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地震引發福島核災 震出東亞核安問題
(網路圖片) |
3月11日,全球的新聞媒體爭相報導著同一個空拍畫面。311日本百年大震的災情,隨著海嘯吞噬民居廠房與夾帶攀升破萬的罹難人數及浮在水面的人車,輪番在各大時段新聞聯播。當人們在震驚之餘,對於這場浩劫的視覺經驗差不多只剩下那段空拍畫面時,緊接著爆發的福島核災,終於喚起了人們普遍對於文明發展及永續生存的恐慌與焦慮。
對於核輸出的歐美大國而言,面對福島核災不忘迅速做切割。一方面譴責日本政府及東京電力的失能與秘而不宣等人為因素,是導致核災擴大的原因。另一方面在西方媒體讚頌下「福島50壯士」「壯烈成仁」竟成為幾乎漫越核危機本質的「美談」。
然而,人們只需看看1953年艾森豪在聯合國那場「和平用途的核能」(Atoms for Peace)演說,便能夠理解這個充滿欺騙話語的講話,在強調安全和平、乾淨環保的核能源背後,實際上是做為一種冷戰戰略部署,將核能設備輸出到包括日本、台灣在內的環東亞地區。
台灣做為美國東亞冷戰部署的一環,核能政策向來是被框架在對美國依附的結構底下,而在「反共」、「國家安全」的大麾下,與軍購、軍事協防綑綁一塊。當人們拿起向日葵再度走上街頭,非核家園的訴求卻淪為兩黨候選人攻擊敵對陣營「辦事不力」的套式。儘管在野的民進黨在盤算過後,對於「非核家園」押下了2025年的日期,但倘若無法跳脫美霸權在東亞冷戰的戰略思維,那麼就算再加減個N年,也只是關乎選舉利益的無聊數字遊戲罷了。
新世代的反核運動若要避免停留於人道主義控訴,朝向超脫藍綠悶局的可能性努力,便無法忽視國際政經結構對台灣的霸權支配,從而以結束兩岸在內戰/冷戰架構下所遺留下來的軍事敵對狀態,擺脫對美的軍事依附,來作為實現「非核家園」的歷史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