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綱 | 執政者 | 版本 | 敘事順序 | 兩岸關係論述 |
1983年公布 | 蔣經國、李登輝 | 國編本 | 台灣史列於本國史之內 | ●強調台灣「復興基地」的角色,與大陸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共識,共同重建統一的中國。
●強調「共產制度終遭唾棄」,民主自由統一中國之目標必能實現。
|
1999年施行 | 李登輝、陳水扁 | 一綱多本 | 台灣史列於本國史之內 | ●歷史分期:軍事衝突時期(1949-1978)→冷戰對峙時期(1979-1987)→民間交流時期(1987-)。
●影響兩岸關係的因素:中共不正視中華民國存在、打壓台灣國際空間,兩岸在意識形態、政治、社會制度、經濟發展水準差距懸殊。 |
2006年暫行 | 陳水扁、馬英九 | 一綱多本 | 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 | ●歷史分期:軍事衝突時期(1949-1978)→和平統戰時期(1979-1987)→和緩交流時期(1987-1999)→意識對抗時期(1999-)。 |
2012年施行 | 馬英九 | 三民版 | 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 | ●歷史分期:軍事衝突時期(1949-1978)→政治對峙時期(1979-1987)→民間交流與官方政策時期(1987-1991)→協商與危機時期(1991-1999)→21世紀的發展。 |
龍騰版 | ●兩蔣時代的反共與三不政策。
●1990年代新局面:李登輝時代。 ●經濟與政治的拔河:陳水扁與馬英九時期。
|
|||
康熹版 | ●歷史分期:軍事對峙時期(1949-1979)→和平統戰時期(1979-1987)→和緩交流時期(1987-1999)→意識型態對抗時期(1999-2008)→加強經貿交流期(2008-)。 | |||
翰林版 | ●歷史分期:軍事衝突時期(1949-1979)→和平對峙時期(1979-1987)→和緩交流時期(1987-1997)→統獨對抗時期(1997-2008)→和解休兵時期(2008-)。 | |||
南一版 | ●歷史分期:分治初期的軍事衝突→政治的長期對峙→現階段的兩岸關係。
●當前的問題:大陸明顯侵犯我國主權,兩岸經貿關係和民間互動也受到影響,使得現階段兩岸關係發展,尚有許多問題等待解決。
|
|||
泰宇版 | ●歷史分期:國際冷戰下的台灣→國際關係陷於孤立→兩岸關係暫趨緩和→兩岸政治衝突再起→兩岸關係的轉折。 |
Category Archives: [專題]
【犇報‧第45期】「同心圓史觀」該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 研究室
高中課本裡的兩岸關係論述。
(研究室 攝) |
解嚴之後,台灣中學歷史課綱與教科書的變革,一路走來,風風雨雨。從1997年起算的15年來──無論杜正勝是不是教育部長,也無論是民進黨或國民黨執政──「同心圓史觀」始終是中學歷史課綱與教科書修訂的最高指導原則。
什麼是「同心圓史觀」?提出者杜正勝在1997年的文章〈一個新史觀的誕生〉(《當代》120期,1997年8月號)有著明確的說法──「以台灣為中心,一圈圈往外認識世界,認識歷史」,「由內到外,從鄉土史、台灣史、中國史、亞洲史到世界史,循序漸進」。在這個基礎上,從1997年國中《認識台灣》教科書推出以後,到陳水扁時代的高中「九五暫綱」,以及今年8月上路、根據101課綱所編纂的最新高中歷史課本,都是以台灣史─中國史─世界的的順序來編寫。
將「史論」吹捧為「史觀」
事實上,嚴謹的史觀涉及了歷史哲學、世界觀與思想方法等層次。杜正勝早在1997年便坦言:「我的新史觀其實只是一個歷史研究和歷史教育的新角度,和歷史哲學家所講嚴格意義的史觀,如唯心或唯物史觀不同」。他也說:「這不是什麼高遠的宏論,只是我專題史學研究之餘,對自己所處的時代與社會的觀察,所投入的學問的反省,以及對自己生命如何安頓的抉擇而已。」簡言之,一個無法解釋歷史本質、運動與發展,甚至只是提出者個人志趣好惡與安身立命的史論,卻被上綱為歷史哲學範疇的「史觀」,如此草率地在這15年來引導著無數中學生的世界觀與思想方法。
在這個將人與社會互動從時間關係上切斷的「史觀」中,以台灣為中心,使得台灣、中國與世界成為三條平行線。根據文化地理學專家、台灣師大東亞系教授潘朝陽的批評,「同心圓史觀」最大的問題就是將歷史的本質──「時間形式」,削足適履地壓縮進「空間形式」之中。在「同心圓史觀」的「時空形式」之下,歷史的內容原則──以人為主體的、流動的、擴充或萎縮的、衝突或融合的、辯證的內涵──都將被隱蔽,從而導致人的創造性事物也都消弭不見。存在種種破綻的「同心圓史觀」,就在政治正確以及政治操作之下,從「史論」與「假說」的層次被吹捧為「史觀」、甚至是「真理」的神聖地位。
扮演「國策」角色的「史觀」
如此問題叢生的「同心圓史觀」,何以成為課綱與教科書的編寫指導原則呢?1994年執政的李登輝對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表示:「生為台灣人的悲哀」、「中國、中國人都是模糊的概念」;同年發生千島湖事件,李登輝更是放言:「中國是『土匪』。」伴隨著「中華民國」的統治合法性危機,李登輝將台灣國族的打造工程排上議程表,在1996年成功推動全民直選,逐步落實將「兩岸」改造為「兩國」的分離主義。
在此背景之下,杜正勝的「同心圓史觀」,以學術的名義,做為國族建構工程的有力背書,將國民意識形態轉型為脫離中國的國家意識形態。杜正勝自己也說,他的「新史觀」是要「對台灣現實處境和未來提供方針」,「擺脫大中國意識的籠罩,努力建立台灣的主體意識」。面對與台灣休戚與共的中國大陸,杜正勝將之定位於「對台灣最具切膚之痛的國家」;面對兩岸關係與國家認同,杜正勝認為:「台灣的中國人既已承認中共政權,不再自命為中國的正統或中國文化的主流。而政治上,不論『台灣國』或『在台灣的中華民國』,都是獨立的政治實體」,「政治上與現在中國大陸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基於如此認識,杜正勝進一步闡釋了這個「史觀」誕生的意義:「不但有學術性的理由,也有現實性的考慮。這一兩年國家內外的變化更快速,一些敏感的問題更加尖銳化,台灣的存亡繼絕顯得更加緊迫」,因此,「過去那套以中國為主體的史觀有可能成為台灣的『緊箍咒』,非奮力突破不足以生存。」
通過杜正勝對「同心圓史觀」的自我表述,可以理解這套虛假的「史觀」是政界與學界為打造台灣「新國家」而改造國民意識的綱領,不只適用於「台灣國」的建構,也適用於披著中華民國外衣的「和平獨立」論──說穿了,「同心圓史觀」不是真正的「史觀」,更非「歷史哲學」,而是為台灣分離主義勢力所服務的「國策歷史」。
揚棄「同心圓史觀」!
李扁執政期間,從「特殊兩國論」到「一邊一國論」,兩岸之間充滿緊張與衝突,而「同心圓史觀」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為執政當局的國族建構工程承擔起「教育」青年學子的職能。如今,兩岸在軍事與意識形態上高度對立的局勢已經結束了,進入兩岸和平發展的新時代,馬英九近來也承諾未來的任期要擴大並深化兩岸交流。我們的下一代必須有能力適應兩岸關係的新局面,也要在兩岸關係難得的機遇之中找尋安身立命之道。該怎麼做呢?誠如杜正勝所言:「一個時代必有一個時代的史學,新的時代往往蘊育出新的史學。」那麼,就從揚棄「同心圓史觀」做起吧!
【犇報‧第35期】說三道四‧點評2011影響台灣未來的七件大事(七)
(網路圖片) |
2011年是中國大陸貫徹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金融危機與自然災害的雙重挑戰下,大陸經濟在「十一五」期間保持了平穩增長,實現了邁向小康社會的跨歷史性跨越,為加速經濟戰略轉型打下了堅實基礎。
去年,隨著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際貿易回落,金融市場劇烈動盪,世界經濟復甦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不但露暴了中國大陸製造業的產能過剩的問題、資源與生態環境的發展制約問題,也凸顯出大陸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緊迫性。
【犇報‧第35期】說三道四‧點評2011影響台灣未來的七件大事(六)
誠然,在南海問題的爭議上,亞太地區國家有其歷史、地緣政治的複雜因素,區域間一直尋求平衡的解決之道。然而,對利用反恐、安全為藉口,意在插手亞洲事務的美國而言,想的恐怕是將東協及中日韓等國的合作海葬於南海問題的爭議中,以便奪回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令旗。日前希拉蕊在夏威夷召開的APEC鋒會上把話說的明白,「這不是遏制別國的力量,而是確立我們在亞太的地位。……,這是美國的太平洋世紀。」
【犇報‧第35期】說三道四‧點評2011影響台灣未來的七件大事(五)
(網路圖片) |
2002年3月以來,中國大陸、日本以及韓國學者、教師與市民們就歷史認識問題進行了連續對話。由此召開每年一次的「歷史認知與東亞和平論壇」,在2005年完成了中日韓三國共編的《東亞三國近現代史》,從今年起在部分學校試用。
如同該書的後記所說,「為了和平的東亞共同體,首先必須建立的是東亞各國對歷史問題的共同認識,即歷史認識的共有…。」然而要實現歷史認識的共有,「需要東亞的年輕人和市民們在了解侵略戰爭與殖民地統治的歷史事實基礎上,通過反省過去的反覆的對話與討論而切實地行動起來。」
對照台灣今年五月間拍板定案的高中歷史教科書課綱,就李扁執政20多年來刻意的去中、脫中的分離主義論述有所調整。然而,面對兩岸和平發展微露曙光的當下,若不能擱置爭議、回到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事實,那麼內戰/冷戰所遺留的依附思維,依舊如同魔魅一般在島嶼上空盤旋不去。
【犇報‧第35期】說三道四‧點評2011影響台灣未來的七件大事(四)
(網路圖片) |
3月11日,全球的新聞媒體爭相報導著同一個空拍畫面。311日本百年大震的災情,隨著海嘯吞噬民居廠房與夾帶攀升破萬的罹難人數及浮在水面的人車,輪番在各大時段新聞聯播。當人們在震驚之餘,對於這場浩劫的視覺經驗差不多只剩下那段空拍畫面時,緊接著爆發的福島核災,終於喚起了人們普遍對於文明發展及永續生存的恐慌與焦慮。
【犇報‧第35期】說三道四‧點評2011影響台灣未來的七件大事(三)
(網路圖片) |
12月3日,在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舉辦的拉美及加勒比國家共同體首次峰會,宣告「拉美加勒比共同體」(CELAC)正式成立。
由委內瑞拉及巴西等33個拉美及加勒比地區與會國家組成的「拉美加勒比共同體」,揭示拉丁美洲脫離殖民及美國霸權運動200年來首次建立一個排除美國因素的拉美區域組織。會議的重要推手,委内瑞拉總統查維茲說,「拉美及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繼承拉美解放運動領袖玻利瓦爾的衣缽,將加強地區融合,終結美國霸權主義」。
共同體通過的宣言,在朝向拉美加勒比區域一體化的方向努力上,不僅就政治、經濟、社會等面向進行制度性協商,並在《加拉加斯宣言》中就地區內「自家事務」不容干預的立場上,共同制訂了「民主條款」及「反對外來干涉條款」。同時,要求美方結束對古巴的經貿及金融封鎖。
當然,拉美的區域一體化需要一段過程。然而對於覬覦拉美已久的美國霸權而言,要想再把拉丁美洲當做自家後院那般進出,當家作主的拉美人民會同意嗎?答案看來是「此路不通」。
一路走來的歷史證明,1980年代以來,以英美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為首的新自由主義算盤從此崩堤不起,不必道別。發展中國家區域一體化的團結道路,將是全球範圍內區域和平發展的契機。然而地處東亞的台灣,如何看待自己在區域內的位置與角色?拉美加勒比的經驗告訴我們,任何沒有和平做為基礎的發展視角,終究只是民粹政治晃弄選票的痴語空話。
【犇報‧第35期】說三道四‧點評2011影響台灣未來的七件大事(二)
對於不斷攀升的國債問題,在美國本土而言,首先身受其害的恐怕是中下受薪階層。為了償還國債實施對內縮減開支,同時意味著更低的薪資、削減公共建設及社會福利。然而對於美國內居高不下的失業率而言,美債從來不只是數字問題,而這個債務危機所引發的社會矛盾,終於指向權錢掛鉤的金融核心華爾街以及美國政府。
【犇報‧第35期】說三道四 ‧點評2011影響台灣未來的七件大事 (一)
歐債危機蔓延 歐盟國家面臨最寒冷的冬季
(網路圖片) |
九月起,以希臘國債風暴起始,如同黑死病般的債務危機迅速擴大到葡萄牙、西班牙、愛爾蘭甚至義大利等歐盟國家,並朝向法、德等核心國蔓延。歐元區是否從此潰解?一些歐元末日論的說法紛紛出台。
對此,歐盟在12月8日召開鋒會尋求療本治根的解藥,提出「財政聯盟一體化」的處方,企圖進一步朝向根本的財政改革與政治整合調整。
歐盟做為歐洲國家尋求區域統一的階段性里程碑,自2002年發行歐元統一貨幣以來,不但已成為全球貨幣中足以與美元抗衡的砝碼,更是目前為止世界範圍最龐大的區域經濟體。然而,歐盟國之間儘管達成市場、貨幣的統一,可是誰也不打算在財政及主權問題上做出讓步。也就是說,單靠統一的市場及貨幣要達成歐洲國家的區域整合,不單是長路漫漫,而且途上絕不平坦。
【犇報‧第33期】我的家族悲劇只是整個時代悲劇的縮影
■ 王乃雯(台灣大學博士生)
依稀記得我是個懵懂孩子時,第一次參加了秋祭的活動,那天在三張犁的山上飄著細雨,臨時搭建的棚內懸掛了一張張黑白而肅穆的照片,當時父親指著其中一張照片和我說,那是我未曾有機會謀面的祖母,那也是祖母在生前少數幾張照片。
透過那張照片,我看見祖母年輕而美麗的臉龐,卻有股說不出的堅毅,祖母遇難那一年才二十九歲。那時我還小,不懂得為何祖母這麼年輕就離開了當時才九歲的父親,強褓中的姑姑甚至還未斷奶,只是隱約知道祖母和她身旁一張張照片的主人一樣,是懷抱著自己的理想而犧牲了個人的私情。
今年,我和祖母遇難的年紀相仿,但值得欣慰的是因為先輩們的付出和努力,我們得以看見中國逐漸走向安定富強的道路,而我今天能夠有機會代表五○年代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的遺族致詞,對我而言心情上是極端複雜的。
從我比較懂事開始,父親常和我說,我們家族的悲劇、骨肉流離的辛酸,只是整個時代悲劇的縮影。從鴉片戰爭伊始,近百年來因為國家的衰敗,促使了多少仁人志士前仆後繼地想為中國的未來開創新的可能性。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裡,對於先輩而言,「國」的安定才能是「家」的頂樑,對和平及進步中國的想望與期盼,讓他們放下兒女私情,而寧先成就國家的穩固。對和平的期待是希冀能終止長期內戰和對立,從百廢待舉中開始建設的事業;而對進步的想像是希望能夠建立一個均富平等的社會,讓每個人都能尊嚴地生活。
今日的中國,在無數先輩們的努力下,已不再是過去百年屢遭侵略、努力救亡圖存的國家了,在自立自強的道路上,中國人學到了民族共生存的道理,少了任何一根手指都握不起一個完整的拳頭,而我們現在就站在民族復興拼圖上的最後一角、站在抉擇下一個百年民族生活圖像的關頭。眼前已露出和平的曙光、露出兩岸人民團結攜手的契機,這是歷經百年動盪後,最讓人感受的屏息寧靜的片刻,這個國度,終於有機會能終止對立,為下個百年的安居樂業開創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