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上古堯帝時期,彭祖率領族人移居到閩北一帶。當時此地洪水泛濫,到處汪洋一片。彭祖的兩個兒子彭武和彭夷帶領族人堆山挖河,疏浚洪水。後人為了紀念武、夷兩兄弟,就把堆山的山脈叫做「武夷」。武夷山是大陸國家5A級風景區,其秀美的丹霞地貌,深厚的宗教文化,飄香的茶文化吸引著中外遊客來此遊覽觀光,休閑度假,養生放鬆。
邂逅武夷山,不單是簡單的登高望遠,沿九曲溪一路漂流讓丹山碧水一覽無餘,後源梯田會讓你在青山綠水中體會古樸自然,武夷岩茶的入口回甘、三教合一的宗教文化,更是讓你的武夷山之旅不虛此行。請跟隨著悠悠茶香,走進武夷山的山水畫卷中吧。
九曲漂流:丹山碧水,一覽無餘
九曲溪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峰岩幽谷之中,盈盈一水,折為九曲,因此得名。九曲溪面積為8.5平方公里,全長約9.5公里。山挾水轉,水繞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畫意。九曲清流繞青峰的美妙景觀,乘坐竹筏泛溪觀賞山景,成為武夷山遊覽的一大特色。乘坐的竹筏由兩個小筏合併組成,竹筏用8~9根去皮毛竹烤後紮成。竹筏中間並列三排放置著6張竹椅,每筏2個筏工,6位遊客。坐在上面安穩舒適,視野開闊,輕鬆愜意,無驚無險。筏工輕撥溪水,悠然自得地指東點西,風趣幽默地講解一路的風光和景點。
九曲溪是武夷山脈主峰黃崗山西南麓的溪流,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峰岩幽谷之中。因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峰岩交錯,溪流縱橫,九曲溪貫穿其中,蜿蜒十五華里。又因它有三彎九曲之勝,故名為九曲溪。
九曲溪美在碧水彎彎,深淺相間,清澈明凈,一塵不染。
縱觀天下名山,既能觀山又能玩水者屈指可數,山水結合能象武夷山九曲溪這樣完美就更是鳳毛麟角了,九曲溪是山水和諧之美的典型代表。在九曲溪畔,每一塊石頭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每一座山峰都有一個美麗的故事,甚至連每一片茶園,每一株茶樹,都有講述不完的傳奇。
置身九曲,名為玩水,實則遊山。只有在九曲溪裏乘雲駕霧臨風蕩波地飛掠,才能更多地盡情觀覽武夷山的「六六」三十六峰。昔日皇太姥招宴會仙的幔亭峰,仍舊是那樣翠屏霞崖;朱熹居四十年創理學傳萬世的隱屏峰,更加草木蔥蘢,神秘莫測;以雲窩、茶洞著名的壁立萬仞天遊峰,有時也不再雲蒸霞蔚、虛無縹緲,露出了真容。
後源梯田:山清水秀,小家碧玉
後源梯田位於武夷山市北面的吳屯鄉後源村,離武夷山市區約38公里,梯田分布在海拔約300公尺至700公尺之間,坡度有陡有緩,大多在25至45度之間,總面積約1000畝。這裏四面環山,呈東北高西南低走勢。山頂部大多原始森林,山腰處以竹林為主,山腰以下梯田層層疊疊,隨著山勢彎彎曲曲,其間有「下村」、「上村」、「厝壟」、「大羅」等四個自然村,民宅泥牆褐瓦,古樸自然,如畫師隨意點綴,錯落有致。
這裏的梯田不似元陽那麽氣勢磅礴聲名遠播,也不似尤溪聯合梯田那樣村村相連面積廣大。這裏的梯田就象武夷山的美,山清水秀,小家碧玉,集中而起伏多變,一片片,一窩窩,形散而神不散,田隨山勢,條條轉轉,移步換景,美不勝收。
從武夷山市區自駕到吳屯鄉23公里,縣道2級水泥路面,寬敞而暢通,二十幾分鐘的路程。從吳屯鄉政府所在地到後源約15公里,鄉村水泥路面,4.5米的路寬,車不多還算通暢,只是山路彎彎坡陡,必須常按喇叭謹慎駕駛。行約三十分鐘就可到達後源,進入第一個拍攝點「厝壟」。這個點可拍後源全貌,梯田村莊盡收眼底。也可拍厝壟的清代古建築,風火牆,飛檐黑瓦,別有風味。拍完再沿路前行,隨處皆可停車拍攝,梯田景色各不相同。從厝壟過去約700公尺處有一分叉路口,左邊往上小路去上村方向,右邊往下村方向。兩邊各可拍梯田點多處,隨走隨拍。整個拍攝過程可半天也可一天,早晚景色不同。
後源梯田拍攝主分夏秋兩季,冬季雪景比較難以遇到。夏季以端午前為主,農民們忙著耙田備耕,準備插秧,那時田田水滿,明鏡碧透,亮麗清新,早晚拍攝效果尤佳。秋季以十月前後為好,金秋十月,梯田裏水稻成熟了,金黃金黃的,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梯田順著山勢,彎彎曲曲,形成一條條優美的金色曲線。幾簇民宅雜夾田間,暗紅的瓦房點綴著金黃的稻谷,為金秋的梯田增色良多。
後源村物產豐富,主要有木材、毛竹、竹筍等,但最出名的卻是養在梯田裏的「稻花魚」,稻花魚是最近幾年才開始在武夷山流傳的新名詞,原來叫稻田鯉魚,本地人叫「田鯉」。這裏的田鯉由於水質好,肉質特別鮮美,現在在武夷山市面上很少見,店家都是直接到村裏向農民預訂收購了,每斤約30元人民幣,比一般的鯉魚高出好幾倍。
由於海拔高、地勢落差大,上千畝梯田在崇山峻嶺間散布,形成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卷。初夏的清晨山間,雲霧在山谷中繚繞,梯田和遠處的村落縱橫交錯,有恍如仙境的錯覺。遠遠望去,注滿水的層層梯田,如同天然的鏡面,倒影著朝陽的光輝,幻化出綺麗的色彩。條條銀輝色的梯田在山野閃爍,甚是好看。依稀可見幾位的農人這幅畫卷中耕作著,他們既是著畫卷的創作者,更是獨具特色的畫中人,美不勝收的武夷山吳屯後源梯田,令遊人流連忘返。
武夷岩茶:秀骨天成,韻味獨特
武夷山茶文化淵遠流長,是烏龍茶的發祥地,屬半發酵的青茶。它既有紅茶的甘醇,又有綠茶的清香,是「活、甘、清、香」齊備的茶中珍品。武夷岩茶品目繁多,最負盛名的當數大紅袍。欣賞武夷美景之餘找一個臨水的茶社品茗讓人倍感愜意,怡情養性。在武夷山間有許多這樣的茶社,坐在木雕桌椅當中,聆聽茶藝小姐對每道茶的解說、輕輕吸入武夷岩茶的清香、和三兩好友閑話家常、感受著山青水綠、鳥語花香是種無比愜意的感覺。或是默默俯看九曲溪的碧水和水上緩緩漂過的竹筏,這樣寂靜的畫面、這樣的閑適感受就像武夷山的茶水一樣沁人心脾、讓人回味。 武夷山風景區內現已建有「茶觀」和「茶藝館」等表演、品茶、購茶的場所。
在中國傳統名茶中,武夷岩茶以獨特的岩韻(岩骨花香)冠絕一時。武夷岩茶,秀骨天成,神韻奇特,以香喜人,以味悅人,以韻怡人。武夷岩茶的形態特征:葉端扭曲,似蜻蜓頭,色澤鐵青帶褐油潤,內質活、甘、清、香,有明顯的岩骨花香。武夷岩茶名岩產區為武夷山市風景區範圍。
從武夷山北門向深處走去,一路上隨時有「石縫中」的茶樹映入眼簾。武夷岩茶獨有的「活、甘、清、香」的岩韻,飲後齒頰留香,味醇而益清,令人心曠神怡。武夷岩茶,每年只採春茶。一到榖雨前後,武夷山的茶農就要時刻注意天氣變化,來決定不同品種的採摘時間。武夷山茶農採茶非常講究,清晨不採,有露水不採,陰雨天氣不採,正當午時也不採,傍晚的茶青由於採摘回來之後沒有日光的自然倒青也不採,這樣就能保證岩茶特有的品質。武夷茶一般講究採摘中開面。所謂的中開面,就是頂上的芽葉張開,相當於第二張葉子的1/2,小於1/2叫小開面,一樣大叫大開面,採中開面的茶,內質最好。
除此之外,還在於茶樹生長的土壤。茶聖陸羽的《茶經》上曾有這樣的記載:「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從近處去看茶樹下面的土壤,才會真正理解什麽叫「爛石」,才會明白為什麽武夷岩茶有岩韻的說法。多少年的風吹雨淋,紅褐色的岩壁上不斷剝落下來碎石,這些碎石又逐漸化為粗糙的土壤,正是這種獨特的土壤才養成了武夷岩茶的獨特韻味。
大自然的恩賜造就了風光綺麗的武夷山水,也給武夷岩茶生長繁衍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武夷山屬於丹霞地貌,不僅土層深厚,而且多為風化岩殘土,這正符合上者生爛石的條件。這裏海拔大都在幾百米以上,山中雲霧繚繞,如果說立地條件是岩茶生長的自然基礎,那麽特殊的小氣候則是上好岩茶的催化劑。或許只有這樣獨一無二的自然條件才能養育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的盛名,不僅源於自然條件,還在於精湛細致的焙製技術。岩茶的做法兼備了紅茶與綠茶的製作精華,包括採青、萎雕、做青、炒青、揉斂、炭焙等十幾道工序,而且每道工序都要掌握得恰到好處。因此,武夷岩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
武夷岩茶的製作可追溯到漢代,經歷代的發展沿革,到清代初年,出現了岩茶製作的完善技藝,首開烏龍茶製作的先河。作為一種手工技藝,武夷岩茶傳統製作技法源於明末,成於清初。武夷岩茶的非物質文化內涵,重點在於其手工技藝的不可複製性,其中對茶質起關鍵作用的「看青做青,看天做青」「走水返陽」「兩曬兩晾」「低溫久烘」等技藝,依賴於武夷岩茶生長環境與原料的地域性,在武夷山區域外無法應用。
宗教文化:三教同山、三教共榮
「千載儒釋道,萬古山水茶。」儒、釋、道三教,在武夷山獨具文化特色,展現了三教同山、三教共榮的和諧景象。
神奇的山水孕育了武夷山的靈性,秉山川之靈氣,受日月之精華,大自然賦予的儉樸、清純、和靜的稟性,形成了武夷山天人合一的生態環境和人居仙境,共同構造出洗凈宗教文化成長的強磁場,因此,武夷山深得儒釋道三教的喜愛,成為三教的精神寄托和理想的物質基礎。
「三教」都十分強調「和」「靜」。在它們看來,能達到「和」「靜」是一種最為理想的崇高境界。只要達到「和」「靜」的境界,儒家就能「治國平天下」;佛家就能「頓悟」成佛;道家就能得道升仙。而武夷山的靈秀底蘊正好營造「三教同山、三教共榮」的和諧景觀。
在武夷山,儒教、佛教、道教三教,和諧相處,共同繁榮,這種獨特的文化構築在世界上都是很少見的。
武夷山巨大的兼容性和厚重的生命內蘊,讓三教可以在武夷山和諧的共處。三教的存在,對武夷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而且三教思想之精華,又豐富了武夷文化的內涵。也許這就是武夷山最為獨特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