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期】天宮二號很忙:在太空中泡茶養蠶寶寶

(網路圖片)

(網路圖片)

文/文彬

神舟十一號飛船進入太空後,狀態良好,10月19日凌晨又迎來一個重要節點,它與天宮二號順利交會對接,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也進駐天宮二號。「合體」後,兩名航天員開始了為期30天的太空駐留生活,而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太空之吻」的消息也被大陸網友瞬間刷屏。 Continue reading

【第138期】在寒冬送溫暖:大陸「友善之牆」成「網紅」

 

(網路圖片)

(網路圖片)

文/馬力

一面牆,幾個掛衣鉤,一些乾淨的舊衣物……熱心人士可以將自己的舊衣物洗淨後掛在這面牆上,而有需要的群體可以在自己認為合適的時間和環境裡免費從牆上取走自己需要的衣物。漸漸地,這面牆的色彩豐富起來,而它也有了一個溫暖的名字——友善之牆。

「友善之牆」是舶來品。據報導,「友善之牆」最早興起於伊朗。當時是2015年,伊朗遭遇嚴重寒潮,加上國家經濟危機,社會上流浪者激增。面對嚴寒,很多流浪者最需要的就是保暖的衣物,於是有人就開始在牆上掛放衣服,並命名「友善之牆」。  Continue reading

【第138期】浙江義烏:新絲綢之路的「新起點」

首趟「義烏-里加」貨運列車抵達里加。 (新華社 汪亞雄 攝)

首趟「義烏-里加」貨運列車抵達里加。 (新華社 汪亞雄 攝)

文編/吳松山

浙江義烏是一個善於創造奇跡的地方,義烏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市場。隨著中歐鐵路的貫通,現在的義烏又成為全世界最長、途經國家最多的鐵路貨運線路的始發地。

從義烏到西班牙

馬德里時間2015年1月30日凌晨3點,裝載有64個標準集裝箱的首趟「義新歐」(義烏—新疆—馬德里)鐵路貨運列車踏上返程,從西班牙運回紅酒、橄欖油等物品回到浙江義烏。 Continue reading

【第138期】杭州身邊的「國際縣」:義烏的「包容」文化

2016義烏國際裝備博覽會上,客商在參觀一款全自動雕塑數位機床。(新華社 龔獻明 攝)

2016義烏國際裝備博覽會上,客商在參觀一款全自動雕塑數位機床。(新華社 龔獻明 攝)

文編/林素卿

2016年9月份,當二十國集團(G20)成員在杭州展開會談時,距離杭州140公里之外的小城義烏,幾乎時刻上演著國際會面與談判。

從杭州乘坐高鐵,35分鐘就可抵達號稱「世界超市」的義烏。

加工貿易推動義烏成為中國大陸最富有的縣之一,人流伴隨一筆筆貿易貨款匯聚到這個原本人口僅數十萬的縣級市。與此同時,許多外國商人選擇在此定居、結婚、生子,將商品轉賣到世界各地。 Continue reading

【第138期】一天寄一千萬包裹:跨境電商助推義烏「賣全球」

2016年8月,從義烏出境的郵件破3000萬件。(新華社 呂斌 攝)

2016年8月,從義烏出境的郵件破3000萬件。(新華社 呂斌 攝)

採訪/鄭一晗

「透過速賣通、亞馬遜、eBay這些跨境電商平台,我們的油畫、家居用品和服裝受到俄羅斯、歐美等國消費者的喜愛。」浙江義烏子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方瑾說,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公司向全球買家寄出了將近1萬個包裹。

這只是義烏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城「賣全球」的縮影。據統計,「雙十一」當天從義烏發往全球各地的快遞超過1080萬件。連日來,「雙十一」的包裹仍在源源不斷從這個浙江小城寄出,其中跨境快遞每天都維持在75萬件左右。 Continue reading

【第138期】義烏的「外籍調解員們」

2014年以來,義烏同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外商漢語培訓班,已為在義烏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舉辦免費漢語培訓總計6000多人次。 (新華社 譚進 攝)

2014年以來,義烏同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外商漢語培訓班,已為在義烏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舉辦免費漢語培訓總計6000多人次。 (新華社 譚進 攝)

文編/吳松山

擅長多國語言、熟悉中國國情、深諳調解之道……在有著「世界超市」之稱的義烏,來自15個國家的16名外籍調解員組建了一支涉外糾紛調解隊。成立三年來他們成功調解糾紛近300起,成功率高達97%。

這群涉外糾紛調解的「聯合國」隊伍裡都有哪些成員?他們是如何化解中外商客之間的矛盾和怨氣?這群外國調解員們和他們生活的這座城市間正在上演什麼樣的故事? Continue reading

【第138期】人間書訊《氣味之城》

列印書名:氣味之城
作者:文珍
定價:380元
出版社:人間出版社

作者簡介
文珍,大學就讀於中山大學金融系,2007年以小說〈第八日〉獲北京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在《人民文學》、《當代》、《上海文學》等發表小說多篇,歷獲第五屆老舍文學獎、第十三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最具潛力新人獎、第二屆西湖新銳文學獎。散文、詩歌也多有涉獵。曾有散文發表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Continue reading

【第138期】〔汪爺爺說故事〕大陸台籍老兵的故事:從一張傳單說起

大陸台籍老兵的傳單。

大陸台籍老兵的傳單。

文/汪毅夫

這是我收藏的一張傳單,一張有關大陸台籍老兵的傳單。

傳單制作於1976年。那時,空飄和海漂宣傳品是兩岸喊話的方式之一。傳單正面是大陸台籍老兵周裕源及其妻子、子女的全家照。照片左為文字說明,曰:「周裕源是台灣省新竹縣人。一九四六年被國民黨押送到祖國大陸,充當打內戰的炮灰,一九四七年在山東被人民解放軍俘虜,參加了人民軍隊。一九五八年轉業到地方工作,現在福建省龍岩地區機關任職。周裕源一家,愛人是位醫生,全家生活愉快」。傳單背面是「周裕源給在台灣親人的信」。  Continue reading

【第138期】社評:川普現象,季辛吉以及他「均衡理論」時代的結束

繼上個月在推特隔空點名英國獨立黨黨魁法拉吉(Nigel Farage)出任英國駐美大使,而遭到英國政府斷然回絕之後。作風強悍,從來不按常規出牌的美國候選總統川普,最近又有驚人之舉。正當美國老牌外交謀略家季辛吉自以為「銜命」前往北京傳遞信息,信心滿滿的表示:「推動美中關係持續、穩定、更好地發展,也會是美國新政府的期待。」數個小時之後,華盛頓與台北的一通越洋「恭賀」電話,卻狠狠地讓他栽了一個跟斗。沒人知道川普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但也沒人天真的以為他是一時興起。此舉,非但挑戰了中美關係近四十年來的外交默契與紅線,也無異於間接宣布「季辛吉時代」以及他從1972年以來一手擘劃的美國東亞「和平共處」戰略的結束。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