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期】杭州身邊的「國際縣」:義烏的「包容」文化

2016義烏國際裝備博覽會上,客商在參觀一款全自動雕塑數位機床。(新華社 龔獻明 攝)

2016義烏國際裝備博覽會上,客商在參觀一款全自動雕塑數位機床。(新華社 龔獻明 攝)

文編/林素卿

2016年9月份,當二十國集團(G20)成員在杭州展開會談時,距離杭州140公里之外的小城義烏,幾乎時刻上演著國際會面與談判。

從杭州乘坐高鐵,35分鐘就可抵達號稱「世界超市」的義烏。

加工貿易推動義烏成為中國大陸最富有的縣之一,人流伴隨一筆筆貿易貨款匯聚到這個原本人口僅數十萬的縣級市。與此同時,許多外國商人選擇在此定居、結婚、生子,將商品轉賣到世界各地。

新義烏人的鄉愁

29歲的敘利亞商人阿納斯在義烏被稱作「小安」。在義烏的八年時光,讓他學會了一口流利但夾著義烏口音的中文。

從一開始幫朋友打工,到後來自己開公司當老闆,這個接近而立之年的年輕人在義烏走出了自己的路。

「我感覺自己現在是半個義烏人、半個大馬士革人。」他說,「離開義烏一段時間我就想回來,這裡有了家的感覺,讓我一直想它。」

讓他產生家的感覺的也許是義烏的未婚妻,也許是也在義烏打拼的兩個親姐姐。 小安已經習慣了喝紅茶像中國人一樣不放糖;但他仍然像阿拉伯人一樣,十二點鐘才吃早飯。

小安的朋友穆罕默德12年前從埃及來到中國大陸,在武漢大學學習國際貿易。因為他的父親在義烏多年經商後告訴他:「貿易是未來,未來在中國,中國就來義烏。」

如今,穆罕默德一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在義烏和廣州都有外貿公司。他和妻子、兩個兒子在義烏定居下來,每年中國春節期間才回埃及探望父母。

新制度留人留心

義烏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萬境外常住人口,每年臨時入境人員超過40萬人次。因而,義烏也成了中國大陸涉外管理方面的制度創新先行者。

約旦人穆罕奈德和他的中國妻子在義烏一起經營一家阿拉伯餐廳,他也是一家規模不小的貿易公司老闆。穆罕奈德現在在義烏有許多榮譽頭銜和義務工作,其中就有涉外糾紛調解員。

在義烏市司法局的組織下,15個國家的16名外籍調解員在義烏國際商貿城裡組建了一支涉外糾紛調解隊。成立3年來,他們成功調解貿易糾紛近300起。

為了解決外商子女的教育問題,義烏市目前開放了十餘所中小學校,可以招收外籍學生,與大陸學生混合編班,一起上課、考試。

「這很重要,能讓來這裡的外國人真正踏實地生活下來,讓下一代也能融入當地社會,成為『新義烏人』。」穆罕奈德的妻子劉芳說。他們的大兒子已經上初中,小兒子上小學,中文成為他們的母語。

義烏的新機遇

從一百多公里外的杭州發端的大陸電子商務發展迅速,對義烏外貿經濟造成不小衝擊;而全球經濟發展減緩和國際貿易的不景氣,也讓義烏的貿易商人們的錢袋勒緊。

但在穆罕奈德眼中,義烏看貨買貨的方式比較傳統,卻很符合目前中東和非洲買家的交易習慣。他準備繼續通過自己多年積累的人脈和經驗,整合出一條產業鏈,搭上多條中歐貨運列車,向世界提供物美價廉的「義烏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