀著聯合國難民署官員口中「本世紀最嚴重的人道危機」。 Continue reading

【第106期】傷敵一千,自傷八百:歐洲農民的困境

♦ 文編/江英士

圖為9月7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來自歐盟各國的大批農民在歐盟總部附近抗議歐盟農業政策導致肉類及牛奶價格過低。(新華社)

圖為9月7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來自歐盟各國的大批農民在歐盟總部附近抗議歐盟農業政策導致肉類及牛奶價格過低。(新華社)

9月7日位於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附近出現交通癱瘓——來自歐洲10多個國家的近7000名農民駕駛上千輛拖拉機在此抗議,向當日召開的歐盟緊急農業部長會議施壓,要求改變歐洲奶價和肉價過低的局面,幫助他們擺脫困境。 Continue reading

【第106期】西方媒體對中國固有的偏見

♦ 文/田棟棟

02西方媒體向來喜歡戴著有色眼鏡審視中國大陸。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期推出一部題為《中國的秘密》的三集紀錄片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在已經播出的前兩集中,BBC選取了「青少年沉迷網路世界」「剩男剩女」等並非大陸所獨有的社會現象,通過精心挑選採訪對象、刻意引導問答以及「超強的以偏概全能力」,把中國大陸一些非主流的社會觀點和潮流包裝打扮一番,冠以「中國秘密」的噱頭推上螢幕,以賺取收視率。 Continue reading

【第106期】難民潮:歐美招來的人禍

♦ 文編/江英士

圖為8月31日,難民在希臘和馬其頓邊境的艾杜邁尼檢查站通過鐵絲網進入馬其頓境內。這裡幾乎是亞非難民經由希臘前往馬其頓的唯一「合法」口岸。難民從這裏進入馬其頓不需要什麼證件,邊界兩側的軍警主要是維持秩序。 (新華社 劉詠秋 攝)

圖為8月31日,難民在希臘和馬其頓邊境的艾杜邁尼檢查站通過鐵絲網進入馬其頓境內。這裡幾乎是亞非難民經由希臘前往馬其頓的唯一「合法」口岸。難民從這裏進入馬其頓不需要什麼證件,邊界兩側的軍警主要是維持秩序。 (新華社 劉詠秋 攝)

難民潮近來衝擊歐洲多國,引發廣泛關注。探究這場危機產生的根源,不難發現這與歐洲在西亞北非地區盲目追隨美國的外交政策密切相關;而面對不斷湧來的難民,歐洲各國相互推諉、協調乏力,歐洲社會正面臨「自食惡果」的局面。 Continue reading

【第106期】昂首闊步的勇氣

【龍脈相傳.共創未來】
2015第五屆《兩岸犇報》青年徵文獎佳作

♦ 文/李佳穎(淡江大學國際企業學系)

算算時間,也已經四年了,第一屆來台的大陸學生在這裡度過了他們的大學生活,而我,也因為這樣的機緣,能夠認識這些陸生,跟他們成為朋友,從與他們的對話、生活共處當中,理解了來自對岸那片廣闊大陸的年輕世代。

我必須承認,在最開始,我對於這些陸生同學們,雖然是充滿著好奇,但內心裡卻隱隱然又有一種恐懼:「大陸人,會不會很難相處啊?」、「他們當中,會不會有……匪諜?派來打探情報的?」各式各樣的疑惑盤旋在我的腦海當中,而這樣的困惑始終揮之不去,事後想想,確實是因為從小所受的教育、在新聞媒體上所得到的資訊使然,一種以偏蓋全的刻板印象,就這麼在我的腦子裡紮了根。 Continue reading

【第106期】專題:中國大陸的碳排放爭議與能源戰略

♦ 文編/吳松山

山東送變電工程公司施工人員對G3鐵塔的橫擔部分進行吊裝組立。工程建成投運後將大幅優化、改善山東電網電源佈局和電網結構,為環渤海經濟區的發展提供電力支援。(新華社 田世超 攝)

山東送變電工程公司施工人員對G3鐵塔的橫擔部分進行吊裝組立。工程建成投運後將大幅優化、改善山東電網電源佈局和電網結構,為環渤海經濟區的發展提供電力支援。(新華社 田世超 攝)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能源消費地區,中國大陸已成為全球第一的碳排放大國,在國際上面臨的節能減碳壓力越來越大。近日,國際科學權威《自然》雜誌刊登了一份來自中美兩國科研機構的最新研究。研究顯示,中國大陸碳排總量比先前估計低約10%~15%,重新核算後的中國大陸碳排在2000年至2013年間比原先估計少106億噸二氧化碳,是《京都議定書》框架下具有強制減排義務的西方發達國家自1994年以來實際減排量的近百倍。這一份研究顯示了國際上長期高估了中國大陸的碳排放量,也間接說明了中國大陸在減排政策與實施上的成效。本期「當代中國」特別製作「中國大陸的碳排放爭議與能源戰略」專題,一探當前大陸在減排與能源需求上的現況。

碳排放權交易:中國大陸離建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還有多遠?
制定自主排放標準:力爭2100年全球升溫不超過2℃
治霾大考驗:環境欠賬如何償還?
探索多種途徑 推動能源變革

 

【第106期】碳排放權交易:中國大陸離建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還有多遠?

重慶市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開市後,參加開市活動的企業代表在觀看即時交易資訊。(新華社 劉潺 攝)

重慶市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開市後,參加開市活動的企業代表在觀看即時交易資訊。(新華社 劉潺 攝)

大陸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期公佈「上半年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情況,再次指出將「加快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業內人士認為,大陸碳交易市場若開啟,潛力將高達千億,但何時能開啟,應如何開啟,仍值得關注。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