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期】對環境隨遇而安,對自己要求嚴格:哈爾濱工業大學台生張煜晟

張煜晟

張煜晟

文/程朔、吳海妮

出生、長大在溫暖南方的一個文弱書生,獨自一人到寒冷的東北上大學,與一群粗獷的東北大漢相處;並沒有太多的抱怨,卻拿著相機到處拍攝專屬冰天雪地的那份美麗,分享給更多的人……

來自台北的張煜晟,21歲,一臉相由心生的憨厚老實樣。張煜晟的祖父是1949年才離開四川到台灣定居,而張煜晟的父母較早就離開台灣到廣東做生意,只在逢年過節才會回到台灣探望親人。2014年夏天,張煜晟在廣州的一個補習班努力一番之後,通過了港澳台聯考考上了大陸名校哈爾濱工業大學。 Continue reading

【第132期】2016年第六屆[創意中國研習營]交流紀實

5文/歐達善

編按

由台灣《兩岸犇報》和《台聲》雜誌共同舉辦青年徵文活動已邁入第六年,本年度徵文主題為〈我的兩岸關鍵詞〉,投稿作品多樣活潑,貼近兩岸青年交往的生活真貌,台灣共有分佈於全台32所大專院校的59位學生報名,計36篇稿件進入決選,評選出優選、佳作、入選共18篇得獎作品,於同年6月1日進行公告,並隨後擇優刊登於《台聲》雜誌與《兩岸犇報》雙週刊,同時邀集得獎同學與《兩岸犇報》的校園聯絡員一同歡聚北京,參加頒獎典禮暨「創意中國研習營」的交流研習活動。以下為本次交流活動的實況花絮。 Continue reading

【第132期】放下框架,以心相交:寫在「創意中國研習營」開營式上

文/許恆御(輔仁大學)

這是我第二次來北京,第一次是三年前跟著家人來旅行,而那次也是我第一次來大陸。我記得那時在飛機上時,我就迫不及待地一直看著窗外地面上的農地和房舍,心裡直想著,這個從小到大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我終於要來探索了。那趟旅行我對北京的印象很好,而當時我沒想到的是,三年後我竟然有機會再次探訪北京,並有機會能更深入了解大陸。 Continue reading

【第132期】專題 :G20峰會與中國方案

2016年9月4 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G20)首次在中國大陸的杭州舉辦,

除了二十國集團內國家外,峰會也邀請了東盟主席國老撾、非盟主席國查德、非洲發展新夥伴計畫主席國塞內加爾、七十七國集團主席國泰國及哈薩克斯坦、埃及兩個有代表性的發展中大國出席,使本次峰會成為二十國集團歷史上發展中國家參與最多的一次。本屆由中國大陸主辦的G20峰會到底與往年有何不同,又有哪些新的看點,請關注「G20峰會與中國方案」。

【第132期】從華盛頓到杭州:世界的新選擇

文編/魏三多

猶記得八年前(2008年),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在華盛頓第一次舉辦,時值初冬季節,黃葉紛墜,冷雨綿綿,而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不久,世界彌漫著焦急和憂慮。當年主持首次峰會的美國總統小布希,懇請新興市場國家共同應對繼「大蕭條」之後資本主義世界遭遇的最嚴重危機。

八年後的初秋,G20峰會首次由中國大陸主辦。過去八年來,在G20的引領下,世界逐步踏上艱難復甦之路。這期間,G20雖達成不少共識,但行動力卻有待提升。大部分發達經濟體將貨幣寬鬆政策用到極致,卻在結構性改革方面缺乏建樹。 Continue reading

【第132期】習近平G20峰會上講了什麼?

 

G20峰會會場: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後方)和杭州奧體中心主體育場。 (新華社 徐昱 攝)

G20峰會會場:杭州國際博覽中心(後方)和杭州奧體中心主體育場。
(新華社 徐昱 攝)

文編/魏三多

2016年9月4日,錢塘江畔的杭州國際博覽中心,G20峰會拉開大幕。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辭中提出「中國藥方」,內容涉及「宏觀經濟」、「增長動能」、「機制保障」、「貿易投資」、「包容性發展」等五個方面。

在中國藥方裡,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被放在首位。這是因為各國針對經濟危機的貨幣政策各行其是,造成負面外溢效應嚴重。這一劑藥方是呼籲二十國集團成員應該兼顧財政、貨幣、結構性改革,而不只是比賽貨幣貶值。 Continue reading

【第132期】G20峰會折射的勢與變

文/陳濟朋

在杭州舉辦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全球矚目。峰會的一舉一動,折射著國際經濟關係的大勢,凸顯理念的變化。

西子湖畔的聚會,若是放在幾十年前,甚或20年前,幾乎不可想像。G20的成員覆蓋了當今世界幾乎所有的重要經濟體。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短短幾年內,G20由嶄露頭角到當仁不讓地成為國際經濟政策協調主要平台以及全球最具代表性的經濟政策協調平台,這一演變反映出全球經濟格局的發展變化。 Continue reading

【第132期】杭州的美麗,美麗的杭州:G20峰會舉辦地側記

文編/林素卿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人們對「天堂之城」杭州的讚美。在這個最美的季節,杭州迎來G20峰會。

綠色杭州

2015年年末,杭州半山,伴隨著生產線上用完最後一批坯料,流水線結束最後一道工序,有著近60年歷史的杭州鋼鐵半山基地正式關停。至此,杭州成為大陸僅有幾個無鋼鐵生產企業、無燃煤火電機組的城市之一。 Continue reading

【第132期】杭州峰會文藝晚會:在山水一色間

 

演員在《最憶是杭州》實景演出交響音樂會上表演《採茶舞曲》。(新華社 張鐸 攝)

演員在《最憶是杭州》實景演出交響音樂會上表演《採茶舞曲》。(新華社 張鐸 攝)

文編/林素卿

G20杭州峰會文藝演出在西湖湖面上進行。這場僅僅50多分鐘的藝術饗宴,引起觀賞者驚嘆連連,在中西方並呈的藝術表現中,也似乎傳遞著中國的文化自信。

演出在「春江花月夜」全新的交響化改編後開篇,這首中國古典名曲,一下子就讓人置身於美好的夜晚之中。一曲畢,又一曲起。300多名女舞者在大陸琵琶演奏家趙聰的彈奏下翩翩起舞。《採茶舞曲》,杭州最有代表性的民間小調輕盈,讓整座西湖隨之律動。 Continue reading

【第132期】近三十年兩岸影視產業的發展與展望

文/張卓如

台灣的文化部長鄭麗君於日前在近400位資深演藝人員出席關懷演藝人員基金會舉辦的中秋餐會表示,為提振台灣影視音產業,明年文化部預算成長17%,是歷史新高,將推出整體影視政策,鼓勵業者與資深藝人合作向文化部報名申請補助金。台灣演藝人協會常務理事江彬也呼籲老三台不要再購買韓劇、日劇,要多支持台灣本土藝人及戲劇。常務理事長江彬也呼籲,希望「老三台」(指台視、中視、華視)應該把買韓劇的錢拿來發展本土戲劇,讓「台灣的演藝界重新站起來!」。不過,一般的台灣民眾將此視為老生常談。今日,台灣的電視劇之所以被陸、韓、日劇佔據,除了政府未大力贊助之外,台灣的電視界本身競爭力不足,也有很大的影響。綜觀這近三十年兩岸影視產業的發展,可以借鏡之處不少。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