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期】社評:髮夾彎,民進黨兩岸政策的事故現場

網路世界一個最俱創造力的特性,就是時不時的提出一個個新的詞語來精準概括一組複雜的現象。「髮夾彎」一詞,充分展現鄉民社會素樸的智慧,形象化地說明了民進黨當局在執政前後的政策轉彎:從批判「中華台北」喪權辱國,到以此名義出席WHA絕口不稱「台灣」;從反對ECFA「傾中賣台」,到概括承受海基海協兩會23項協議並要求服貿貨貿重啓談判;從抵制虱目魚契作和陸客來台,到陳菊市長礙於農漁產品出口和陸客銳減,聲言只要大陸同意,將在9月前往大陸訪問,並邀請天津、青島、福州、深圳、廈門等港灣城市來台參加「城市論壇」…。凡此總總,與其說是民進黨政府「選前選後不一樣」的權謀詐術,毋寧說是其「當家方知柴米貴」的手段務實。只不過,「髮夾彎」作為政策手段只能是克服「高度」的障礙,但解決不了「方向」的困擾,作為執政集團,蔡英文政府最終還是得回答「要把台灣帶到那裡去?」的問題。說不清楚政治方向,在兩岸政策上時進時退,再多的髮夾彎也到達不了目的地。 Continue reading

【第125期】面對歷史的遮蔽:對《葉榮鐘選集》的閱讀路徑

文/高維宏(北京清華大學博士班台生)

2016年3月21日《葉榮鐘選集》(以下簡稱選集)的新書發表會,我有幸擔任回應人參與討論,無論是會議或是選集的閱讀,都給我深刻的印象,因此會議後希望自己能夠擔任「踏腳石」的工作,說明我自身的閱讀位置,並提供其他可能的年輕讀者一個進入此書的「路徑」。 Continue reading

【第125期】來點與眾不同的武夷山

武夷山 九曲漂流文編/Daisy

相傳上古堯帝時期,彭祖率領族人移居到閩北一帶。當時此地洪水泛濫,到處汪洋一片。彭祖的兩個兒子彭武和彭夷帶領族人堆山挖河,疏浚洪水。後人為了紀念武、夷兩兄弟,就把堆山的山脈叫做「武夷」。武夷山是大陸國家5A級風景區,其秀美的丹霞地貌,深厚的宗教文化,飄香的茶文化吸引著中外遊客來此遊覽觀光,休閑度假,養生放鬆。  Continue reading

【第125期】友情的小船說翻就翻:大陸都市人的交流飢渴症

文/雷磊

「翻船體」火爆大陸朋友圈

「喂,去校門口幫我拿個快遞。」「我不在學校啊!」「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最近,漫畫《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突然火爆大陸微信朋友圈。大陸網友腦洞大開演繹出各種版本的翻船語錄,不僅僅是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人生也是很艱難啊!還有愛情的巨輪說沈就沉,親情的火苗說滅就滅,剛取的人民幣說沒就沒,樓下的WiFi說關就關……「翻船體」一時成為流行語。 Continue reading

【第125期】斜杠青年橫空出世:大陸青年的多重身份

文/雷磊

最近,大陸「斜杠青年」火了。「斜杠」一詞來源於英文「Slash」,指的是這樣一個人群:他們不滿足單一職業和身份的束縛,而是選擇一種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杠來區分,例如,「張三,雜誌編輯/攝影師/微信公眾號運營者」。「斜杠青年」的概念橫空出世後,讓很多年輕人很興奮,因為他們之前始終苦於無法闡述自己的多重身份,而現在終於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定位——我是一個斜杠青年! Continue reading

[活動託播] 2016年(大陸)中國銀行暑期實習計畫

實習時間 7.15-8.7

實習人員資格:
1.台灣大專院校在校學生,系所不限,財經類專業優先。
2.具就讀學校教師推薦佳。
3.經中國銀行台北分行和台灣金融研訓院遴聘之專家共同甄選確認。

實習單位:
1.中國銀行合計提供60個實習名額,分別位於中國銀行所屬上海分行(位於上海市)、江蘇省分行 (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浙江分行(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福建分行(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廣東分行(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及深圳分行(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原則上每分行約10人。
2.報名人員可任擇其中三處,依優先順序排列;通過甄選後由中國銀行依其志願,考慮人員報名狀況及各地實際需求後最終派定分發。

報名期間:即日期至7月5日下午5點
實習時間:2016年7月15日至8月7日,為期24天,7月14日赴北京
預計名額:60位

中國銀行台北分行提供之台灣大學生暑期赴陸實習計畫,共有60個名額,入選學生之機票、在陸食宿等由中國銀行提供,歡迎有興趣之學生報名參加!詳情請參閱報名網頁:
http://www.tabf.org.tw/tw/user/bankofchina

【第124期】社評:蔡英文就職演說,台灣人民如何放心

人們在自己主觀的世界中建構未來,往往會不經意的忽略客觀世界的制約,唯有如此,想像才能放大,夢境也才能又香又美。但是,作為一個執政集團,如果不能將自己政策宣告建立在嚴苛的現實之上,再華麗的詞藻也只能是顛倒夢想,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樓。 Continue reading

2016年「我的兩岸關鍵詞」徵文比賽得獎公告

第六屆【兩岸犇報青年徵文獎】暨【創意中國研習營】得獎名單公告

感謝此次參與活動的青年朋友們的熱情投稿參與,本次《兩岸犇報》與《台聲雜誌》合作舉辦的「我的兩岸關鍵詞」徵文比賽共有59人報名參加,所有參賽作品皆以匿名方式送交評審老師評分並進行決選。經過所有評選老師的仔細評議,名單於同年六月一日進行公告,並將隨後擇期刊登於《兩岸犇報》雙週刊。評選結果公告如下:

評審團成員:呂正惠(文學評論家∕人間出版社社長)、施善繼(名詩人)、許育嘉(夏潮聯合會會長)、陳福裕(兩岸犇報社社長)

得獎名單:得獎者將受邀參加2016年暑假8/22~8/31期間舉辦的「創意中國研習營」,名單如下:

1) 優選3名:邱宇聖、許恆御、林承諠,前述三名同學獲得研習營之行程(住宿)、機票、團費等全額補助;

2) 佳作5名:張育銘、王鴻陞、李佳穎、陳佩涵、洪琳茹,前述五名同學獲得研習營之行程(住宿)全額補助、團費補助5000元台幣;

3) 入選10名:陳彥佑、高梅瑄、李雅芬、何思凱、陳泓宇、傅家容、游勝吉、林邑孺、黃彥偉、張翠璇,前述十名同學獲得研習營之行程(住宿)全額補助、團費部分自付。

所有得獎朋友於同年度8/22~8/31期間,接受本徵文活動主辦單位《兩岸犇報》與《台聲雜誌》之獎助,參與「創意中國研習營」活動,作品並將擇優另期刊登於前述主辦單位之平面與網路出版品中,活動獎助不予折現,亦不另計稿酬。

以上得獎名單已個別以電子郵件或簡訊方式告知參與同學,並公告於《兩岸犇報》網站,並同步刊載於《兩岸犇報》雙週刊(125期)。

 

 

【第123期】社評:WHA邀請函,體現台灣當局的認同困局

隨著520就職大典的逼近,一連串在內政外交上的風吹草動,都迫使民進黨「完全執政」的起手勢像足了一個站在圓球上過鋼索的小丑,必須不斷扭動軀體才能取得短暫的平衡,更遑論是跨步前行。從南海主權問題、瘦肉精豬肉進口爭議到處理沖之島礁漁民被扣事件,揭露了向來以「捍衛主權」作為政治身段的民進黨,卻不惜以犧牲主權和人民利益來換取美日霸權的庇護;從浩鼎案、電價緩降到削減高收入者綜合所得稅倡議,說明了向來以實現「分配正義」來自我標榜的綠營新貴,卻只能以利益輸送和惡化分配結構來防止人才、技術與資本的出走。導致民進黨當局只能以右手掰著左腳,一蹭一蹭來因應時局的窘境,其根源在於長期以來不斷將外部因素內在化所帶來的認同困局。最近,世界衛生大會(WHA)援引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所明述的「一個中國原則」作為前提,邀請台灣以「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的名義和觀察員的身分出席WHA大會所引起的爭議,只不過是將這種認同困局再一次暴露出來而已。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