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期】時代潮:「錢包」之變

♦ 文/高亢

小小錢包,故事多多。

李曉飛是一名在北京上學的「90後」大學生,最近他養成了一個新習慣:每週四他一定會到大學附近的地鐵站裡,在新型自動售賣機上「刷手機」花一分錢買一瓶可樂。「只需要劃一下手機就可以了。」小李開心地說。一瓶可樂雖小,卻為他開啟了移動支付的「新世界」。

「有了『電子錢包』,出門都可以不帶錢了!」李曉飛說。 

由電子錢包帶動的移動支付又稱手機支付,是當下大陸最時髦的支付方式。不知不覺之間,這種通過手機支付的新型自動售賣機,已經出現在很多大陸城市的公共場所。

商家為推廣移動支付方式,每週有一天售賣機裡的商品將以優惠價一分錢出售,前提是通過手機來支付。據觀察,優惠日雖然每人限購一件商品,售賣機前還是經常會排起長隊,從李曉飛那樣的年輕人到頭髮花白的老年人,大家都在爭相體驗移動支付帶來的便利和實惠。

不過,對於很多大陸「50後」「60後」的民眾來說,無形的「電子錢包」還是一個讓人難以踏實的新事物。經歷過錢物緊缺年代的他們,更願意把錢放在手裡。 實際上,「錢包」改變的背後不僅僅是技術的變革,還折射出人們「錢袋子」的變化。

隨著大陸經濟的蓬勃發展,人民生活水準明顯提高,大家手裡的錢越來越多了,錢包也越來越鼓。再後來,各種借記卡和信用卡取代了錢包裡一疊疊的鈔票,使大家鼓起來的錢包一下子「縮了水」。

在互聯網進入大陸一般民眾的生活之後,電子商務逐漸代替了上街購物,現實當中的交易發展到網上交易,傳統的銀行支付變成了線上支付,「電子銀行」應運而生。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技術革命帶來生活的新變化。人們覺得帶錢包和裡面的各種卡也嫌麻煩了,乾脆直接用手機支付。「出門不帶錢」便成了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

近期在大陸舉辦的一個展會上,若干互聯網企業聯合舉行了「72小時不帶錢包行動」。參展的人可以體驗到不使用任何傳統支付方式,只要「刷手機」即可玩遍整個展覽會:購買各種食品、飲料,掃二維碼參與各種創新應用,甚至可以通過下載APP直接租房子……

大陸互聯網資訊中心分析師許琴認為,移動支付不僅可以代替「刷卡」,而且還簡化了老百姓日常生活和消費模式,節省了寶貴的時間。

從錢包「無用武之地」,到錢包鼓鼓、錢包裡一堆卡,再到如今出門不用帶錢包,小小「錢包」的變化,見證著大陸民眾生活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