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期】天圓地方扛著走:大陸民居建築之旅

♦ 文編/Daisy

福建土樓建築起源於人的居住需要,因而,民居幾乎是和人類的文明同時發展起來的,它是歷史最悠久,範圍最廣泛,形式最多樣最基本的建築樣式,是宮殿,寺廟,道觀等建築類型的基礎和源泉。民居作為安居之所,既滿足了人的居住功能的要求,又具有一定的精神意義,它所形成的文化功能與氛圍總是與「家」聯繫在一起,讓人的生活和精神得到休憩與寄託。 

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由於中國疆域遼闊,各地自然和人文環境都不相同,因而各地民居也呈現出獨特的一面,無論南方或是北方,神奇的民居建築,總會讓到訪的遊客充滿驚喜。

福建土樓

土樓民居以姓氏聚族而群居的特點和它的建造特色都與客家人的歷史有密切相關。客家人每到一處,本姓本家人總要聚居在一起。加之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區或深山密林之中,當時不但建築材料匱乏,豺狼虎豹、盜賊橫行,加上懼怕當地人的襲擾,客家人便營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築住宅。這樣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獨特的建築形式——土樓。土樓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龍岩、漳州等地區。

福建土樓在宋元時期就已經出現,明清時期達到了鼎盛,一直延續至今。一般單體建築規模宏大,形態各異,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建築風格獨特,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福建客家土樓在結構上以厚實的夯土牆承重,內部為木構架,以穿斗式結構為主。以圓樓與方樓最常見,也常常並存。另外還有變形的凹字型,半圓型,與八卦型。長達數千平方公尺且聚族而居的圓樓與方樓以簡單幾何形建築建造於山嶺狹谷之間,人造建物與周遭翠青的自然景觀形成強烈對比。上世紀80年代中國大陸經濟開放後,以圓土樓與方土樓為主的閩南及廣東土樓景觀引起了世界各國旅遊業注目。

通常圓樓的底層為餐室、廚房,第二層為倉庫,三層樓以上的所在才為住家臥房。其中每一個小家庭或個人的房間都是獨立的,而以一圈圈的公用走廊連繫各個房間。這些設計,通常也是著重防御功能。

方樓在土樓中最為普及。該建物類型的特徵,是先夯築一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高大圍牆,再沿此牆擴展該樓其他建物。而擴建的制式規格通常是敞開的天井與天井周圍的迴廊。這些相同建造樣式的樓層堆積起來,最高可達六層樓。最後使用木製地板與木造棟梁,加上瓦片屋頂,即成為土樓中最普遍的方樓。

土樓的建造工期,一般要花兩三年時間才能完工,較大者甚至要積數十年、幾代工匠的辛勞。精打細磨之下的土樓有著很好的性能,能防火、防震、防水。由於土樓只有一個大門可供出入,猶如一座堅固的城堡,還能很好的防盜。而客家人在建土樓時,將煙囪砌入土牆內,使廚房免受黑煙污染,也十分潔淨。

土樓的興建,也是舊時客家人篤信風水的表現。迷信說法,認為路有「路煞」,溪有「溪煞」,出口處有「凹煞」。建方樓時,他們以為其某個角會碰上「煞氣」,就在樓角基石上刻上「泰山石敢當」字樣以避邪,或在樓角釘上繪有八卦、寫上字符的木板,用以「制煞」。圓樓無角,據說「煞氣」能滑走。

土樓作為福建客家人引為自豪的建築形式,從興建到命名都一一展現了客家人濃郁的民俗民風,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寶。同時又揉進了人文因素,堪稱「天、地、人」三方結合的縮影。數十戶、幾百人同住一樓,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處的家族傳統。因此,一部土樓史,便是一部鄉村家族史。

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作為北京傳統民居形式,北京四合院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即使是今天也仍然存在於北京街頭。這自然跟它獨特的建築特點還有文化底蘊脫不了關係。

北京四合院之所以有名,還在於它的結構上的獨特之處,在中國傳統住宅建築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四合院,按照字面上解釋就是由四方之屋合成的院落,也就是將東南西北四面的房屋圍在一起,使建築形態呈現一個「□」字形。當然,這只是一般意義上的解釋。實際四合院的形態還是比較複雜的,僅從規模上來講,就有很多區分。最簡單的四合院被稱為一進院落,這是最基本的四合院形態,就是四面的房子圍起來形成一個「□」字。複雜一點的四合院被稱之為二進院落、三進院落。即四合院後面還套著一個四合院或兩個四合院。這時的四合院就不是一個「□」而是兩個或三個「□」字形了。經過數百年的營建,北京四合院從平面布局到內部結構,細部裝修都形成了京師特有的京味風格。

在北京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後,大規模規劃建設都城時起,四合院就與北京的宮殿、衙署、街區、坊巷和胡同同時出現了。據元末熊夢祥所著《析津志》載:大都街制,自南以至北謂之經,自東至西謂之緯。大街二十四步闊,三百八十四久巷,二十九街道。「這裡所謂街道」即我們今日所稱胡同,胡同與胡同之間是供臣民建造住宅的地皮。當時元世祖忽必烈「詔舊城居民之過京城老,以貲高(有錢人)及居職(在朝廷供職)者為先,乃定以地八畝為一分」,分給遷京之官賈營建住宅,北京傳統四合院住宅大規模形成即由此開始。經過明、清兩代,北京四合院雖歷經滄桑,但這種基本的居住形式已形成,並不斷完善,更適合居住要求,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四合院形式。

中國的住宅建築大部分是內院式住宅,南方地區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連成一體,稱作「一顆印」。這種住宅適合南方的氣候條件,但通風採光都欠理想。而北京的四合院,院落寬敞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獨立,彼此之間有走廊聯接,起居十分方便。

四合院的大體分布為大門、第一進院、大堂、第二進院、書屋、住宅等,兩側有廂房,各房有走廊,隔扇門相連接。

四合院中間是庭院,院落寬敞,庭院中可植樹栽花,飼養魚鳥,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們穿行、採光、通風、納涼、休息、家務勞動的場所。四合院是封閉式的住宅,對外只有一個街門,關起門來自成天地,具有很強的私密性,非常適合獨家居住。院內,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開門,一家人住在裡面,和和美美,共享天倫,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

吊腳樓 

吊腳樓在大陸西南依山傍水的川東、湘鄂西、黔北、川西北地區乃至藏區腹地,「吊腳樓」是苗族、侗族、瑤族、布依族、土家族、水族等山鄉少數民族的傳統民族樣式。這裡「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於是山區先民就撐起了一個個隨岸賦行、通風乾爽的小木屋。

吊腳樓依山而建,後半邊靠岩著地,前半邊以木柱支撐,樓屋用當地盛產的木材建成。木柱木牆木樓板,樓皆建於數米高的石保坎上,房架高6至7公尺,為歇山頂穿斗挑梁木架杆欄式樓房,青瓦或杉木皮蓋頂。樓分三層,因其二三樓和前檐用挑梁伸出屋基外坎,形成懸空吊腳,故稱「吊腳樓」。

吊腳樓飛檐翹角,石級盤繞,古色古香,大有空中樓閣的詩畫之意境。它是一種全木結構的建築,就其結構而言,各地區的吊腳樓大同小異,它們最基本的特點是正屋建在實地上,廂房除一邊靠在實地,和正房相連,其餘三邊皆懸空,起支撐作用的主要是樓板層挑出的若干橫梁,廊柱輔助支撐。吊腳樓的下層不設隔牆,一般為豬、牛的畜棚或者堆放農具和雜物;上層住人,分客堂和臥室,四周向外伸出挑廊,可供主人在廊裡做活和休息。樓上樓下皆鋪樓板,走路時發出特有的「咚咚」聲。吊腳樓的前面設有木製陽台,稱「美人靠」,兩邊有走廊。陽台和走廊排柱懸空,懸柱的末端是圓錐形雕飾,名為「吊進瓜」。鄂西土家族的吊腳樓因陽台、走廊互成轉角之勢,故名「轉腳吊腳樓」。

吊腳樓靈巧別緻,美觀耐用,形式多樣,根據地形分為單吊式、雙吊式、二屋吊式、平地起吊式、四合水式等類型。它集建築、繪畫、雕刻藝術於一體,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而居的建築。

北方窯洞 

北方窯洞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是獨特的漢族民居形式,具有濃厚的漢族民俗風情和鄉土氣息。黃土高原是地質年代第四紀形成的風成土狀堆積物,距今已120萬年。黃土層厚度一般為50至100公尺,最厚處可達200公尺。因黃土層深厚,土質密實,極適宜挖洞建窯,數百年至千年不易倒塌。千百年來,窯洞一直是黃土高原人民的重要居所。

窯洞是一種特殊的「建築」,不是用「加法」而是以「減法」減去自然界的某些東西而形成的可用的空間。流行在大陸西北部黃土高原地區。深達一二百公尺、極難滲水、直立性很強的黃土,為窯洞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前提。同時,大陸西北部地區氣候乾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較少等自然狀況,也為冬暖夏涼、十分經濟、不需木材的窯洞,創造了發展和延續的契機。

東漢《說文》記載:「窯,北方叫作地孔,憑藉地孔用作土室,用作洞窟。」這就是說先民們在早期與自然鬥爭中,為了求生存,憑藉自然形成的岩洞和地孔而居住,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受燒陶窯的啟發,再將其加以改造和利用,便成為人們賴以生活的居所,即所謂「土室、土屋」,也就是早期的窯洞。

窯洞除了豐富的文化積澱外,還是養生保健的理想境地。因為土窯中空氣濕潤,濕度宜人,一年四季變化不大;況且空氣新鮮,無任何環境污染;更重要的是能防御放射性元素的侵害,這真是養身長壽的絕佳之地。窯洞曾是農民生活的搖籃。它對黃土高原人民的繁衍生息曾起過極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以來,經濟的發展導致窯洞逐漸被廢棄,但總體來說仍然在發揮著民宅、住宿作用,而且在旅遊文化方面更顯示出它獨有的作用。

蒙古包

蒙古包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滿語是家、屋的意思。蒙古包居室用氈塊、木料構成。蒙古語稱「蒙古勒格爾」。蒙古包為圓形尖頂,用一屋或兩層羊毛氈子覆蓋。在大風雪中阻力小,不積雪,包頂不存雨水。包門方而小,且連地面,寒氣不易侵入。遷徙拆散,定居安裝。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架設時將「哈納」拉開便成圓形的圍牆,拆卸時將哈納疊合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只需兩三小時就能搭蓋起來。

蒙古包看起來外形不大,但是包內的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於經常轉場放牧的牧民居住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