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中國人民銀行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第一期正式上線運行。這將大大提升跨境人民幣結算效率,便利境外人民幣使用。人民幣國際化的腳步又往前跨出一大步,對中國大陸乃至世界經濟都意義重大。雖然,中國大陸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市場,但人民幣在全球使用的廣度深度以及相應的金融規則話語權,遠遠不能與之相匹配。作為資金流動的通道與樞紐,完善而高效的支付系統是一國貨幣競爭力的基礎,經驗證明,國際化貨幣的背後必然有發達的支付體系支撐。本期當代中國為讀者解讀人民幣「出海」,如何能成就一個更多元、更均衡的世界貨幣體系,並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Author Archives: xiachao1976@gmail.com
【第109期】人民幣國際化「高速公路」初步建立
♦ 文編/江英士
隨著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需求迅速增長,對金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來越高。10月8日,中國大陸金融中心上海。隨著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一期正式上線運行,由中國人民銀行組織建設的、為全球金融機構人民幣跨境和離岸業務提供資金清算、結算服務的支付清算體系,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第七個年頭初步建立起來。 Continue reading
【第109期】專訪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
♦ 文編/江英士
近日,大陸中國工商銀行羅馬分行隆重開業。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當天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國際化是工商銀行的一項基本戰略,推進國際化要抓住中國經濟全球化的巨大機遇,力爭實現境外機構盈利、競爭力和發展品質的持續提升,真正成長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跨國銀行。
經過二十多年的國際化發展,特別是股市改革和銀行上市,大陸工商銀行已初步實現從本土傳統商業銀行向全球大型綜合化金融集團的轉變,國際化經營對集團的價值貢獻日益顯現。目前大陸工商銀行全球網路覆蓋廣泛,在境外有六家由中國人民銀行指定的人民幣清算行。服務中國大陸經濟全球化仍將是工商銀行國際化發展方向。 Continue reading
【第109期】離岸市場人民幣存款餘額已近2兆
♦ 文編/吳松山
根據大陸媒體報導,截至今年6月末,大陸離岸市場人民幣存款餘額已接近2兆元。
據報導,中國人民銀行逐步取消了人民幣用於跨境交易計價結算的限制,基本建立了人民幣國際使用的政策框架。此外,專案跨境人民幣業務政策也基本完善,資本項目跨境人民幣業務政策則在穩步推進中,同時,對外貨幣合作亦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Continue reading
【第109期】人民幣超越日圓成為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
♦ 文編/吳松山
據環球銀行金融通信系統(SWIFT)提供的數據,今年8月份,人民幣首次超越日圓,成為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市場份額升至2.79%,創下新高。排名前三的美元、歐元、英鎊所占份額分別為44.8%、27.2%和8.5%。2012年8月,人民幣的市場份額僅為0.84%,排名12位。在過去三年裡,人民幣市場份額超越了七種貨幣。 Continue reading
【第109期】荷清苑書簡:閒談書法
♦ 文/吳國禎(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台籍教授)
一個民族的文字除了具有記錄載意、溝通的功能之外,還能具有美學、藝術的境界,大約屬漢字為唯一的了。
中國的漢字至目前所知,可以上溯到甲骨文。甲骨文發現得晚,才百來年,它之後的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則很早就為人們所知。此二者發現(出土)的時間差距也有上千年,但它們卻能續接漢字演化的過程,這也是文明史上的一個奇跡。 Continue reading
【第109期】青衫客視角:惱人的亡國焦慮
♦ 文/王錦南
愈近選舉,台灣社會的亡國焦慮愈深,但同時有一股建國亢奮對沖那份悲催。亡國焦慮和建國亢奮拉開你的想像張力,由各式激情演出和緊張言詞來填充它的能量,以確保驅策你去投票的各式機器都能充分運轉,從而確保了起碼的投票率。再用這起碼的投票率來保國,亡國派和建國派就都分配到自己的合理性與正當性,然後一切還是維持現狀,管它外面東南西北風。
這說明的是,亡國派和建國派都是保國派,既不讓建國,也不讓亡國。悖論不要緊,要緊的只是他們為你製造的焦慮和亢奮。憑這份虛幻感保國,秀一下唯心的矛盾統一律。當然,這會造成選票和鈔票的通膨,那只能靠衝高你的焦慮和亢奮來作抵押。保國本身的虛幻性需要建國與亡國交織的真實演出,假作真時真亦假,那只有曹雪芹的眼光能洞見。亡國派對著電台叫喚妻子「下輩子別嫁我」,就怕你不知道他倆的閨中蜜語,順便叫建國派吃味一下,她總沒這閨蜜的話可以公開吧?誰解此中味呢? Continue reading
【第109期】火燒的青春(中) ── 一九七七年「台灣人民解放陣線」案
採訪側記,及反思如何採訪與理解「白色恐怖」政治案
♦ 文、圖/張立本
去年某本「白色恐怖」相關著作,從一九五○年代白色恐怖一刀為二,以此判定鬥爭的差異;此異論即使承認六○年代以後在美、日帝國主義加持下形勢轉變,但從「方法」看,就只是將事件依序排,從而只能把反覆出現的、有具體意識形態的「左派」群體視為偶然,甚至多元文化的一環,反而無法反映長時期的社會歷史動態。 Continue reading
【第109期】天圓地方扛著走:大陸民居建築之旅
♦ 文編/Daisy
建築起源於人的居住需要,因而,民居幾乎是和人類的文明同時發展起來的,它是歷史最悠久,範圍最廣泛,形式最多樣最基本的建築樣式,是宮殿,寺廟,道觀等建築類型的基礎和源泉。民居作為安居之所,既滿足了人的居住功能的要求,又具有一定的精神意義,它所形成的文化功能與氛圍總是與「家」聯繫在一起,讓人的生活和精神得到休憩與寄託。 Continue reading
【第109期】《中國好聲音》兩岸一起唱
♦ 文/文彬
10月,浙江衛視第4季《中國好聲音》總決賽在北京鳥巢舉行,周杰倫戰隊的陳梓童、李安,那英戰隊的張磊,庾澄慶戰隊的譚軒轅和汪峰戰隊的貝貝5位選手參加了最後一場的角逐。最終,張磊成為新一季的「年度好聲音」,這也是4屆元老那英第3次帶出冠軍。
《中國好聲音》不但唱響大陸,更是火到台灣。特別是在「中國好聲音台灣校園行」後,以音樂為「紅娘」,牽起兩岸年輕人之間的「紅線」,增進了解,尋覓知音,架起心靈的橋樑,更是吸引眾多台灣觀眾守住電視、網路,對之給予特別關注。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