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期】解讀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

♦ 文編/江英士

第四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11月24日至25日在蘇州舉行。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中東歐16國領導人在太湖畔再度聚首,就加強互聯互通、貿易投資、金融、農業、人文交流等領域合作進行對談。會議發表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期規劃》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蘇州綱要》兩份文件。

這是首次在中國大陸舉辦「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成為「16+1」合作進程中一個新里程碑。 Continue reading

【第112期】中國能為中東歐撥開經濟迷霧嗎?

♦ 文編/江英士

由於全球經濟增速趨緩,中東歐國家的經濟復甦仍在迷霧中前進。從華沙-布加勒斯特-貝爾格萊德-蘇州,中國大陸與中東歐經貿合作之手越過布拉格廣場和萬里長城緊緊相握,這兩個相距數千里的區域合作能釋放怎樣的經濟新動能?

專家分析認為,從實際需求看,中東歐國家正經歷歐債危機後深刻的經濟結構調整,作為德國等發達國家「離岸工程」的中東歐國家,亟需改造和提升其陳舊的基礎設施建設水準,以強化其產出標準和生產效率。而中國大陸「一路一帶」戰略倡議恰入全面落實之年,亦需中東歐國家作為「經濟走廊」和「配送中心」向歐洲內陸更廣大地區延伸。這種供需互補形成了今天的天然銜接,為中國大陸與中東歐國家深化合作提供了堅實的互惠基礎。 Continue reading

【第112期】大陸「高鐵外交」有何深意?

♦ 文編/江英士

本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最後一項活動安排與會的中東歐國家領導人一起乘坐高鐵從蘇州前往上海。這個史上最強的乘客陣容,為中國大陸高鐵帶來一次最強有力的「代言」。

這趟列車是16節車廂,和普通高鐵一樣,各國領導人所在車廂的座位也是普通高鐵的商務座,可見大陸想要讓這些領導人切身感受高鐵細節的企圖心。  Continue reading

【第112期】愛情的新生

【龍脈相傳.共創未來】
2015年 第五屆《兩岸犇報》青年徵文獎入選

♦ 文/張翠璇(成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是怎樣的緣分使我們相離、相聚?

千百回的場景記憶,烙印我心,是喜鵲搭橋,我盼得你久違的回眸一笑。

這是一首歌頌愛情的詩,以不同的方式重新演繹,我們看到中國與台灣之間歷史上相離相依、錯綜複雜的情感。

那些曾經的記憶一幕幕的在我們心中流轉,這些不論是苦痛的、傷心的、甜美的、溫柔的記憶,都為這樣的情感加深難以抹滅且印象深刻的元素,而在那經過限制的時期之後,現在兩岸之間的發展與交流日益蓬勃,改變也隨之而來,從物質上、資訊上,甚至人員以及思想都有更深的了解。 Continue reading

【第112期】建立屬於兩岸青年的新時代

【龍脈相傳.共創未來】
2015年 第五屆《兩岸犇報》青年徵文獎入選

♦ 文/林郁宸(淡江大學國際企業學系)

又是一個鳳凰花開的季節,系上的學長姊即將畢業,想想這兩年多來,最照顧我的直屬學姊,因為是陸生,畢業後不能留下來工作,必須回大陸去找工作,從此我們之間相隔的不再是宿舍之間幾百尺的距離,而是隔著一條長長的海峽,心裡不免有點失落和難過。 Continue reading

【第112期】十年磨一劍:台灣漫畫家的杭州情緣

♦ 文編/林素卿

「西湖於我,可謂第二故鄉。」一座城與一個人的情緣,在漫畫界並非豐子愷獨有。台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朱德庸、敖幼祥與蕭言中,發現他們或多或少都與杭州有著奇妙的緣分。

《莊子說》《老子說》《大醉俠》《光頭神探》……30多年來,蔡志忠有100多部作品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2015年,他應邀成為兩岸合作動畫片《天眼傳奇》的總導演。

「記得2009年我第一次來杭州,從飛機上看下來,哇,到處都是綠色的樹。」蔡志忠說,從此他再也捨不得離開這個美麗的城市。同年,蔡志忠工作室落戶杭州西湖區之江文化創意園。「杭州,這個城市對我來說太重要了,我剩下的生命都要在這裡做動漫」。  Continue reading

【第112期】移動支付

你「移動支付」了嗎?這是目前大陸城市居民興起的一種手機付款方式,並且使用的人數與參與的商家正不斷擴大。甚至有專家預測,未來大陸的一般居民生活的消費型態,也會隨著「移動支付」發生巨大的變化。本期當代中國為讀者介紹這個大陸目前產生的消費新現象。

 

【第112期】移動支付在大陸「風生水起」

♦ 文編/吳松山

「以前網購都只能回家坐在電腦前才行,現在用手機購物就方便多了。」四川省馬邊彝族自治縣民主鄉18歲女孩熊剛梅說,自己有空了,就掏出隨身帶著的手機看看想買什麼東西,直接下單支付就行,既方便又快捷。

在移動支付「風生水起」的大陸,熊剛梅的經歷是許多人消費習慣改變的縮影。大陸互聯網路資訊中心公佈的報告表明,截至今年6月,大陸手機用戶規模已達5.27億,手機上網比例為83.4%,首次超越PC上網比例,成為第一大上網終端。  Continue reading

【第112期】時代潮:「錢包」之變

♦ 文/高亢

小小錢包,故事多多。

李曉飛是一名在北京上學的「90後」大學生,最近他養成了一個新習慣:每週四他一定會到大學附近的地鐵站裡,在新型自動售賣機上「刷手機」花一分錢買一瓶可樂。「只需要劃一下手機就可以了。」小李開心地說。一瓶可樂雖小,卻為他開啟了移動支付的「新世界」。

「有了『電子錢包』,出門都可以不帶錢了!」李曉飛說。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