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期】打破諾貝爾的天花板:屠呦呦得獎鼓舞了年輕一代

♦ 文/文彬

屠呦呦

屠呦呦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10月5日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中國大陸科學家屠呦呦、愛爾蘭裔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和日本科學家大村智,以表彰他們在藥物治療瘧疾、盤尾絲蟲病和淋巴絲蟲病方面所作出的傑出貢獻。

這是中國大陸科學家首次因在中國大陸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獲諾貝爾科學獎,是中國大陸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金共800萬瑞典克朗(約合92萬美元),屠呦呦將獲得獎金的一半,「以表彰她對治療瘧疾新藥的發現」,另外兩名科學家共享另一半獎金。 Continue reading

【第108期】香港各界舉行紀念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70周年大會

10月5日,香港各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70周年大會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新華社記者呂小煒攝)

10月5日,香港各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70周年大會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新華社記者呂小煒攝)

【新華社∕香港】香港各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台灣光復70周年大會10月5日下午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這是香港50多家民間團體聯合舉辦的一場大規模的以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為主題的紀念活動。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孫春蘭,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等出席大會。 Continue reading

【第108期】香港紀念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掌聲向英雄致敬

2015年10月5日,香港舉行紀念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70周年大會,臺灣著名學者王曉波在大會上致辭。(新華社記者 呂小煒 攝)

【新華社∕香港】10月5日下午,香港會展中心的授章儀式現場掌聲持久不息。來自兩岸四地及海外逾1300名嘉賓,用熱烈的掌聲向十位居港抗戰老戰士表達崇高的敬意。70多年前,中華民族團結抗戰,取得了反抗日本侵略的偉大勝利。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孫春蘭為這十位抗日老戰士代表頒發紀念章。

當孫春蘭逐一將紀念章掛在每位老戰士的胸前時,現場嘉賓都會以熱烈的掌聲向老戰士致以崇高敬意,尤其是當孫春蘭為李福基頒授紀念章時,這位90多歲的原國民黨抗戰老戰士起立行軍禮,現場掌聲更盛,攝影師紛紛記錄下這難忘的一刻。  Continue reading

【第108期】張志軍與夏立言將在廣州舉行工作會面

【新華社∕北京】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馬曉光10月1日表示,經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溝通協商,台灣方面陸委會主委夏立言將率團於10月13日至15日到廣州、東莞參訪。期間國務院台辦主任張志軍將與夏立言舉行工作會面,就推進發展兩岸關係等問題交換意見。(記者∕趙博)

【第108期】國台辦再籲兩岸雙方早日達成貨貿協議

【新華社∕北京】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馬曉光30日應詢介紹說,9月28日至29日,兩岸貨物貿易協定第11次業務溝通在北京舉行,雙方再次確認商談總體目標和降稅安排,就各自關切事項進行充分溝通,並圍繞市場開放協商原則進一步交換意見,均表達了加速推動貨貿協定後續商談、盼能今年底完成的積極態度。雙方表示,將繼續推進後續工作,儘快舉行下一輪協商。他表示,我們希望雙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在互惠互利基礎上持續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建設,爭取早日達成貨貿協議,增進兩岸民眾和業者的福祉。 Continue reading

【第108期】新聞回顧(09/30-10/09)

9/30 大陸國台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表示,「習歐會」中美兩國領導人重申並確認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和態度,有助於國際社會穩固一個中國的格局。國際社會普遍奉行一個中國的政策,以一中原則來處理涉台事務,台獨沒有任何活動的空間。

10/3 美軍發動空襲行動,突襲非政府組織「無國界醫生」在昆都士的創傷中心,並稱襲擊系應阿富汗安全部隊要求的行動。該襲擊行動中共有12名「無國界醫生」員工和包括3名兒童在內的10名病人死亡。 Continue reading

【第108期】社評:維持現狀,七〇年代「革新保台論」的老戲新唱

政治性格向來溫吞的馬英九,在他任內最後一次的「雙十講話」中,臨去秋波的說了大白話。所謂「維持現狀已經成為臺灣共識」云云,表面上是狹八成的民意以「九二共識」向蔡英文進逼,實質上卻是以「一中就是中華民國」來暗批洪秀柱,從而也否定自己說過的「終極統一」。近日來甚囂塵上的「換柱」風波,國民黨中央的焦慮,在在說明了數十年來的藍綠惡鬥根本無關乎「統獨」分歧,不過是相互爭奪美日霸權在台代理人的權力遊戲。只不過,相較於國民黨懂得用「一中各表」來唬弄北京的老成持重,蔡英文想要擠身美日圍堵中國軍事同盟的直白就顯得有恃無恐,雖然有點搶戲,但也都恰如其分的合演著上個世紀七〇年代「親美、反共、革新保台」的老舊戲碼。 Continue reading

【第108期】安倍新內閣的嚴峻挑戰

♦ 文/樂紹延

安倍晉三改組內閣。10月7日,在日本東京首相官邸,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前排中)與新內閣成員合影。(新華社/歐新中文)

安倍晉三改組內閣。10月7日,在日本東京首相官邸,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前排中)與新內閣成員合影。(新華社/歐新中文)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0月7日改組內閣。這是安倍2012年底再任首相後第二次改組內閣。分析人士認為,當前,日本國內政治經濟以及與周邊鄰國關係等內外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安倍新內閣將面臨挑戰。

新瓶裝舊酒

根據新內閣名單,19名內閣大臣中,官房長官菅義偉、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外務大臣岸田文雄、地方創生擔當大臣石破茂等9名核心大臣留任。新大臣中,除經濟產業大臣林幹雄外,其餘9人系首次入閣。  Continue reading

【第108期】《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向世界發出何種信號?

♦ 文編/江英士

習近平與歐巴馬共同發表應對氣候宣言。(新華社 蘭紅光 攝)

習近平與歐巴馬共同發表應對氣候宣言。(新華社 蘭紅光 攝)

《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於9月25日在習近平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發表。這一聲明引起多國官員和專家的關注。他們認為,通過這份聲明,中美兩國發出了走低碳發展道路的強烈信號,中國大陸還表明了對其他發展中國家在低碳發展領域的援助,以及推動全球氣候談判的願望。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