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期】「南水」進京一年:水都去哪了?

文/魏夢佳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主要是引丹江口水庫的漢江之水到缺水嚴重的京津冀豫地區,保障沿線城市的生活用水,提高其用水保障率。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最新數據顯示,漢江的「南水」進京一年來,已通過供水管網為北京城區供水5.5億立方公尺,占城區供水總量的64%。 Continue reading

【第120期】連通江河湖庫水系:「活水中國」呼之欲出

文編/吳松山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中國大陸正著力將衆多江河湖庫連通,打造「活水中國」,有望成為當前大陸應對嚴峻水形勢的一項重要舉措。

據專家們指出,大陸一些地區存在著使原本連通的河湖水系出現了連通不暢乃至隔絕的狀况,造成一些地區水資源調配能力不足、乾旱頻發,洪水風險增大,水體污染加重,打通河湖水系勢在必行;同時,大陸水資源時空分布和人口、經濟發展不匹配的現實,要求一些本來不連通的河湖水系實現連通。 Continue reading

【第120期】潤物細無聲:《荷清苑書簡》序

文/張方遠

《荷清苑書簡》終於要出版了,吳國禎老師來信囑我寫一篇序文。做為長期受吳老師照顧的晚輩,我是沒有資格為這本書做序的。但是我又是《荷清苑書簡》每篇文章的第一位讀者,而且自忖思想上的轉變是受到保釣運動的啟蒙,因此還是樂意接下吳老師所交代的任務,希望藉這一篇文章重新回顧一下與吳老師交往的過程,以及閱讀他的文章後的所思所想,以祝賀《荷清苑書簡》的出版。 Continue reading

【第120期】《荷清苑書簡》新書座談會 暨 兩岸犇報社社慶酒會

荷清苑書簡封面-正面我以為一個人首先是做為社會的人……

人首先應關心他的身邊,周遭的社會,以及他所生活的這個世界。

                                                         吳國禎

日期:2016年4月23日(六)
時間:AM9:00入場
地點:台北國際藝術村  幽竹廳
地址:台北市北平東路7號
洽詢:02-27359558

Continue reading

【第120期】奴役讀者的歐洲文明史教科書(三)

文/王睿

沒有十二世紀阿拉伯哲學家阿維洛伊(Averroes)等人用其母語對亞里斯多德的「理性」解釋或創造,就沒有十四、五世紀歐洲學人用拉丁文轉譯和再造亞里斯多德的機會,從而就沒有今天人云亦云的亞里斯多德或古希臘文明。正如美國前總統尼克森說過的話:「當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偉人們把知識的邊界往前開拓的時候,他們所以能把眼光看得更遠,是因為他們站在穆斯林世界巨人的肩膀上。」 Continue reading

【第120期】志工招募 甘肅奔走行

no120-11-廣告02-甘肅志工報名文宣奔走對象:18~30歲青年,可擔任國中生隊輔者

奔走任務:帶領國中生出走,享受挑戰的生活,協助影像紀錄

奔走日期:2016/5/21~5/28

奔走地點:甘肅蘭州、敦煌、張掖

奔走費用全免(證照費除外),但需全程參與培訓課程與完成奔走任務

主辦單位:中華基金會

聯絡人:于芳懿

聯絡電話:02-25977828

e-mail:yfy31@chinafoundation.org.tw

【第120期】領略內蒙古邊疆風情

文編/Daisy

內蒙古不僅有蒼茫的草原和成群的牛羊,更有讓你眼前一亮的邊疆小鎮,絕對會為你的旅行增色。如果說內蒙古草原是以大美的姿態強烈的衝擊著視覺神經,那麼這些邊疆小鎮的獨有風情卻在以它的悠閒、寧靜、純粹的鄉村氣息慢慢打動你,感染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