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34期】 呷飽?奉茶。台灣好禮!

第九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參展觀察筆記

■ 余嘉榮(台灣社區重建協會 理事)
2011年10月30日,由大陸農業部和四川省政府聯合辦理的「第九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成都盛大開幕(展期為10月29日至11月1日共4天)。由中華基金會與台灣社區重建協會所籌組的「台灣好禮」參展團亦參與了此次盛會。這是台灣自參與了一、二屆農交會之後,闊別了6年再次籌組參訪團與會,展現台灣農特產品獨有的經驗與特色。

災後重建的地方產業

       本次展團我們籌組了彰化二林農會、南投信義鄉農會以及高雄梓官區漁會等三個農漁會,加上來自台中東勢大茅埔社區、南投草屯雙冬社區、中寮鄉龍眼林社區、水里鄉上安社區、魚池鄉澀水社區、台南南化北平社區以及高雄市六龜重建關懷協會等七大參展社區。由於台灣各縣市農特產品發展多元而豐富,選擇不易,因而本次在籌組參展團的構思中,我們便設定以台灣921地震以及二年前的莫拉克風災(88水災)受災地區,因應災後重建而發展出來的地方特色產業為主,藉此展現台灣人民的堅韌精神。
       參展商品定位以「台灣好禮」作為行銷品牌,「台灣好禮」除了在字義上有「好的禮物」的直接印象外,還有台灣人很「好禮」、很親切、很好客的深層涵義;在展場的設計上,我們設定以暖色系來強調台灣農村、土地的親切感,並以原木、麻布料等材質呈現台灣商品的精緻度。活動現場並備有「泡茶區」、「肉燥飯品味區」來呈現台灣「呷飽沒?」、「奉茶」等常民生活的問候語。本次團隊的用心果然吸引展場多數廠商的注意,並引發大陸中央以及地方媒體的關注!
頻繁的展覽創造小型會展產業
       現在大陸幾乎每個省分,每個月都會辦理5至6場這樣的展覽,所以展場檔期的更替十分頻繁。會展現場前兩天才剛辦完一場大型展售會,接著就換本屆農交會登場,這其中只有2天的空檔讓前一個檔期的廠商撤場,然後緊接著換我們上場。因此,當台灣參展工作團26日進駐現場的時候,可以說簡直是一團混亂!
       由於如此頻繁的展覽,我們很容易在展區觀察到大陸「會展產業」興盛的情況。整個佈展過程中,有提供會場飲水、送餐服務的廠商,有專門負責搬運的工班,也有人自己營運一個平台,協助處理諸如展示架、燈具、工具等相關需求。在這裡的服務價格偏高,租借一台小推車要價20元人民幣,我們僱請一台小堆高機來協助搬運貨物,短短幾公尺的距離就要價260人民幣。顯見各城市之中已經有小部份的人因應這樣的「會展產業」維生。
精緻優雅的台灣文化大放異彩
       台灣在本次展覽的省分中堪稱異軍突起!整個90平方米的展區細緻的呈現出台灣文化精緻優雅的設計風格,不論是官方還是媒體,更多的是參展的廠商,紛紛來和我們交流設計與佈展的經驗。
       由於目前大陸正處於急遽開發的階段,我們在會場看到像是新疆、黑龍江、西藏等偏遠省分的會場設計,清一色都以冷色系、科技感來強調新農村建設、新科技的研發,再來就是將中央領導人巡視地方的肖像放大再放大,高掛在展區醒目的位置上,較少著墨於各地方的「人文」面向,比較不容易感受到該地區的文化特色與地方風采,而且全場的風格幾乎都趨近一致,因此台灣的展區便顯現出小而美的精緻特質了。
復興中華文化從台灣開始
       佈展的時候,有位先生特別問了我許多展場設計與這些產品在台灣的銷售情形,後來他誠懇而肯定的跟我說:「接下來要講的話不是恭維,我是真的認為要復興中華文化,真的是要從台灣做起啊!」老先生講的當然是誇張了點,但是受到這樣的肯定,整個團隊還是與有榮焉。
       關於這點,農業部對台農業事務辦公室的李永華副主任點出了重點,他說,目前國內因為這樣的展覽太過於頻繁,也太過流於形式,因而廠商與省市政府逐漸的出現疲態,有的展覽甚至只展覽一天就全部拆除換檔,因此,本屆台灣能夠參展的意義相當重大,我們提供了一種不同的思考模式與設計風格,在經營與服務上的用心,確實是很值得他們學習與啟發!
創造一段共同的記憶
       李永華副主任的另一段話,給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他說,從前台灣也經歷過現在大陸的這種社會型態,人民的素質還沒來得及跟上國家整體的建設與發展,然而,只要再給大陸10年甚至是20年的時間,彼此的差距一定能拉的很近。現在我們雙方正在做的事,正是在給彼此創造一段共同的記憶。時代的變化實在太快,近幾年兩岸之間不管是在政治、經濟、文化、產業各面向的交流互動已日漸頻繁,兩岸關係也不再像扁政府時期那樣充滿了緊張與焦慮,然而,世界動盪不安、政局詭譎多變,誰也說不清下一刻又會出現什麼樣的局勢。有著這樣一段共同的記憶,我們可以共同見證彼此在這個時代所盡的心力與付出。
       兩岸關係走到今天和平發展的局面、確實是得來不易。雙方也只有在互信的基礎上,才能求同存異,共同爭取並把握這個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歷史機遇。在這次的經驗中,我們當然也發掘了諸如稻米出口、需要設置大陸地區的集貨點…等相關的問題需要協調與解決,然而通過本次的參展,同行的農漁會和社區夥伴們確實是創造了一段美好的交流經驗。為了繼續打造兩岸這麼一段共同的記憶,我們明年北京見囉!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