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籠罩下的敍利亞情人節
從卡松山頂望去,敍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全景盡收眼底。山頂人很少,灰色的岩石上,巴德爾和米娜,這對戀人深情相擁。山頂的小風略帶涼意,卻擋不住這對戀人心中的暖流。
危機籠罩下的敍利亞情人節
從卡松山頂望去,敍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全景盡收眼底。山頂人很少,灰色的岩石上,巴德爾和米娜,這對戀人深情相擁。山頂的小風略帶涼意,卻擋不住這對戀人心中的暖流。
現場直擊:恐怖攻擊之後──阿勒頗,別哭
![]() |
(網路圖片) |
拉吉醫院走廊的長凳邊,57歲的納吉瑪•杜阿艾表情麻木,看著進進出出的醫護人員和擔架,咬著手指,一個人靜靜地掉淚。「我要找兒子,他一直沒回家。早上他出門買菜,後來就發生了爆炸。誰能幫我找找他,誰能幫幫我?」
「這是阿勒頗悲傷的一天」,賈法裡說。47年來他從未經歷過這般震撼。「我誰也不支援,就關心能不能過正常的生活!我們就是普通百姓,憑什麽要用我們的生命來埋單?還有死傷的孩子,那些恐怖分子自己沒有家庭嗎?」
![]() |
(網路圖片) |
由於現在已不是肆意入侵的時代,於是西方在「拯救」的名義下武裝某國反對派,為他們提供資源,用鮮血和炮火建設「民主和自由」。幾個月前,這一幕曾在利比亞上演,現在則輪到了敍利亞……《阿根廷新聞社》
用鮮血和炮火來建設民主─敍利亞火藥味漸濃
暴力、制裁、施壓、譴責……連日來,敍利亞國內外各種勢力明爭暗鬥,火藥味越來越濃。多數分析人士相信,如果有關各方依然互不妥協,敍利亞燃起戰火的可能性將逐漸加大,國際社會應加大政治解決的斡旋力度,為亂局中的敍利亞找到和平與和解之路。
歐美國家近日從政治、外交、經貿等多層面「擠壓」伊朗,制裁措施相繼出臺。上個月,美國國會參衆兩院先後通過決議,強化現有對伊制裁,並推動外國銀行切斷與伊朗金融往來;歐盟也決定將更多伊朗企業和個人列入制裁「黑名單」。伴隨形勢不斷趨緊,歐美不斷在國家和國際層面推動加強對伊制裁。
伊朗軍演展現封鎖石油通道能力
![]() |
(網路圖片) |
自2011年12月24日開始伊朗海軍在伊朗南部海域開始爲期10天、代號爲「守衛90」的大規模軍事演習。這次演習區域跨越2000多公里。軍演期間,伊朗多次表示將在必要時封鎖全球石油運輸戰略咽喉荷姆茲海峽,引發國際輿論高度關注。
伊朗海軍副司令穆薩維2011年12月29日說,伊朗海軍28日在其軍演區域內發現一艘美國航母。一時間,荷姆茲海峽局勢劍拔弩張,氣氛驟然緊張。
這次演習共分四個階段,演習區域廣是這次軍演的一個主要特點。這次軍演從荷姆茲海峽開始,向東跨越阿曼灣,直至亞丁灣和印度洋北部公海。伊朗海軍在這次軍演中測試了多種導彈、魚雷等新型國產武器裝備。美國航母的出現是對伊朗威脅封鎖荷姆茲海峽的一個嚴重警告。此外,美國近日聲稱將向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沙烏地阿拉伯出售軍火,這也被認爲是有意針對伊朗。
![]() |
(網路圖片) |
編按:2011年12月,埃及人民議會(議會下院)第二階段選舉結束。穆斯林兄弟會的自由和正義黨以及薩拉菲派的光明黨得票大幅領先,兩黨贏得議會下院多數議席幾成定局。
在此之前,突尼西亞伊斯蘭復興運動和摩洛哥正義與發展黨這兩個溫和的伊斯蘭政黨已分別在兩國議會選舉中獲勝。
自中東動蕩以來,伊斯蘭政黨崛起成爲北非政壇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這些政黨上臺後將對所在國的內政外交、對地區格局産生什麽樣的影響?本報特此摘錄整理新華社採訪相關專家學者的意見。
2011年變革中的政治拼圖
![]() |
埃及街頭抗議名眾(網路圖片) |
2011年,中東與北非的阿拉伯國家經歷了歷史性轉變,從突尼西亞到埃及、從利比亞到巴林、從敘利亞到葉門,一場席捲阿拉伯世界的變革運動拉開了大幕,不僅給中東的阿拉伯國家和地區帶來巨大影響,而且對整個世界格局的變化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 馮俊揚 宋潔雲
![]() |
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中)在就職儀式上向支持者揮手致意。(新華社/法新)
|
今年以來,多個拉丁美洲國家舉行大選,左翼政黨和右翼政黨各有斬獲,拉美地區的政治版圖並未出現太大變化。但在整體發展模式上,拉美國家超越意識形態和治國理念差異,求同存異,大力推動地區一體化進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編按:2011,國際社會風雲激蕩,起伏互現。「佔領華爾街」活動,這場最熱鬧的「社會派對」牽動了世界版圖的悄然嬗變。春夏秋冬,大規模示威與騷亂重創歐洲:經濟危如臨崖,政權覆若廈傾,西方在灰暗色彩中慘澹沉降。相較於西方的灰暗與慘澹,以「金磚國家」爲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在升騰中迸發著驚人的生機與活力,給世界帶來一抹耀眼的色彩。這一沉一騰、一暗一亮,在人們不經意間改寫著世界版圖的構成和顔色,讓世界以新的容顔邁向龍年歲月。本期《國際瞭望》將帶領讀者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 劉萬利 李來房 康新文
![]() |
(網路圖片) |
2011年,中東地區風雲突變,多個國家陷入動蕩,一代強人紛紛落馬——突尼斯本‧阿里出逃國外,埃及穆巴拉克身陷囹圄,葉門薩利赫被迫交權,而利比亞卡紮菲則是中彈身亡。
近幾個月來,敍利亞局勢日趨惡化,雖然巴沙爾總統並不屈服,但已深受重壓。
動蕩,並未因政權更叠而停止。軍方掌權的埃及再現集會示威,葉門和利比亞雖已成立新的政府,但前途充滿變數。加之伊朗核問題波瀾再起,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關係趨緊等等,中東地區依然暗流湧動。大多數分析人士認爲,中東動蕩尚難以畫上休止符。
編按:2011,國際社會風雲激蕩,起伏互現。「佔領華爾街」活動,這場最熱鬧的「社會派對」牽動了世界版圖的悄然嬗變。春夏秋冬,大規模示威與騷亂重創歐洲:經濟危如臨崖,政權覆若廈傾,西方在灰暗色彩中慘澹沉降。相較於西方的灰暗與慘澹,以「金磚國家」爲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在升騰中迸發著驚人的生機與活力,給世界帶來一抹耀眼的色彩。這一沉一騰、一暗一亮,在人們不經意間改寫著世界版圖的構成和顔色,讓世界以新的容顔邁向龍年歲月。本期《國際瞭望》將帶領讀者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 冉維
![]() |
美國士兵在伊拉克南部地區準備撤離伊拉克。(新華社 /法新)
|
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美國先後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發動了兩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但現實與預想大相徑庭,原定戰略目標並未實現。今年以來,美國宣佈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將對外政策重點從兩場戰爭轉向亞洲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