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血中的陳澤人。
|
初春三月,在清晨的上海街頭,有一個相貌平常的中年人匆匆行走,看不出與旁人有何不同。但他的身體裡,卻流淌著一種珍貴的血液。他是生活在上海的台灣人:陳澤人。
他9年如一日,把陌生的病患當親人,把為病患捐捐血液當成自己的最高使命。9年來他在大陸捐獻了204袋成分血(血小板),折合16萬3千多毫升全血,相當於他自身血量的34倍。此外他在台灣還曾捐血610多袋!
捐血中的陳澤人。
|
初春三月,在清晨的上海街頭,有一個相貌平常的中年人匆匆行走,看不出與旁人有何不同。但他的身體裡,卻流淌著一種珍貴的血液。他是生活在上海的台灣人:陳澤人。
他9年如一日,把陌生的病患當親人,把為病患捐捐血液當成自己的最高使命。9年來他在大陸捐獻了204袋成分血(血小板),折合16萬3千多毫升全血,相當於他自身血量的34倍。此外他在台灣還曾捐血610多袋!
台灣志願者在大陸西部山區支教
在大陸山區支教的劉湘吟(網路圖片) |
2009年,不惑之年的她賣掉台灣老家的房子,拿起揹包,背上自己所有的家當,不顧家人和朋友的質疑,開始了自己一個人在大陸西部山區的「生命之旅」,義無反顧地踏上充滿挑戰和未知的支教之路。
「學雷鋒」宣導低碳環保理念
(網路圖片) |
大陸的3月5日是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又可稱「學習雷鋒日」,主要宣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雷鋒精神。今年在上海長寧區有一支志願隊伍,因其特殊的身份而備受關注,那就是由台灣太太自發組織的環保志願服務隊,她們所倡導的垃圾分類、蔬果低碳健康生活理念成為所在社區津津樂道的話題。
雷鋒就在我身邊,我為文明出份力
3月4日下午,長寧區新涇鎮劉四居民區舉行「雷鋒就在我身邊,我為文明出份力」活動,台灣太太環保志願服務隊是活動的主軸。該居民區從2003年開始著手開展小區綠色環保工作, 把「綠色環保」作為小區建設的重點,努力培育「金菊模式」,進一步深化小區環保特色。活動中,台灣太太環保志願服務隊和劉四居民一起動手進行垃圾分類和環保DIY。同時根據相關要求結合社區實際,創造性地推進開展蔬果低碳健康生活公益活動,傳播科學健康的生活理念,全面營造志願服務的濃厚氛圍。
談起活動的起源,台灣太太環保志願服務隊負責人王女士表示,在一次參加長寧區政府舉辦的世界環境日活動上,她們的志願者服務隊與新涇鎮的金菊小區結了緣、牽了手,併發現了金菊小區內的一些志願者和老人們,由於長期傳統生活所形成的一些壞習慣。為此,台灣太太們自製了宣傳卡片和折頁,倡導一個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從自己和家庭入手,將自己平日亂扔的一些垃圾、廢品進行合理的分類,有效降低環境污染的程度。在這一過程中,社區居民逐漸認識到有些垃圾和廢品,通過分類能夠變成一種資源,進行再一次的利用,使其發揮更大的效能。
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
王女士說:「通過宣傳教育、手把手教、口口相傳等形式慢慢改變了許多人的理念,也增加了低碳綠色環保理念的覆蓋面。今年我們提出『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的口號,將回收的廢品合理變賣,並將所得善款贈予社區更多需要關心的人們。」
除了台灣太太們積極參與志願服務外,環保志願服務隊也不乏男性的身影。林先生說:「環保,不能只是嘴上說說,必須賦予行動,一定要落地生根。在服務隊裡有這麼一句話:『知道很有效,做到更有效』。」下一步他們計畫在金菊小區將垃圾率降低50%,規範化建設環保教育點,從源頭進行垃圾減量,進一步推動環保低碳理念。
而金菊小區居民志願者倪老先生表示,自從台灣太太志願環保服務隊來了之後將理念傳遞給社區居民,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這裡的生活方式。「大家紛紛表示許多事情自己平時不夠注意,其實愛護環境,人人可以做到。垃圾分類和回收都是平日舉手之勞,今後一定會將這個好習慣養成並進行發揚,每個人從自我做起,從細節做起,舉手之勞即可做個環保達人。」 (資料來源:中新網)
北京市市長郭金龍帶來九輛中巴捐贈 |
2月19日上午,北京市長郭金龍率領的文化參訪團一行,來到台中市和平區和平國小,舉行一場愛心巴士的捐贈儀式。
這次,郭金龍市長帶來九輛中巴捐贈給台中市和平區、新竹縣尖石鄉、五峰鄉、苗栗縣泰安鄉、花蓮縣秀林鄉、卓溪鄉、屏東縣來義鄉等六鄉一區,作為鄉內的孩童上學、老人就醫之用。
世界溫州人微笑聯盟
何紀豪(左二)獲頒感動溫州十大人物的獎座(網路圖片)
|
2011年12月22日晚,一位年逾花甲的臺灣老人站上了「2011驕傲浙江」的舞臺。他說,他是一位商人,但是在他心目中,最大的財富是愛心,最重要的事業是慈善。
沿著父親——著名慈善家何朝育留下的愛心足跡,何紀豪,這位臺灣出生長大的「溫州人」一次次往返海峽,奔走各地,向碰到的每一個人闡述他的慈善理念,爭取每一筆可能的善款,為兩岸唇腭裂患兒織起了一張「微笑之網」。
讓「微笑」落地生根
廈門80後台商 |
不是猛龍不過江。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就有一大批台灣年輕人抱著打拼天下的理想來到大陸經商。和老一輩的台商不同,新一代的台籍青年 (以1975年至1985年出生為主)大多都接受過海外教育,擁有更廣闊的國際視野,他們當中的一部分人選擇在廈門落地生根,隨著廈門經濟特區的騰飛,也為自己獻出的青春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如今,「三十而麗」的廈門,對於台灣新一代的青年來説,依舊充滿了無窮的魅力。
「在全球架構裡,我是我們公司的最底層,但是在廈門乃至整個福建,我就是這裡的負責人。」任職於一家跨國公司的韋德是個30歲的台灣青年,前年3月份被總公司派到廈門來,在工作順利交接後,他向本地人打探了廈門最有文化氣息的地方,而後,便在廈門大學邊上租了個看海的房子。4月份的時候,韋德讓老婆朱朱也辭掉在台灣銀行的工作,帶著他們養的貓咪,一起到廈門過起浪漫的濱海生活。
志陽是典型的台灣「80後」,人長得斯斯文文的,如果他不做自我介紹,大家根本不會想到他來自對岸。2011年3月1日,是他被老闆派來廈門的日子。志陽從事的是貨運工作,之前任職地點在香港,他説,這一行在香港的競爭很激烈,而廈門正在上升的階段,空港和海港越做越大,讓他們有信心在這裡發展。
鴻君和光佑兩兄弟,前年9月份在廈門大嶝小鎮開店賣珠寶,他們家由父親創業開始,目前已是台灣玉類最大的批發商。原本,台灣的生意就做得夠大了,不過,開放「自由行」後,陸客對於珠寶的購買力,讓兩兄弟看到了大陸市場的廣闊前景。當他們得知,在大嶝島賣東西可以享受免稅等優惠措施後,便決定來廈門試試看,並且想以此為據點進軍大陸市場。
小林的父親很早便來廈門創業,而小林在海外深造後,原本打算在海外定居,但是考慮到父親年紀有點大了,便來廈門幫父親打理生意,如今他對眼鏡的業務已經十分熟悉,代表自家企業去參加行業會議,他都應答自如。
俊傑跟小林一樣,也是一名台商二代,他的父親在廈門經營的是日用品企業,俊傑現在擔任企業經理一職,用他的話説,就是「總打雜」的,因為什麼活他都幹。俊傑來的時間比較早,2003年就來到廈門了,「那時候,廈門可還沒有塞車的概念」。轉眼間,俊傑娶了廈門本地的媳婦,工作也更得心應手。如今,他思考最多的就是企業的轉型問題,「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承接父輩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如何創新。」
台農奶業的吳健福是一個絕對的「非典型80後」。他不但在父親開辦的農場裡幫忙管理廠務,同時也是集美大學工商管理學一年級本科生。和同齡人相比,因為經歷豐富,吳健福顯得老練很多,這讓他坦言和班裡同學有時候會聊不到一起去。他並沒有選擇脫産就讀,而且他坦言,精力主要放在廠裡。在吳健福看來,父親希望磨練自己太衝的個性,所以把自己「丟」到了生産第一線,而自己熟悉業務後,也渴望協助拓展父親的奶業市場。
「70後」的羅柏嵐和李鑒育年齡相倣,他們的父親私交甚好,而且都是廈門台商協會的風雲人物。而他們兩人,雖説「站」在父親的肩膀上創業,但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羅柏嵐選擇和父親傳統行業完全不同的服務業開始,已經成功在廈門開設了60多家便利店,在零售業領域小有名氣,也讓父親時代的輝煌延續下去。而李鑒育也將父親過去主攻的體育用品外銷方向,轉向內銷市場,開啟家族企業不一樣的事業藍海。(資料來源:《東南網》)
雙嶺村 |
在廈門集美,有一個小小的村莊,一條長2公里的鄉村公路邊上,聚集了10多家台商農場,有種菜、養花、種水果、養鵝……這就是廈門擁有台商農場最多的村莊雙嶺村。
蔡林秀琴就是其中一員。2000年,隨著兩岸交流的熱絡,蔡林秀琴離開生活了四十多年的台灣桃園縣,開始到海南、廣東珠海、福建廈門考察,想要到大陸找一塊土地休閒養老。
最後,她選定了廈門集美雙嶺村,從當地農民手裡租下110多畝地,辦起了現代農莊。
「當時選中了這裡,是綜合了好幾個因素的,看中了這裡閩南文化和台灣桃園同種同根,語言上交流起來沒有問題,此外離機場又近,再加上大、小三通,回家也方便。」蔡林秀琴説。
第一年,她在110多畝地上種下了楊桃、火龍果、芭樂、柳橙、葡萄柚等台灣品種果樹。第二年,她擴大了種植,租下了150多畝地,這個規模一直維持到現在。「一開始就是在不停地嘗試,各種水果都栽了些,後來不斷地摸索,現在就只種了火龍果、芭樂、芒果,這些比較好活,另外留了20畝地種菜。」
「像這種紅肉火龍果,就是從台灣引進的。」蔡林秀琴説,現在她的果樹品種都是台灣引進的,栽種技術也是。當初和她一起的還有一個台灣的技術人員,這麼多年下來,她已經學會了全套的栽種技藝,一個人就可以解決農莊的技術問題了。
蔡林秀琴笑道,剛到廈門時,覺得自己還蠻時髦的,現在,「已經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了」。她伸出雙手給記者看,手上留了好多道火龍果刺出的傷痕。蔡林秀琴自豪地表示「果實一成熟,我就全批給了當地的果品經銷商。我這裡的水果口碑還是很好的。」
在雙嶺村,滿目都是綠色的田園畫面,傳統的閩南紅磚厝和嶄新的現代農舍參差散落其間。蔡林秀琴説,這一帶這10年的變化簡直是「天差地別」,剛來時這裡「鳥不生蛋」,連路燈都沒有,沒水沒電,自己打井,現在到處是高樓大廈,「連山上都有路燈了」。
除了蔡林秀琴,這裡還有十來戶台灣人家,尋一塊地,種花、種菜、養蜂,過起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田園生活。
來自台灣彰化的許基炫是最早紮根這裡的。1999年,許基炫投資100多萬美元,租下100多畝地,辦起了園藝公司,只種葉子不種花是他的園藝公司特色。在他那100多畝的苗圃裡,欣賞一盤盤形狀各異、儀態萬千的觀葉植物,人們會由衷地驚嘆,原來綠葉並不比鮮花遜色。
在台商的引領和帶動下,目前雙嶺村的村民已經改變了原先傳統農業的模式,走上了現代觀光農業的道路。在許基炫到來之前,雙嶺村的農田裡種植的是清一色的稻子。他熱情地引導村民種植虎尾蘭等觀葉植物,幫助他們尋找銷售渠道。現在,已經有30多名村民成為他的員工,而且雙嶺村已經有了1,200多畝花卉種植基地。
2006年,廈門市首個正式掛牌的花卉合作社——集美區雙嶺農富花卉苗圃合作社正式成立,已經有70多戶種植戶參加了合作社,種植的小盆栽花卉品種上百個,出口産品以「虎尾蘭」為主打品種,主銷日本、南韓等國外市場,年行銷額200多萬元。 (新華網)
第九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參展觀察筆記
2011年2月12日,東明大酒店,劉竹承和他的「孩子們」又見面了。「每年我都要把孩子們約到一起吃兩頓飯,順便把給孩子們準備的學費和生活費發下去。加上臨沂的61個孩子,我們這個大家庭的孩子已達到134個。」說這話時,劉竹承一臉的幸福。
被「劉爸爸」改變的人生
在救助金發放現場,已為人師的趙香玉,抱著出生僅3個多月的女兒,為的就是讓「劉爸爸」看看他的「外孫女」。一說起「劉爸爸」對她們姐妹的資助,趙香玉的眼淚就開始在眼眶裏打轉。「是劉爸爸改變了我們姐妹倆的人生,要不是他的幫助,也許我們姐妹倆早就輟學了。」趙香玉哽咽著說。
2006年,趙香玉在魯東大學讀大三,而妹妹趙彩玉剛剛考入魯東大學。那年初,父親和母親都被查出癌症,母親先父親而去,奶奶經不住打擊,很快也離她們遠去。
秋季開學後,為了不耽誤學業,極度悲傷的兩姐妹把臥病在床的父親從濰坊接到了煙臺,在學校後面租了一間小屋,開始了父女三人相依為命的生活。雖然有許多好心人熱心相助,但那個冬天,父親還是永遠地離開了。
上學還是輟學?姐妹倆走到了人生的一個轉捩點上。就是在這個時候,「劉爸爸」瞭解到了她們的情況。隨後的幾年裏,每年劉竹承都給兩姐妹三四萬元(人民幣,以下同)的資助,不僅是學費,還有生活費,還經常鼓勵她們勇敢戰勝命運。正是有了「劉爸爸」的資助,兩姐妹才順利完成了大學學業,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兩次特殊的聚會
如今,在濰坊和臨沂兩地,劉竹承資助過的貧困學子已達到134個。其中,有小學生,有初中生,而更多的是大學生。劉竹承給他們提供的,不光是學費,還給生活費。這兩塊費用加起來,一年就需要100多萬元。而且資助學生的數目是動態的,隨時都在增加。
「如果因為錢,這些孩子輟學了,那他們這一輩子就完了,所以說我要幫助他們,只要他們有出息,讀到博士我都供。」劉竹承說,他說話從來算數。
劉竹承和孩子們已經組成了一個大家庭,每年的寒假和暑假,劉竹承都要把孩子們約在一起吃頓飯,瞭解他們的學習情況,順便把下一學期的生活費發給他們。這兩頓特殊的團圓飯,孩子們充滿期待,因為這是他們「劉爸爸」請的。
「這些孩子,要麼是孤兒,要麼是單親,他們需要家的溫暖,我們聚在一起,一個大家庭,有我這個家長,有那麼多的兄弟姐妹,還有什麼困難克服不了呢?」劉竹承說,他要給予孩子們的,就是一種家的感覺。
在這特殊的「團圓宴」上,劉竹承不止一次地「現身說法」。他告訴孩子們,失去父母不可怕,貧窮更不可怕,人只要有上進心,只要振作起來,一切都會改變,一切都會好起來。這個時候,孩子們才知道,原來,「劉爸爸」也是一名孤兒。
「我們目前是不幸的,但我相信,我們很快就會幸福的。」2007年考入青島大學的王業明在給劉竹承的信中這樣寫道。劉竹承很欣慰,因為「孩子們很聽話」。
富人中的「窮人」
單資助貧困學子一項,一年就要拿出100多萬元,說劉竹承不是富人似乎沒有人信。但熟悉劉竹承的人都知道,他的確算不得富人,單就濰坊台商這個圈子裏,比他有錢的人就多的是,他甚至是一個「窮人」。劉竹承的司機方偉說,每次到酒店吃飯,他都有一個任務,那就是把剩下的飯菜打包,不管是劉竹承請別人,還是別人請劉竹承。
到酒店吃個飯還可以,要是有朋友請他到KTV唱歌,那是說什麼也不去的。一次,方偉拉著劉竹承在濰坊市區走,一個朋友給劉竹承打電話,讓他去唱歌,他一句「走不開」就回死了,然後和方偉說:「看,今晚幾千塊又沒有了,這些錢能幫助多少孤寡老人和失學孩子啊!」然後就再也沒有說話。
有的時候,劉竹承感覺很孤單,也很吃力,那麼多上不了學的孩子靠他一個人怎麼能行呢?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他的行列,不管是臺灣的,還是大陸的。
方偉還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情,劉竹承這些年身體開始發福,腿腳又不好,那部開了30多萬公里的本田車子坐著已經很不方便,上下車都要艱難挪動身體。他一直想換一輛空間大點的車子,最好是越野性質的,而且也去訂了好多次,可到現在都沒有見到越野車的影子。
「真的,在這些有錢人裏面,我就是個『窮光蛋』,我希望我做的事情能起一種帶動的作用,然後,更多的人加入這個行列。這樣,這個社會就會少一些苦難,多一些溫暖。」劉竹承如是說。
愛的火種已發芽
清華大學的王志偉身材顯得有點瘦弱,吃飯的時候,劉竹承就把他叫到了身邊,拍著他的肩膀說,看你瘦的,一定要多吃點。王志偉說,「劉爸爸」的一句話就讓他的淚水差點流下來。
王志偉是壽光市田柳鎮王高五村人,高一時,父親經常腰疼,幹不了繁重的農活,劉竹承瞭解到他的情況後開始資助他,從高一資助到高三。到了高三下學期,王志偉父親的病情有所好轉,能夠為王志偉賺夠學費了。王志偉便向「劉爸爸」提出不再接受資助,讓「劉爸爸」把錢給那些更需要的人。
「這孩子真了不起,一年一萬多塊,如果他不提出來不要這個錢,一點問題都沒有,可他提出來了。他懂得感恩,開始考慮幫助比自己更困難的人,所以我說他了不起。」說起王志偉,劉竹承一連說了好幾個「真了不起」。
已經工作的趙香玉當起了受資助學生和「劉爸爸」的聯繫人,「劉爸爸」很忙,她就幫助「劉爸爸」瞭解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每逢寒假和暑假聚會,很多學生也都是她負責聯繫和通知。
「劉爸爸的資助很人性化。譬如,發放生活費,考慮到男生比女生吃得多,就多給些。考慮沿海發達城市生活成本高,也會多給些。所以我要當好劉爸爸的『信使』,隨時瞭解受助學生的資訊。」趙香玉說。
棗莊學院的張國山是壽光市台頭鎮北官莊村人,他在信中說,在「劉爸爸」的感召下,他加入了學校的青年志願者協會,時常去敬老院、福利學校等地方做義工,真正體會到了奉獻的快樂。
「做這些事情,我不想得到學生們的任何回報,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他們學有所成,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劉竹承這樣說。
資源來源:《濰坊廣播電視報》《城市周報》
慈善也要做品質
「做慈善跟做企業是一樣的,做慈善也要做品質,我經常跟同事講,我們一定要把品質做好,這樣別人才會相信我們。」張君達表示。三年多的時間裏,張君達走遍了中國大陸無數貧困的角落,他親自見了每一個貧困的「珍珠生」,並到他們的家裏瞭解情況,不論他們的家是在遙遠的黑河,還是在大山裏的甘肅會寧,或是在海拔37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
正因為是做企業出身,他對品質的追求是常人無法理解的,為了達到自己所要求的品質,他選擇一種近似嚴酷的方式,不惜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節奏、生活方式,將全身的精力投入到這份60歲才接手的慈善事業之中。「以前我是一個捐助者,我很瞭解捐助者的心理,任何一個團體如果它不能善用捐助的款項,我一定不會再捐了。」正因為如此,張君達給他的基金會定了兩條鐵律:第一,基金會不從捐助款項中提任何一分錢的費用。「我們的行政費用只用捐助費用的定期存款利息就夠了。」張君達表示。而他自己每年走訪學生家庭的所有差旅費用都是由自己支付,為此他每年投入200多萬元。「我有這個經濟實力,沒有必要再從基金中開銷。」
張君達定下的第二條鐵律,就是一定要保證每一分捐助款真正用在優秀的貧困生身上。三年裏有8000個孩子,每一個孩子都見過,每一個孩子都有張君達的電話號碼。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如果學生家裏有重大困難,他可以幫他們解決,對學生的貧困狀況也可以有全面的瞭解,以防學校造假。而對於那些有造假行為的學校,基金會將會堅決跟他們「決裂」。去年張君達發現一個學校造假,便第一時間終止了同這個學校的合作。「任何事情都可以商量,但是不誠實是不可原諒的,透明在做慈善事業時是第一位的。」他表示。
攜手中歐提升「珍珠」品質
2010年,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在張君達的帶領下向前邁進了一步,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和著名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合作。作為著名的工商管理學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擁有強大的社會資源,而該校也一直謀求在慈善事業方面能有所作為。「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是一個非常注重社會責任和公益行為的商學院,我們一直在看項目,最終張君達先生的項目打動了我們。」中歐校友羅念慈表示。
中歐校友愛心聯盟成立於5.12汶川大地震之時,是由中歐校友組成的公益性慈善組織。在和張君達合作參與「撿回珍珠計畫」之前,中歐校友愛心聯盟一直在尋求慈善方面的專案資源。在經歷了中歐校友前後8次、共10多人次的實地考察之後,與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合作。
「我們之所以會選擇張君達先生,主要是出於三方面的考慮。」羅念慈表示。首先,「撿回珍珠計畫」這個項目已經運作了三年,有非常成功的經驗。其次,張君達企業家出身,使得這個基金會的運作效率非常高效。第三,中歐的校友們認為這個項目本身很好,彌補了政府沒有關注到的高中生,而且專案本身對中國教育的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而除此之外,張君達本人的工作熱情和對慈善事業的執著也讓這些前去考察的中歐校友們非常感動。
「我們的珍珠生成績都是非常優秀的,但是他們的視野太窄了。」張君達表示。由於珍珠生都是在異常貧困的家庭成長大的,雖然「撿回珍珠計畫」幫助他們完成了學業,但是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他們綜合素質的發展就受到了制約。正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張君達和中歐之間建立了合作。中歐的校友除了可以捐款參與資助「中歐珍珠班」之外,這些事業有成、視角寬廣、擁有豐富人生閱歷的校友們還可以踏訪珍珠班。
基金會會組織常態的踏訪珍珠生活動,中歐校友可以給珍珠學生講解自己所熟悉行業的性質、內容、前景及其他有利於未來職業發展的參考資訊。此外還可以不定期為在大學學習的珍珠生們提供職業指導和建議。為「中歐珍珠班」的學生提供合適的勤工儉學機會。
張君達考慮的問題還有很多。由於此前都是將所有的「珍珠生」放在一個班,這樣做既有好處又有壞處:好處是這些家庭背景相似的學生在一起生活、學習不會產生落差,學生們不會有自卑感。但是貧困生的單一性對於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是不利的。為此,張君達希望在「珍珠班」的設立形式上做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會在珍珠班中引入一半非珍珠生,即每班25個珍珠生,再加入其他學生,一定不能讓這些珍珠生散落在分散的班級,以防對他們的心理造成影響。而為了解決珍珠生可能遇到的心理問題,目前他已經跟國內知名大學的心理學系共同開設了一個課題——珍珠生心理輔導。「我們的孩子不僅是自卑而已,自卑很好克服,但很多孩子的命運都很坎坷,他們需要這樣的輔導。」
為感動而做
「現在每天我都在被感動著,我是因為感動而在做。」張君達這樣描述。起初進入基金會時,只是想在退休之後給自己找個事情做,是因為喜歡而做。而在從事慈善活動的三年中,他見到了太多悲慘的人生,經歷了太多人生的感動。
有個內蒙古小姑娘方曉燕的故事最讓他感動。方曉燕是內蒙古赤峰市第二實驗中學的「珍珠生」。她的母親因患病截肢,同學們為她捐了4000多元,準備裝義肢。不料,2008年10月,比方曉燕低一級的「珍珠生」張玲麗的父親突發腦血栓,沒錢住院。雖然,家裏還背著2萬多元的外債,媽媽只能坐在床上,方曉燕還是毫不猶豫捐出這4000多元錢,她說:「媽媽裝假肢可以等,而張玲麗的父親不能等。」
「她可能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錢,卻能一分不留地捐出來。換我,我做不到。」張君達說,這樣的孩子你怎麼可能不幫她?
張君達也經常跟人講張萌的故事,張萌是陝西渭南市大荔中學學生,是個聰明、活潑的女孩。不開口,看不出她初中二年級便雙耳失聰,不但聽力完全喪失,還伴有持續性耳鳴。這個頑強的女孩,一度因病輟學,但很快,她不但回到學校和正常學生一起升入高中,還取得了全年級第六名的好成績。
2009年初,到渭南走訪「珍珠班」時,張君達聽說了張萌的故事。「我非常驚訝。你能想像嗎,兩年多時間,完全聽不見老師的聲音,卻堅持坐在教室裏聽課!」當他和朋友台商蔣至強講起張萌時,蔣至強也感歎這個小姑娘毅力實在不可思議,他們一致認為,「這樣的小朋友不能放棄」。2009年3月,在張君達與蔣至強的資助下,張萌到上海五官科醫院做了人工耳蝸植入術。重新進入有聲世界的張萌不負眾望,術後半年,聽力還未完全恢復,就躍升為全縣第一名。
在他的計畫中,首先要繼續擴大募集善款的來源範圍。基金會成立之初,捐款全部來自海外,包括臺灣、北美等地區。而如今,來自中國大陸的捐款已經占到31%,這些捐款主要來自上海、北京。他計畫在今後兩年將這個比例擴大至50%,而他也將募集善款的對象盯住了目前先富起來的階層。「相比於富人,中產階層更熱衷於做慈善事業,他們將是未來慈善事業的中堅力量。」張君達表示。而之所以要竭力擴大中國大陸捐款的來源,主要是因為現在海外對中國大陸的認知在改變:「我的很多臺灣朋友都在講,如今大陸已經這麼富裕了,為什麼還要捐款給他?」他認為將來的捐款一定會往非洲走,因為那裏的人們不僅是教育問題,還在為解決生存問題而掙扎。談及對慈善事業的發展建議,張君達只有簡單的一句話:「希望更多人參與進來。」
(資料來源:《上海証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