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吳國禎(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台籍教授)
一個民族的文字除了具有記錄載意、溝通的功能之外,還能具有美學、藝術的境界,大約屬漢字為唯一的了。
中國的漢字至目前所知,可以上溯到甲骨文。甲骨文發現得晚,才百來年,它之後的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則很早就為人們所知。此二者發現(出土)的時間差距也有上千年,但它們卻能續接漢字演化的過程,這也是文明史上的一個奇跡。
中國大約在不晚於東漢時,就已經認識到漢字的美學意義了。漢時通行隸書,它是在戰國、秦篆體的基礎上的一個深具歷史意義上的變革;這個過程稱為「隸變」,隸變的過程也導致了漢字往往有多種異體字的現象。以後隸書又演化為真(楷)書、行書、草書。現在人們通行的楷書,大抵在唐初就形成、固定下來了。了解書法的歷史,就了解到時下很多有關簡化漢字、繁體(正體)之辯乃無意義之舉。以後隋朝開始的科舉制度就把讀書人的仕途和寫得一手好書法連接在一起,歷代的官員因此沒有拿不出好書法的,寫一手好字、好書法成了讀書人與官員在社會立足的基本條件。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電腦打字的普遍使用,現在一般人已經不再具備如前人那樣的書法素養。現在且不說書法,就是寫字(書法和寫字還不相同)的機會似乎也慢慢變少了(是好事?是壞事?)但是,這並不妨礙書法做為人們開拓生活空間、提升內在素養的合適載體。它讓人們在繁忙和複雜的社會生活中保有一定的清閒平和的心態。
書法確實是一個神妙的東西,每個人並且每次的所寫都不同;更為重要的,它且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內心活動。一個書法作品寫好後,即便過去了很長的時間,人們還能從其墨蹟中看到書家書寫時的意識活動。著名的顏真卿《祭侄稿》雖經千年,至今後人還能感受到他書寫當時的悲憤、傷感,這實在是件奇妙的事情。同樣,我們如能接觸宋代米芾的手劄書法,就會驚訝於他居然能把漢字寫成這樣的風流倜儻。
我早年在台北上小學與中學時,印象很深的是街上店鋪的牌匾,很多是名流所寫的好書體,如賈景德、于右任的。70年代末我來到北京時,也能看到街上的一些牌匾,雖然不是名人之所寫,但也令人賞心悅目。多年以後,這些具有美感的招牌少了,換成了千篇一律的電腦書體。這些電腦書體,就每個字來說也是端端正正,但是連在一齊時,就顯得呆板、了無生氣。這些年我回到台灣,看到滿街都是胖胖圓圓的字體,相當醜陋。我懷疑這書體是否是受來自東洋之風的影響?陸客到台灣說,台灣的中華文化保存得好;我且就問,這樣的街景景觀,何以見得?
然而,物極必反。現在愈來愈多的人們開始認識到書法的人文性和社會性,並且開始關注、喜歡書法。大陸社會上普遍設有的「老齡大學」都開設有書法的課程,退休的人們學習書法之風很盛,這大約反映「遲暮之年」的人們一生中對有所缺憾的追求。大陸電視還開設有專門以書畫為內容的「書畫頻道」,此電視頻道也上網直播,內容除了有關書畫的新聞之外,還播有學習書法的課程,進行遠端教學。我看其中的作品展播,所播年幼小朋友的所寫不少令人耳目一新!我聽一位書法界朋友講,大陸的書法教學講求溯源,從上溯古人作品學起,這樣起點高、路走正、效果好。
有謂:學習書法都先從楷書學起。如果從樹立書寫的架構說,這也無可厚非,但這不是一個必然。王羲之的草書有其歷史的地位,他的《十七帖》千年來直到今天,還是人們學習草書的範本。王羲之生活在楷書成熟的唐代之前三百來年,這就說明了問題的本質。學習書法,特別是入門的階段,還得跟著老師學習為好。有人指點一筆一劃一字的關鍵所在,很是重要,才能事半功倍,避免走彎路,單靠自己的著磨不是辦法。有些人也有誤區,以為靠自己的努力,不上師古人就能立自己之門派,這其實是走入了歧途。
中國歷代的書法家彙集了千百年的成果,是一個文化寶庫,不從古人的成果上來學習、來繼承是不可想像的。我們看歷代的名家固然各有其不同的風采,但仔細觀察品味,就知道他們之間還是有共同點,還是有共同的來自更早期名家的傳承。所以,沒有傳承就談創新,是外行的話。就此人們可以了解到,從認真學習書法的角度言,臨帖會是一輩子的必需,而不僅僅是對初學者的要求而已。
古人將書法的成就與一個人的人品聯繫在一起。宋朝的蔡京是個奸臣,他的書法很好,但在書法歷史上的地位卻遠遠排不上號,這也反映了中國人的美學觀與藝術觀。現在書法雖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書寫工具,但能寫得一手好字,還是為人所稱讚。我聽一位北京文化界的朋友說起,到台灣去訪問如果拿不出像樣的字來就備感有壓力,怕人家還看不上你呢!我在台灣、大陸都教過書,也都看到兩岸大學生的字(硬筆字)一般都很不像樣。我都和他們說,把字寫好,還是一個人一生中應該注意的事情。有條件的話,家長讓小孩從小就立下書法的基礎,對他的一生會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