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47期】握在自己手裡的「北斗」

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開通服務

 文編/老謝

北斗衛星的發展目標為媲美GPS,
 並在8年後覆蓋全球。(網路圖片)

2012年12月27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在國新辦發佈會現場宣佈:中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即日起向亞太大部分地區正式提供區域服務,覆蓋地區西起伊朗、東達中途島、南含紐西蘭、北至俄羅斯。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大陸當具備有守衛國門的金鑰匙就是衛星導航的實力。到2020年,全球手機、導航儀等終端,便可以收到來自中國北斗的問候了。

中國人自主導航的時代

20世紀中60年代後期,美國研發GPS(全球定位系統),為其提供實時、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導航服務,實現其情報收集、核爆監測和應急通信等,為其鞏固全球的霸權和大國地位。之後俄羅斯的格洛納斯系統(GLONASS)和歐洲的伽利略系統(Galileo)也相繼啟動,2000年,中國大陸早於歐洲,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全球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以其特有的特色和優勢開發出了北斗一代。北斗二代系統於2004年8月31日正式立項,2011年12月27日提供試運行服務。

2012年整整一年間,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完成了4箭6星發射,16顆衛星的星座構型閃耀太空。自上世紀90年代研究算起,歷經近20載,從無到有,北斗提供的導航、通信和授時服務正從國防軍用全面步入災害監測、漁政交通等行業應用。在汶川大地震救援中,在湄公河慘案元兇追捕中,在神舟飛船和南極科考雪龍號上,北斗可謂是戰功赫赫。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唯一一位女性總設計師楊慧說:北斗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2000年開始發射北斗導航衛星。當時依靠著兩顆靜止軌道衛星,以及地面的基站,北斗初步提供了定位服務。從無到有,我們至少有了急需的衛星導航系統。這個被稱作「北斗一代」的導航系統從此開啟了中國人自主導航的時代。

短信和導航結合

北斗二代系統於2004年8月31日正式立項,2007年4月17日發射試驗衛星,2011年12月27日提供試運行服務。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發佈的英文名稱為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縮寫為BDS。該系統是中國大陸自主建設、獨立運行,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相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授時(標準時間信號發播)服務。按照有關規劃,2020年前後,北斗二代導航系統的二期工程將竣工。屆時北斗將真正做到為世界導航,守衛國門的「金鑰匙」。

目前在南海、東海的漁民們均已經安裝上了北斗的接收終端。通過該終端可以清楚地記錄下漁船的航行軌跡,這有力地維護了漁民的捕撈權益,為處理爭端時保存了證據。一旦漁船遇險,借助北斗的短報文通信功能,救援中心第一時間可獲知其具體位置,可方便地組織附近船隻來救援。

在南極科考的雪龍號上,裝載了北斗系統的用戶機,並且使用在整個航行過程中。從2012年8月自南極返回的用戶機的反饋來看,結果令人滿意。2009年至今,北斗成功發射了14顆星。為加快衛星發射速度,火箭系統還採取了一箭雙星的發射技術,未來還將採取一箭四星的發射方式,加快衛星的構型佈局。

一般衛星導航系統只是告訴你什麼時間、在什麼地方。而中國大陸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除了讓你自己知道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之外,還可以將你的位置資訊發送出去,使你想告知的其他人獲知你的情況。把短信和導航結合,是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獨特發明。

兩套系統可相容

隨著北斗正式運用,北斗的終端機設備將可操作GPS和北斗兩套系統。兩套系統的相容意味著可參與定位的衛星增多,這無疑將增加用戶定位的精度和速度。就像開通了新的電視頻道,你可以根據興趣愛好任選收看。相比GPS來講,北斗具有獨特的短報文通信,對很多用戶是非常有用的,作為導航衛星系統的用戶來講,收到的衛星信號數越多,老百姓就越得實惠,定位精度也就越高。

北斗一代系統的特點是有源定位、授權服務、短報文通信功能。有源定位是指用戶需要先向衛星發信號,申請定位,衛星接收後將信號轉發給地面站,由地面站計算後再告訴其位置。北斗二代系統採取廣播式服務,用戶不用申請也能定位,實現如GPS般的無源定位。

此外,二代系統也保留了位置報告、短報文通信服務。北斗現在向亞太大部分地區正式提供區域服務,包括定位、導航、雙向授時和短報文資訊服務。基本服務性能:位置精度平面10米、高程10米;測速精度每秒0.2米;授時精度單向50納秒。覆蓋區域為南緯55°到北緯55°、東經55°到東經180°,其中北緯10°到北緯55°、東經75°到東經135°為重點服務區。北斗二代系統的最終目標是要建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目前所提供的區域服務僅僅邁出了二代系統的第一步。

北斗導航衛星產業化的前景

北斗導航衛星產業化的市場空間極富想像力。這是中國大陸首次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衛星導航系統,市場人士表示作為科技含量極高、人力資本密集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將形成三條產業鏈,按產業上中下游基本可分為:上游是導航與衛星製造、晶片、OEM板卡、模組、天線等;中游是終端集成、系統集成;下游是銷售、運營、服務。目前企業主要集中於貿易環節,佔下游份額的七成,主要是代理銷售國外的高精度接收機產品、模組、OEM板,而在運營和服務領域所佔份額很小。

北斗的獨特優勢在某些方面甚至優於GPS。業內人士介紹,北斗除在定位、導航功能方面不弱於GPS外,其授時功能主要應用於金融、電力以及通信等領域,北斗授時精度能達到10納秒的級別,其特有通信功能有望成為無線行動通訊的重要補充,對資源調度、安全監控和防災抗災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大陸科技部近日印發的《導航與位置服務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顯示,「十二五」末,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要形成100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規模,初步建立5個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培育30家創新型企業。這意味著大陸政府對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相關扶持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地理資訊產業「十二五」規劃綱要》、《導航與位置服務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以及《「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都將北斗系統作為重點工程予以大力支援。

近幾年,隨著「衛星導航應用產業化」重大工程項目實施,消費市場的基數大增。未來幾年,數千億市場規模,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發展前景可期。可以預見,隨著北斗系統的試運行,原有GPS產業鏈上各環節企業的介入,一場激烈的競爭將在下游研發和應用領域展開,未來大規模的應用也即將到來。(文章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34期】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2012年覆蓋亞太區域,2020年覆蓋全球
北斗導航衛星星座示意圖

       【本報綜合報導】衛星導航系統是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為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中國大陸作為發展中國家,擁有廣闊的領土和海域,因此高度重視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努力探索和發展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上世紀60年代末,中國大陸就開展了衛星導航系統的研製工作,但由於諸多原因而夭折。自20世紀70年代後期以來,大陸開展了適合的衛星導航系統的體制研究,先後提出過單星、雙星、三星和3-5星的區域性系統方案,以及多星的全球系統的設想,並考慮到導航定位與通信等綜合運用問題,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這些方案和設想都沒能得以實現。

        到了20世紀80年代90年代大陸科研單位提出研製實施「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設定「三步走」的發展計劃。:第一步是試驗階段,即用少量衛星利用地球同步靜止軌道來完成試驗任務,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積累技術經驗、培養人才,研製一些地面應用基礎設施設備等;第二步是到2012年,計畫發射10多顆衛星,建成覆蓋亞太區域的「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即「北斗二號」區域系統);第三步是到2020年,建成由5顆靜止軌道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網而成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2000年以來,中國大陸已成功發射了6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建成北斗導航試驗系統(第一代系統)。這個系統具備在中國大陸及其周邊地區範圍內的定位、授時、報文和GPS廣域差分功能,並已在測繪、電信、水利、交通運輸、漁業、勘探、森林防火和國家安全等諸多領域逐步發揮重要作用。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是大陸自行研製開發的區域性有源三維衛星定位與通信系統(CNSS),與美國GPS、俄羅斯格羅納斯、歐盟伽利略系統並稱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
中國北斗二代系統
        正在建設的北斗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需要發射35顆衛星,足足要比GPS多出11顆。按照規劃,「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將有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採用「東方紅」3號衛星平臺。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又細分為27顆中軌道(MEO)衛星和3顆傾斜同步(IGSO)衛星組成,27顆MEO衛星平均分佈在傾角55度的三個平面上,軌道高度21500公里。
        根據系統建設總體規劃,2012年左右,系統將首先具備覆蓋亞太地區的定位、導航和授時以及短報文通信服務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覆蓋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民用領域,估計2012年完成區域系統的衛星發射後,到2013年,老百姓就可以開始使用北斗系統。
        目前,在建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除空間段衛星系統、地面運控系統外,使用者應用系統也在大力建設之中。大陸已經把北斗系統使用者終端機的開發作為推廣應用的重要內容,不少廠商都在積極研製基於北斗系統的輕便、實用的用戶終端設備。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應用前景
        進入21世紀,衛星導航定位的業務服務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和空間,是各航太大國爭相發展的空間應用領域。為提高導航定位精度和抗干擾能力,美國正在致力於發展新一代的全球導航定位系統,俄羅斯也在更新格洛納斯系統,歐盟也在升級伽利略導航定位系統。與美國GPS系統單向傳遞資訊相比,「北斗系統」優勢在於具有短資訊雙向通訊功能,中心站可以馬上聯繫到所有的終端。這對車輛監管、調度以及船舶救險至關重要,更加適合物流企業、鐵路、船舶、長途車輛使用。
        如今,借助導航電子地圖產品,中國大陸開車族們輕鬆游四方的美夢已經成真。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負責人冉承其介紹,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按照「三步走」發展戰略穩步推進——已應用於水利、漁業、交通、救援等國民經濟領域,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除了能夠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還保留了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的短報文通信、差分服務和完好性服務特色,是大陸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大空間資訊基礎設施。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提供開放和授權兩種服務類型。開放服務將面向大眾使用者免費提供高可靠性的定位、測速和授時服務,定位精度10米,測速精度0.2米/秒,授時精度10納秒;授權服務面向專業使用者提供更高精度的定位、測速、授時、短報文通信、差分服務以及系統完好性資訊服務。
「短信快報」曾使成千上萬人獲救
        據中國衛星導航應用管理中心常務副主任趙康寧介紹,目前,北斗的用戶以集團用戶為主。除了國防部門以外,漁政、水文測報、交通運輸監控和森林防火部門是北斗的主要用戶。在這些部門裡,北斗系統的使用占到30%左右。因為北斗的特點,尤其是其短報文通信的功能,特別得到漁政、水文監測和森林防火部門的青睞。
        「現在南海、東海等漁政部門主動放棄了GPS,而全部改用北斗了。為什麼不用GPS呢?GPS只能告訴你所在位置的經緯度,而在海洋裡,光知道經緯度意義不大,周圍都是海。但如果使用北斗,如果有颱風,漁政部門就可以通知所有漁民;而如果一艘孤獨的漁船在茫茫大海上出現危險,也可以通過北斗發短信求助,漁政系統可以立即告訴你離你最近的漁船在什麼地方,最快的救援需要多長時間等等。」趙康寧說。
        由此可見,北斗系統的優越性在搶險救災時尤其突出。事實上,普通百姓第一次聽聞北斗系統的名字,多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期間。當時,在基礎設施損壞、通信中斷的情況下,中國衛星導航應用管理中心為救援部隊緊急配備了一千多台「北斗一號」終端機,實現了各點位之間、點位元與指揮部之間的直線聯絡,為指揮救災發揮了重要作用。趙康寧率救災小分隊跑遍北川、綿竹,「北斗短信快報」使成千上萬人獲救,至今他一直感慨萬千!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32期】向太空爭和平(三)

2030年,中國將成為太空強國

趙楚 (大陸航太科技專家)   

                               (網路圖片  )

      歷史上,獨立開發出空間站的只有 美蘇兩家,而堅持到底的只有前蘇聯,美國只研製了早期的第一代空間站就把精力轉向登月。中國的載人航太提出了分三步走計畫,明確第三步就是建空間站。
     也就是說,從「神舟一號」開始,中國航太工程目標就鎖定在建立自己的空間站。外國輿論注意到,10年後,當現行的國際空間站面臨退役,中國人的空間站或許將成為
從「和平號」到「天宮一號」    
         
        前蘇聯發展了三代空間站,前兩代 都是單艙室的空間站,到了著名的「和平號」空間站才實現了多艙室的對接組裝。這種模式就是現役的國際空間站和中國未來空間站實現的模式。而單艙室的「天宮 一號」不能簡單的類比為前兩代空間站的水準,因為「天宮」系列是衝著試驗多艙室對接這個目標去發展的,而不是簡單地為實現單艙室空間站而發射的。 
         「和平號」空間站從1986 年開始建造,到蘇聯解體後的1996年才建成。但由於建造耗資巨大,維持費用對俄羅斯來說無法承受,最終沒幾年便退役燒毀。現役的國際空間站是與「和平 號」同期,由美國發起的一個多國投資合作的空間站。但直到「和平號」被銷毀、掌握第三代空間站技術的俄羅斯加入後,國際空間站才真正開始進入實施階段。國 際空間站是一個更大規模的多艙室空間站,有16國參與投資建設。 

        中國大陸預計在2020 年建成的空間站,技術起點較高,技術含量可以與國際空間站比擬,但規模(3個艙室,60噸,進駐3人)無法與國際空間站(10個艙室,419噸,駐6、7 人)相比。但是,中國的空間站是完全自主獨立完成的,而國際空間站則是由16國共同出資建造,除了俄美法,其他參與方從中並未獲得多少自主的技術。 

「分三部走」開創中國新紀元 

        中國進軍太空的「天宮一號」升空的消息早已被外國媒體所關注。《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在一篇題為「中國不久將發射首個太空實驗室『天宮一號』」的報導中稱,中國將從今年開始進行交會對接技術的早期測試;展望未來,中國計畫在10年後建成重60噸的空間站,那大概也是國際空間站計畫退役的時間。如果上述兩種情況成為事實,屆時中國的空間站將成為太空中唯一的空間站。 

        文章列舉著名太空政策專家約翰.洛格斯登的觀點說,中國的太空艙將是中國大陸獲得交會對接能力的目標飛行器。這樣做在某種程度上模仿了美國航天局45年前的「雙子星座」計畫,即利用「阿金納」目標飛行器磨練駕駛技術。但「雙子星座」的所有交會行動都由飛船上的宇航員控制,中國卻將在「神八」飛船沒有宇航員的情況下試圖進行這種連接。如果中國成功展示自動交會對接,那將是一項「重大成就」。 

        分析指出,中國載人航太計畫是中國航太三大工程之一,該計劃的執行預計到2030 年完全實現。中國航太的三大工程包括:載人航太(空間站)、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斗系列衛星)和登月計畫(從「嫦娥」探月為開始)。預計到2020年左 右,太空中除了已經有了中國人自己的空間站之外,北斗全球導航衛星網也已經建成。空間站建成後,載人航太工程必然要與需要載人航太技術的登月工程對接,而 空間站也有可能成為探月登月的中轉站。專家估計到了2030年,屬於中國自己的登月飛船就有望飛向月球。因此,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網站在 9月17日的報導中宣稱,美國當局認為,中國的太空計畫成功實現後,中國就將成為全球太空第一強國。 (資料來源:國際線上 )






【犇報‧第32期】向太空爭和平 (二)

2020年,中國大陸將建立60噸級載人空間站

趙楚 (大陸航太科技專家)

                    (網路圖片)

        作為大陸目前研製的最大的載人航天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將與11月中旬發射的「神舟八號」飛船進行無人交會對接,並在明年與「神舟九號」和「十號」飛船進行無人或有人的交會對接試驗,這將為2020年左右建立60噸級載人空間站奠定重要的技術基礎。

        天宮一號也是未來空間實驗室的雛形。作爲大陸首次研製發射的低軌道長壽命空間飛行器,它的特點不同於載人飛船。載人飛船是天地往返運輸工具,天宮一號則可在完成交會對接任務的同時,開展一定規模的空間科學實驗,為太空人提供駐留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採用了多項空間新技術,爲將來空間站的建造和試驗做先期的技術驗證。天宮一號中有很多人性化設計,如爲太空人提供了15立方米舒適的工作和生活空間,不再是神舟飛船的「蝸居」。這個空間還提供鍛煉和娛樂設施,太空人還可收發電子郵件。
        中國大陸新一代大推力火箭有望2014年首飛,由於空間站的每個艙重達20噸左右,發射升空需要新一代更大推力的運載火箭。因此,數位化、無毒無污染的新一代系列運載火箭長征5號、長征7號有將在2014年左右實現首飛。預計2021年左右新型火箭的各項技術將趨於成熟,並逐步替代現有的長征2號、3號、4號系列。
        飛船方面,未來空間站的建造和運營要靠天地往返運輸系統來完成。神舟飛船將從神八開始批量生產。太空人訓練方面,太空人的訓練著重人控交會對接能力方面的訓練,力求把太空人訓練得像開車一樣,能夠熟練地進行交會對接。
        此外,未來的大陸空間站上,太空人在軌工作時間增加,這就需要更多措施抵抗失重環境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骨丟失對抗儀等實驗裝置隨天宮一號進入太空,會以不同強度和頻率敲打太空人的腿部骨頭,根據記錄來分析其效用,從而進一步研製失重對抗設備。2008年搭載神舟七號飛船上天的太空人開始使用中醫對抗失重不適等症狀,效果也很好。





【犇報‧第32期】向太空爭和平 (一)

天宮一號標誌中國人成為航太民族

趙楚 (大陸航太科技專家)   

誰最先來到新邊疆誰將先接近未來
                       (網路圖片)

        1500年,歐洲人的地理大發現完成,自那是以後400年間,歐洲躍居星球文明發展的中心,率先實現產業革命,並最終發展出以帝國主義爲主要特徵的國家文明。這一文明曾創造出令人驚歎的奇跡,建立了具有深遠影響的制度,但也造成了拿破崙戰爭直至世界大戰的空前歷史悲劇。

        人類生活依賴於對時間和空間的運用,借助知識和科技的進步,人類有史以來的數千年中,完成了在地球上由此地到遠方的歷程,那些最先掌握克服空間障礙手段的族群成了文明和歷史建構者,在畜力的時代是如此,在大航海的時代也是如此。而20世紀,憑依技術的飛速進步,從機械化到信息化,人類完成了從二度空間向三度空間的提升。最先進行遷徙和地理衝擊的民族,獲得了當初很大的競爭優勢,最先進行航海和航空的民族則獲得了近代世界強國的門票。克服更大空間障礙工具及其知識的人群,總是最容易接近未來,這已是無可爭議的歷史事實。

        20世紀中期以後,太空科技的競爭開始浮上大國的戰略前臺,冷戰期間美蘇的太空科技競爭因為帶有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因而掩蓋了這一重大科技發展的普遍意義。1950~1960年代,美蘇為爭奪太空科技進行了瘋狂地競賽,支持這一競賽的動力並不僅僅是當年意識形態對立方所聲稱的理由,其本質上乃是一種基於歷史的直覺,誰先到達太空新邊疆,誰將率先接近未來。
美俄的太空文化具有歷史心理積澱
        美俄在太空領域得以領先,這除了當代史和科技基礎、國家戰略和政策等原因,還有深層次的文化心理原因。在近代國家歷史上,除卻帝國主義的全球體系建造不說,最富於地理擴張激情的民族非美國人和俄羅斯人莫屬。美國人從最初的十三州到20世紀最後完成國家地理結構,其空間成長的幅度是令人驚異的。在制度文明和價值文明之外,美國國家成就不能說與這種幅員和地理的原因無關。俄羅斯的地理擴張更是臭名昭著。那種不顧一切地理和道義的限制,盲目地衝向遠方的歷史運動長達數百年,這不僅給民族留下展望的視野,也留下了一種深沉的自信,使他們不甘在新空間領域缺席。
        人類重大科技活動包含著一種獨特文化和歷史心理的形成。美俄持續數十年的太空活動,實際上已經在其社會內部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元素,航太活動和宇航員成為人們熟悉的一種事物,而不再是獵奇的對象。同時,太空活動的成果則普遍運用於社會生活的各種領域,比如GPS、新聞和電訊傳播等,早已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太空活動後發國家的落後不僅在科技本身,更基礎的還在於全民意識的落後,這一缺點不僅對太空科技政策造成困難,更是使太空活動變成與普通人日常生活無關的莫名其妙的桂冠,而這會從根本上造成太空及航太活動的困境。不能從單獨的太空科技具體成就上判斷一國的太空科技狀態,更需要的是從文化和社會形態上來觀察一國的太空科技前景,可以說,只有那些真正具備成熟、豐富的太空文化的民族才是太空民族。
關注當代無聲的天權競爭
        今日世界積極參與航太活動的國家,基本都是富於大國地位或抱有強烈未來大國雄心的國家。這些國家雖不能建立完善的太空科技體系,但他們意識到在未來的競爭中,缺席就意味著落伍,甚至永久落伍。所以,除了英、法、德、日等傳統大國外,印度、巴西、韓國等都通過國際合作或自力發展,對太空項目竭力涉足。
        人類在近代開始從意識上自覺地建構其制權的概念,並在制權的指導下進行國家重大科技及國防建設。美蘇最初的太空競爭,第一個動力是所謂國家威望,這明顯是冷戰色彩濃厚的一個意識形態理由。但很快這種貌似錦標競爭的活動就成了實實在在的力量搏鬥。隨著太空科技在通信、感知、信號傳輸等多方面的複雜運用,戰略家開始意識到,人類軍事制權已經從一般航空空間的三維領域超升到航太空間的高邊疆。
        航太不僅是現代國防輔助性的力量,它本身正成為現代國防軍事力量的關節點和核心構建。誰控制太空,誰就將贏得戰爭。美俄已成立太空部隊,而其空中力量的發展方向已非常清晰地界定為空天複合的力量。最新的動態顯示,美俄都已悄悄展開空天攻防的戰法研究,並根據這種研究提出裝備發展的方向,為此整合基礎科技和高新科技。
        另一方面,圍繞太空及航太科技展開的競爭也已與國家新科技及產業化發展融爲一體。這一點美國走的最遠,而其航太活動與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的協調也最為完好。而由於國家發展的總體狀況,俄羅斯無疑爲歷史的不協調支付了慘痛的代價。這也是中國人可以追上來的機會之一。可以預言,無天權制天權、制太空權無國防的時代正在到來,而太空作戰與歷史上任何形態的作戰都有根本的不同,忽略這一點,必將付出未來安全的代價。
21世紀中國人不應在太空探險中缺席
        中國太空科技基礎薄弱,但相比其他重要科技領域,數十年來,應該說是成果最突出的。中國人曾失去了大航海的歷史機遇,而目前太空科技的進步對於民族未來實具有不可限量的意義。永久性國際空間站不僅將最後確立中國的大國地位,標誌著150多年來中華民族和文明從低潮回升到正常的地位,也將為未來民族發展開拓新的異度空間。相比蘇聯的太空科技發展歷程,經過30年變化的中國航太在市場化和產業意識方面,要進步太多,但相比美國尚有很大不足。美蘇太空競賽最有啟發的一點做在於:正如其他科技和產業發展一樣,假如沒有良好的市場經濟體系的支持和良性的社會體制的支持,一個國家不可能長久保持參與太空科技發展的基礎。因此,中國作爲航太民族,其需要做的不僅在科技本身,更在總體社會的變革。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們在爲「天宮一號」的升空,以及與「神舟八號」的對接試驗而喝彩的同時,也不妨保持適當的冷靜。
(資料來源:大洋網)





[犇報‧第29期] 造飛機,新材料支撐起大飛機

黃毅華(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網路圖片)

      目前大陸載重40噸以上的大飛機只有14架,在1998年抗洪救災時,70%的救災物資是靠這14架飛機運輸的。2005年,大陸與俄羅斯簽訂協定計畫再購買38架運輸大飛機,但最近聽說該協議的執行遇到了困難。基於各方考慮,2006年7月,大陸政府終於做出了大型客機與運輸機一起上的決定。


發展大飛機,材料先行
      2008年5月11日,中國商用大飛機公司在上海正式掛牌。正如著名的材料界前輩師昌緒院士說:「發展大飛機,材料要先行。」70年代,飛機空重比全重大約在50%~60%左右,到了90年代,空重占全重大約在40%左右,這說明飛機上留出了很大的比例用來裝人、載物,如果沒有新材料、新技術的話不可能有這樣大的進步。

        要製造大飛機發展新型的複合材料是關鍵。複合材料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材料,通過某種方法結合而成的新材料。其中各組分材料一般仍保持其原有特性,但它們彼此「取長補短」、「大力協同」,使新材料的性能比各單獨組分材料更優異。通常人們將複合材料中構成連續相的組分稱為基體,非連續相的組分稱為增強材料。 
        輕質、高強度和高模量的複合材料屬先進複合材料,它主要適於作結構材料。複合材料具有各向異性和性能可設計性特點,設計者可以根據工程結構的使用條件,選用適當的組分材料和調整增強材料的方向,使設計的結構重量輕、安全可靠和經濟合理。先進複合材料分為樹脂基複合材料、金屬基複合材料、陶瓷基複合材料和碳─碳複合材料以及它們相互混合構成的複合材料。
複合材料在機身上的應用
        2000年以前,在民航機中複合材料只占到結構重量的10%左右,A380也只有20%左右,在當時波音787的設計方案中,複合材料用量達到了整個結構重量的40% 以上,現在則接近50% 。但在軍機方面,英國、德國合作生產的歐洲戰鬥機複合材料用量已接近80%。
        複合材料的優點在於它不需要像金屬材料那樣的大鍛件、大鑄件,需要許多大型鍛造、鑄造等加工設備。複合材料有很好的整體性,不僅改變了材料種類,還改變了製造方法,大大增加了設計空間,給大陸的製造業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挑戰。
        由於複合材料的運用,很多部件都可以埋在一層一層的片子裡面了,如無線電的高頻電纜就變成了複合材料一層裡面的一個部分,為了做健康診斷,還可把感應片埋進去,進一步也可把天線也埋到複合材料裡面去,同時要儘量用大件,不用小零件拼,這樣就會使飛機的結構重量大大減輕。
複合材料在飛機發動機渦輪上的應用
        非金屬基複合材料由於密度小,用於飛機可減輕重量、提高速度、節約能源。纖維增強材料的一個特點是各向異性,因此可按製件不同部位的強度要求設計纖維的排列;以碳纖維和碳化矽纖維增強的鋁基複合材料,在500℃時仍能保持足夠的強度和模量;碳化矽纖維與鈦複合,不但鈦的耐熱性提高,且耐磨損,可用作發動機風扇葉片;碳化矽纖維與陶瓷複合,使用溫度可達1500℃,比超合金渦輪葉片的使用溫度(1100℃)高得多。
碳-碳複合材料在飛機刹車片上的應用
        2005年由中南大學黃伯雲院士等研製成功的碳-碳複合材料飛機刹車片,結束了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連續六年空缺的歷史。該項發明是由碳纖維增強劑與碳基體組成的複合材料。碳-碳複合材料具有比強度高、抗熱震性好、耐燒蝕性強、性能可設計等一系列優點。
        碳-碳複合材料的發展是和航空航太技術所提出的苛刻要求緊密相關。80年代以來,碳-碳複合材料的研究進入了提高性能和擴大應用的階段。在軍事工業中,碳-碳複合材料最引人注目的應用是太空梭的抗氧化碳-碳鼻錐帽和機翼前緣,用量最大的碳-碳產品是超音速飛機的刹車片。碳-碳複合材料在宇航方面主要用作燒蝕材料和熱結構材料,具體而言,它是用作洲際導彈彈頭的鼻錐帽、固體火箭噴管和太空梭的機翼前緣。近期研製的遠端洲際導彈端頭帽幾乎都採用了碳-碳複合材料。
        隨著現代航空技術的發展,飛機裝載品質不斷增加,飛行著陸速度不斷提高,對飛機的緊急制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碳-碳複合材料品質輕、耐高溫、吸收能量大、摩擦性能好,用它製作刹車片廣泛用於高速軍用飛機中。
        不久的將來,當大陸自行研製的大飛機起飛的時候,相信新材料領域將隨著大飛機一同翱翔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