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性格向來溫吞的馬英九,在他任內最後一次的「雙十講話」中,臨去秋波的說了大白話。所謂「維持現狀已經成為臺灣共識」云云,表面上是狹八成的民意以「九二共識」向蔡英文進逼,實質上卻是以「一中就是中華民國」來暗批洪秀柱,從而也否定自己說過的「終極統一」。近日來甚囂塵上的「換柱」風波,國民黨中央的焦慮,在在說明了數十年來的藍綠惡鬥根本無關乎「統獨」分歧,不過是相互爭奪美日霸權在台代理人的權力遊戲。只不過,相較於國民黨懂得用「一中各表」來唬弄北京的老成持重,蔡英文想要擠身美日圍堵中國軍事同盟的直白就顯得有恃無恐,雖然有點搶戲,但也都恰如其分的合演著上個世紀七〇年代「親美、反共、革新保台」的老舊戲碼。
民進黨的「親美、媚日」其來有自,上個世紀五〇年代的「土地改革」是個關鍵。日據時期皇民化階層,除了服務於總督府機構和日資產業的人員之外,大多是日本「土地調查事業」(廢除大租與共業田,將土地所有權發放給小租個人持有)受惠的地主階級。由於經濟條件相對優渥,他們的子弟通常較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在殖民地安撫政策下,他們一方面享有封建地權的保障,一方面又可到殖民統治機構充當文員。1949年國府撤退來台後,隨著蔣介石政權轉移的軍民同胞約計有120餘萬人,勢必要騰空黨、政、軍、警、特、教育、文化等各種社會職務來進行安置,因此阻斷了足足一代台籍人士的人生發展。加上隨後的土地改革和農村破產,喪失封建土地保障的地主精英,只有利用日據時期與殖民宗主國間的各種社會聯繫,引進日本所淘汰的工業設施或產品代理才能取得營生的手段,否則就只能淪為勞動階級。「土地改革」不僅造就了為數超過百萬、占當年台灣的出口總額近95%的中小企業大軍,也為七〇年代後蔚然成風的「黨外民主運動」提供了雄厚的群眾基礎與物質力量。對這些中小企業主而言,土地被剝奪、仕途上被阻斷、技術與資金來自日本、產品出口到美國,決定了他們在政治上「親美、媚日、反國民黨」的基本性格。
國民黨「親美、友日」的淵源深厚,更是不在話下。上個世紀下半葉,美國的東亞戰略總共歷經了兩次重大轉移。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是以遏制蘇聯擴張為目標,在東亞地區希望透過扶持和控制蔣介石政權來共同對抗蘇聯,並在美國的控管下對日本進行非軍事化和民主化改造。但是,新中國的成立、《中蘇友好同協定》的簽訂與韓戰爆發旋即改變了這個戰略規定,美國決意用「舊金山和約」來取代「雅爾達體制」,不但要求各國放棄對日求償,還重新武裝日本,全面建構遏制中蘇聯盟和共產主義擴張的冷戰架構。正是基於這個戰略規定,美國一方面鼓勵跨國資本到台灣投資,擴大台灣產品對美輸出(如免除進口配額、提供最惠國待遇和普惠制度的免稅進口);一方面卻允許台灣當局大搞出口補貼和保護關稅以限制美國工業產品進口;同時,又在韓戰、越戰期間,大量在台採購軍需物資並授權台灣做為全世界美援物資的主要採購點,以協助台灣進行資本積累。原來在內戰失利的蔣介石政權,正因為伴演著西太平洋反共堡壘的角色才得以在台賡續。
美國東亞戰略的第二次轉型,產生在越戰失利、美國財政赤字,導致「美元黃金匯兌體制」崩解的1972年前後。為了因應財政困局,美國在東亞地區改採「聯中制蘇、以台制華」的策略,台灣是冷戰反共堡壘上鬆脫掉落的第一塊磚頭。從1971年歸還沖繩協定(含釣魚台)、國府退出聯合國中國代表席次,1972年中日建交、尼克森訪華發表上海公報,到1979中美建交(台美斷交),台灣當局在國際關係上的一連串失利,標誌性的說明了美國東亞戰略的轉移。那是一個「風雨飄搖」、台灣作為冷戰反共堡壘的戰略地位動搖的年代,也是東亞產業分工鏈結重整、新自由主義貿易秩序逐步取代冷戰管制經濟的年代。為了因應這個變局,國民黨當局在蔣經國的主導下,一方面在經濟上通過第二次進口替代建設重化工業(鋼鐵、石化),強化黨國資本的支配力,建構「垂直分工、市場在外(美)」的產業體系維持經濟增長;一方面在政治上執行隱蔽的「本土化政策」(催台青),透過「人事提拔」與「參加選舉」兩種方式,使本省籍精英進入黨、政、軍、民意機構等中央權力系統合法化國民黨的統治基礎,藉以穩定政局。前者如許水徳、蕭萬長、許遠東、邱正雄等技術官僚,後者如林洋港、吳伯雄、吳敦義、高育仁等地方首長,以及從學術界被拔擢從政的李登輝、施啓揚正是這個時代的產物,也是七〇年代以降「親美、反共、革新保台」的政治雛形。
四十年過去了,冷戰架構下的國家管制經濟經由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沖擊,朝向區域經濟一體化轉型的態勢已不可逆轉;昔日對外從屬於美日的三角貿易結構,也因為因為兩岸垂直分工的產業鏈結而不再舉足輕重;相對於利用經濟讓利來鞏固地緣政治格局的冷戰時期,今天美國所主導的東亞新秩序(如TPP)更熱衷於運用地緣政治衝突來進行經濟勒索。當前藍綠兩黨的枱面人物儘皆成長於七〇年代,「親美、反共、革新保台」是他們的無法忘卻的「美好昔日」,但是,他們對依附在美日同盟羽翼下「維持現狀」的依戀,就如同我們簇擁在小巨蛋聆聽「民歌40」來追索已逝的青春一般,美則美矣,但時不我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