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36期】我與東北有約

2012年夏潮大專青年冬令營
陳映里(中原大學學生) 

                         (網路圖片)

     行程已接近尾聲,這天,是要回家的日子。看著桃仙機場離我們越來越近,心中有說不出的感動與不捨,感動的是這幾天我們所經歷的每一件事物,而不捨,則是我們對遼寧這塊土地的情感,早已在這趟旅途之中悄悄發芽… 

生平的第一場雪
     回想起八天前,我們在這個機場見到了前來迎接我們到來的志願者們,並且開啟我們為期八天的旅程。對於從溫暖的台灣來到這個地方的我們,十分期待能看見白雪皚 皚的世界,雖然沒有如願見到整個被白雪覆蓋的遼寧,但就在我們正式開啟我們的行程的那一天, 我們碰見了下雪,那是讓人興奮、雀躍的時刻,在台灣沒能見到的美景,就這樣呈現在我們的眼前,真得很幸運。      第一次在他鄉度過元宵節,美麗又燦爛的煙火不僅點亮了黑夜的高空,也讓我們感受到滿滿的心意,那一天,寒風刺骨,但洋溢在心頭的卻是溫暖與感動,在那當下,我覺得自己非常的幸福!

歷史就像一本大書
 

     東北是一個充滿歷史記憶的地方,也是中朝的邊界所在地,這次我們參觀了許多地方,講述著屬於這片土地的過去。例如,滿清的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曾經待過 的一段時間的撫順戰犯管理所,還有,旅順日俄監獄的舊址。導遊樂樂姐曾告訴我們,該如何分辨是俄國,還是日本人所蓋的房子——黑色的屋子是俄國人所蓋,而 紅磚房則是日本人後來所建。     在日俄監獄中,我們看見很多沉痛的過去,在這個地方,連呼吸也是沉重的,聽著講解員述說當年日本人對犯人所作的刑罰, 讓人不忍心繼續聽下去,彷彿能看見當年的情景。歷史就像一本打開的大書,將過去的種種呈現在我們的面前,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也是不容錯過的地方,戰爭中倉皇 逃難的人們、被殘暴對待的百姓,以及英勇犧牲的壯士,這個博物館,訴說著為了保衛這片土地所淌下的鮮血與淚水,保留著過去,也向著未來出發。
 

滑雪少不了尖叫
 

     滑雪—是我們最期待的行程,第一次滑雪真是既緊張又興奮又害怕,遲遲不敢滑出去。一滑出去,就跌了一跤,因此不少人決定請教練指導。雖然,5人平分下來一個 人還是要人民幣100元,但是難得來到滑雪場,若不玩得過癮點,豈不是對不起自己?儘管在我們5人之中,我滑得並不是很好,但我們的教練人很好,也還頗有 耐心的,費了不少心思在我身上。     我能安全的從上面滑了下來都靠她了,當然,是一邊尖叫一邊下滑,不行的時候,教練就會來解救我,讓我不至於摔倒,再教我怎麼下滑,如何煞車等等的。滑雪真的很有趣,也玩的很高興,雖然滑下來有時會感覺很害怕,但是滑雪的感覺很過癮也很暢快!
 

誰也無法將它偷走

     八天後,我們再次來到桃仙機場,不同的是,我們即將踏上歸途。當初,在這裡迎接我們的志願者們,也再一次來到這個地方,只為了送我們離開。八天,不長也不短,卻也建立起彼此之間深厚的情誼…在旅程中,我體會了很多的第一次:     第一次喝啤酒,而且還是滿滿一整杯,而且第一杯就要乾了它;第一次遇見下雪這令人動容的一刻、第一次滑雪、第一次在異鄉過節、第一次離北韓那麼近,這一切的一切都令人印象深刻,想忘也忘不了。這樣的回憶,與眾不同,只存在於我們大家的心中,誰也無法將它偷走!     每一次的旅行,都是一次特別的記憶,總會遇到預料之外事情,卻也能讓人在旅途中,得到別人所沒有卻只屬於自己的記憶!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36期】我在北京當記者

嘉潔

《財經》雜誌

        編按:畢業於台大社會系的嘉潔,2009年到北京《財經》雜誌社實習,後來成為北京「財新傳媒」在台灣的特派員工。本報特別邀請嘉潔,為讀者分享她在大陸工作、與同事相處等生活體驗;並以她的角度,為有志於西進大陸工作的台灣學生,提供在大陸生活與工作的相關建議。

        我本來就對媒體業很有興趣,而且覺得大陸是一個很令我好奇的地方,我曾經去過美國去過歐洲,反而最近的大陸沒有好好看過,因此在2009年參加了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所主辦的「玉山計畫」,到北京《財經》雜誌社實習參加這個實習計畫可以豐富閱歷、又可以到大陸去看一看、認識朋友,是很好的機會。

氛圍:沒大沒小沒隔間
        「財新」的工作氛圍也就比較自由如沒有很制式的上下班時間規定,當然也沒有打卡或服裝規定。以公司的座位來說,小記者中編輯、大編輯都在一起,沒有誰的位子比較大是隔,大家椅子溜過來溜過去就能討論,因此我也沒有覺得他們對台灣同事有什麼不同,我就是他們的一份子。而且我們還有英文組,也是很多外國人,平時大家經常一起聊天或是出去
        在公司跟同事的相處非常快樂。《財經》、「財新」是我唯一待過的大陸媒體,工作環境相當自由,在裡面工作不會有一般人想像的封閉、打壓等等。同事之間也不是上下階層的關係,不管是編輯、主編,大家都用名字相稱,對於新聞事件的討論也很像在學校討論報告的感覺,這一點非常吸引我。
        實習結束之後,我決定留下來工作,成為特派台灣唯一的員工。這間公司吸引我留下來的最大原因是氛圍、對記者的態度。我也曾經在台灣媒體實習過兩個月,相互比較之下,大陸硬體可能沒有那麼好,但是我很強烈感受到他們對人才的尊重、對知識的追求。這跟我想像中,擔任教育功能的媒體是比較類似的。
        我在「財新」一直有學習、成長的感覺;相反,我在台灣實習的時候,覺得自己一直在做重複的事情、而且我也是很積極的在學,但是總覺得台灣媒體已經呈現比較僵化的組織形式,也有點疲態,這跟大陸媒體不斷再努力突破的感覺很不同。這當然跟整體台灣的新聞環境脫不了關係,但是我從一些過去新聞人的回憶錄看到,發現大陸媒體現在的情況比較像是台灣六、七○年代的辦報時期。
工作:邀稿撰稿跑採訪
        由於我是特派台灣唯一的員工,而「財新傳媒」又有雜誌、會議、網站等營運項目,所以工作內容比較多比較複雜。我的工作內容第一項當然是寫稿,重要的台灣新聞是一定要報導的,但是以財經、兩岸方面為主,小新聞就是寫網稿,大新聞的話就必須要寫雜誌稿。其次就是邀稿,邀請專家學者替雜誌撰稿。第三比較複雜,就是要拍攝影片,獨立完成一個新聞影片,在財新網上播放,我必須要帶著攝影機去採訪、自己錄自己講、還有空鏡頭的拍攝等等。2012年開始要跟亞洲電視台合作節目,整個機器設備還會再提、內容也要改成全英文,現在還在試片階段。
        其他還有一些小雜事,例如公司想要到台灣來辦獎學金活動,或是台灣的媒體想要跟財新傳媒合作,畢竟公司對台灣比較不熟,所以常常會先透過我去了解,或者是同事們希望我幫忙推薦台灣學者採訪。
        比較特別的就是公司現在很多調查性的報導,包括了環保、人權、司法、NGO、衛生安全等議題。台灣對他們來說是一面鏡子這時候我就像是一個諮詢的角色,可能幫忙查一些資料、做一些採訪,讓他們的報導可以更完整更豐富。
        事實上,大陸記者薪資比台灣低,但是我屬於外派人員,就會不一樣。在這裡工作還是要經過一段時間來磨和,比較知道公司要什麼、需要我怎麼樣去幫忙、尺度在哪裡,正式工作一年多了也就比較適應了。我在寫稿子的時候,當然會遇到挫折,但想一想其他同事在這裡顛簸的走了幾十年,我有什麼資格洩氣,反而覺得更有鬥志。
        我未來還是想繼續留在這裡工作。「財新」曾有幾個同事,跳槽到其他大陸媒體以後,薪水雖然比較高,但是還會跟我說想回「財新」,因為「財新」的工作環境讓他們比較開心。
優勢:活潑多元了解台灣
        出社會工作之後,和學生身分非常不一樣。要很清楚自己的優勢是什麼,並且懂得去突出優勢。台灣學生到大陸工作其實最大的優勢就是「台灣」,不管在什麼產業,都應該要想想這個台灣的身分可以為你在哪裡加分?對大陸的同事來說,台灣人代表的可能是思考比較活潑、想法比較多元、比較能夠跳脫框框、接收資訊比較多、對於產業轉型的了解比較深入、對於民主有很深的體驗和想法、對於台灣政治轉型的歷史比較清楚……。我覺得台灣人常常忽略了這一點,去大陸工作之前,最好再複習一下台灣歷史和地理我們來自灣,這些就是我們的根。
        大陸現在是一個正在蓬勃發展的市場,需要很多很多的人才,你要想想你的特別在哪裡,然後把在台灣找工作的制式想法丟掉,例如以為找工作只能透過104」就是一種制式的想法在大陸,多多認識人、多多找管道、不要怕嘗試,不要怕丟臉。尤其,善用網路,社群網路,你可能可以因此推展自己無限的空間。
        如果是要住在大陸,那絕對需要很大的心理調適,尤其如果你已經習慣台北的秩序及空氣。我一次去的第一個禮拜,都很想回家,可是又會想,人生有機會把自己放在這樣環境,去感覺學習,應該要好好珍惜。然後我會盡量多多去找一些好玩的地方好玩的事,如大陸做指甲很便宜三里屯很乾淨外送小吃不用錢、參加同事的聚會、了解央視都在播報什麼、綜藝節目的笑點到底在哪裡,總之,凡事都抱持著一種新鮮的心態,而不是比較的心態,會過得比較開心。

閱報小秘書
        「玉山計畫」:由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青少年科技中心所主辦的公益活動,在每年6月到8月期間(8),提供台灣在校大學青年到大陸企業暑期實習工作,藉以深入瞭解大陸的科技、經濟、文化及社會生活的發展現況,提升自身工作能力
        該活動於2002年開始啟動,首先針對香港學生在北京、上海、南京、昆明、杭州等城市開展暑期實習公益活動,2006年「綠荷計畫」和「玉山計畫」即澳門、臺灣大學生暑期實習活動在北京、上海兩地相繼開展,九年來共接待港澳臺大學生近3000名。
        實習接待單位有中央電視臺、中國銀行、清華同方、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上海寶鋼、杭州摩托羅拉、江蘇省廣電總局、雲南電視臺等百餘家企事業單位,涉及IT、新聞報刊、建築等16個行業。詳細情形可參考該計畫的活動網址:http://www.cast.org.cn/ips/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35期】島嶼漫遊──台北的舊書店

  黃平麗(山東大學來台交換生)

牯嶺街舊書店

        看一個城市,先要去看它的書店。

        一位台灣老師覺得大陸沒有像樣的書店,這樣的埋怨不無道理。就拿濟南的書店說,小書店像小倉庫,大書店像大倉庫,走進去層層疊疊只是書,沒有一個可以歇腳閱讀的舒適空間,不似台北的舊書店,走進去就想軟磨硬泡一整天不出來。
        最像倉庫的書店其實是師大校園後面的水準書局,曰「全國最便宜的書店」。台灣的書都很貴,在誠品只能買到原價,最低八折。水準的書可以算到七折,所以來水準的,多是直接來買書的。逼仄的空間堆滿書,老板一副做生意的神情,這裡像書庫,不宜久留。

        誠品書店是大陸許多年輕人嚮往的去處,覺得那裡有文藝氣息。八十年代末誠品才出現,在那之前的金石堂書店,影響頗大。誠品更像一個以書店為中心的文化廣場,匯集人文商品、百貨、衣物、美食於一體的休閑場所。這裡常常舉辦講座、簽書會、小型演唱會諸多藝文活動,逢假日在書店泡足過癮,順便逛逛百貨飽餐一頓,不失為城市休憩閑玩的選擇。喜歡看誠品裡的台北市民隨意坐在地板上悠然自得讀書的神情,安靜地沉迷於自己的文字世界,散漫專注。誠品像一個藝術空間,一個溫暖的窩,一個可以躲起來舒舒服服賴到天荒地老的地方。

        台北有幾家頗有特色的獨立書店,開在淡水河畔的「有河BOOK」是其中一家。二樓的窗外,淡水河正波光粼粼,一隻白色的貓窩在椅子上懶洋洋看風景。書店的主人之一是詩人隱匿,她在玻璃上寫下玻璃詩,那些文字的遠方,陽光正在淡水河面上肆虐。在淡水隱居了十年的小說家舞鶴也喜歡來這裡,朱天心也偶爾會過來。這裡常邀請作家來對談、講座、觀影,或喝咖啡聊天。這樣的獨立書店在台北有許多,坐落在溫州街巷子裡的女書店、人文氣息的唐山書局、以同志文化聞名的晶晶書庫等,各有風格。

        因為新書貴,且貴得離譜,舊書店應運而生,且遍地開花,蔚然成風。這在正版書籍賣得就很便宜的大陸是沒有的,大陸的讀者多選擇在網上買打折的新書,而遺失了逛書店的樂趣。在台北,跑去舊書店東淘西淘,是最快樂的時光。我最喜歡游蕩於台大附近的小巷子裡,像幽靈一樣穿梭於那些可愛的舊書店,淘喜歡的舊書,亦或隨便看看,也會有驚喜意外發現。

        茉莉二手書店裡放著西洋音樂,木地板隨便一坐,在那寬寬的書架尋尋翻翻,好舒服愜意的時光。茉莉的書很全,且價格便宜,許多台大的學生喜歡光顧這裡。若你常逛舊書店,會在那些看書的人裡發現氣質不凡之人,他們看起來像學者、寫作者、藝術家,他們安靜專注地看書閱讀,卻有無法隱藏的氣質,流落在書店的角落裡。

        出了茉莉二手書店,沿著羅斯福路四段的巷子繼續走,遇到路口左拐有一間「古今書廊」,向右拐則是live house「河岸留言」和阿凱的咖啡店「海邊的卡夫卡」,都是低調的小小招牌,等有緣人發現。若直走則可以看到晶晶書庫,都是可以講一大堆故事的文化地標。「古今書廊」裡常放雷光夏的音樂,那高高的書架好似回到古代的藏書閣,顧店的女生善良可愛,永遠一副好脾氣。在那裡淘到張愛玲《秧歌》的絕版。

        晶晶書庫是有名的同志文化書店,與女性主義書店「女書店」齊名。我鼓起勇氣走進去,看到一位阿姨在櫃台,心中鬆口氣,旋即看到男男裸體巨幅海報懸掛和遠處琳瑯滿目的情趣玩具,便不好意思往裡走了。店門口掛著馬英九與老板的合照,在台北任何一家有名的小店都可以看到馬先生的身影。這小書店掩映在巷子裡,幽閉而安靜,適合戀人約會。晶晶書庫和女書店常舉辦同志聚會、講座,那些講座的話題常大膽前衛,令你跌破眼鏡。

        胡思二手書店、雅舍二手書店……也在這附近,若穿過羅斯福路三段的馬路,走到對面溫州街的小巷子裡,亦有許多可愛書店。女書店與女巫店為鄰,是一家女性主義書店。在一些舊書店裡,常有一些學養極好的老人泡茶聊天,講自己傳奇的身世,那些戰亂動蕩的歷史裡個人的命運頗為曲折動人,那聲音從書架後面若隱若現徐徐傳來,更增添了書店的魅力。

        龍泉街上藏著一家舊香居,和它只有一面之緣。駱以軍在玻璃上寫下幾行文字,門口處有一排舒國治的簽名書。主人見人進來,先奉上一杯茶,有賓至如歸之感。

        重慶南路的書店街給我的印象不深,倒記得牯嶺街上有一家窄而霉的小屋,潮濕陰暗的空間裡堆滿發黃且霉味的舊書,幾十年前的大陸舊書、舊雜誌、列傳、奇聞怪談,種類極雜,書店主人是一位耳背的老爺爺,完全聽不見顧客說話,只是在你舉起一本書時,大聲向你喊出價格,這樣也可以成交。

        逛書店,是台北漫遊最大的享受。若問台北哪裡最讓人眷戀,便是這些舊書店吧。如果可以在台北落腳生活下來,我最大的樂趣也是唯一的心願,就是在這些風格各異的舊書店裡頤養天年。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35期】孤島與高牆

蔡博藝
                            (網路圖片)

        前幾天拜訪了淡大大陸研究所的一位老教授,這位老教授在淡江教書二十多年,研究大陸十幾年,每年都要參加各種兩岸的研討會,穿梭於海峽之間,堪稱這個領域內的重量級人物,而他的文章也是經常見諸於報端,兩岸通吃。

        老教授說道,每年都有很多大陸交換生來淡江交換四個月,很多人都選修了大陸所的課程,沒事時經常來大陸所晃。但是今年來的這批正式的學位生,不論是本科生、研究生或是博士生,沒有人來過大陸所,這讓他頗感意外。
        但是我一點都不意外,在我看來,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大部分交換生都是大三學生,很多人來台灣只是四個月的長線遊客,是注定要轉走的插班生。他們很難有固定的班級,固定的同學和他們在一起吃住生活,學校安排陪伴他們的台灣同學,也是基於「帶著對岸的朋友在台灣好好玩」為出發點,而不是把交換生當成自己的同學看待,對交換生始終保持著一份「敬畏」之情。
融入台灣生活的標準
        我和這學期的交換生都是同一時期來台灣的,我有問過交換生有沒有覺得自己融入了台灣的生活,很多人都是一臉複雜神情的笑而不語。他們和我們這些學位生觀感上相差很大。原因很簡單,一方面我們這第一批陸生已經知道自己至少要在這裡過活四年,而交換生則知道他們不會長時間停留。
        另一方面,我們一開始就是「正式編制」,有固定的班級和同學,同班的台灣同學也知道我們和他們要一起生活四年。這就不難理解交換生為什麼很難融入台灣同學真正的生活。所以交換生更願意去大陸所,和有大陸經驗的台灣人打交道。而我們則一開始就要融入台灣內部,自然也不會想到要去大陸所尋找慰藉。
        在我看來區分陸生是否融入台灣的標準只有一個:當你和台灣同學講話時雙方大多數時間,不以兩岸為劃分,不會再一開口就是「你們台灣人…」、「我們大陸人…」,而是用「你…」、「我…」,以個體作為區分,開始一段不加任何身份認定的對話,這就是融入的最明顯標誌。
        當然這樣兩種不同的開頭承接的話題自然也會不同。前者之後的話題多是兩岸的差異如何如何,聽上去崇高偉大閃閃發亮。而後者的話題多是稀疏平常的雞毛蒜皮,比如你的衣服哪裡買的,你中午去吃什麼,我哪個老師很好笑。沒有幾個人會和一掛裡的朋友扯淡時張口閉口的國家大事。
政治冷感症
        當然我和台灣同學的交往互動之中偶爾也會扯到些「國家大事」,這個沒有辦法避免。
        有一天晚上,我和兩個台灣同學窩在頂樓的椅子裡看電視,正好播到有關選舉的新聞,我的同學就罵藍綠搞的亂糟糟。我在一旁苦笑:「至少你們還有有機會真正的投票。」她則一臉不屑的說:「我有票也不去投。」我問她為什麼,她很認真的說:「這些人都不配我的選票。」我當場被她震撼。
        震撼的原因有兩個,首先這個女生是個平日裡瘋瘋癲癲,有點脫線的性格,沒想到她會有這麼深沉的一面。第二個原因,我很少遇到會說台灣不好的台灣人,也很少遇到對於政治有自己看法的台灣同學。
        就我目前生活範圍所及的同齡人裡,台灣同學講起台灣時都會很驕傲的說,台灣民主又自由,大家的論調幾乎都一樣,讓我很懷疑這句話有沒有被光榮的寫入教科書。很多人很愛很愛台灣,愛到眼裡快要揉不進沙子。
        之前,我也有和兩位台灣80後的學長們聊過,他們也講到過類似問題。可以說他們是我目前為止見過最有思想的台灣年輕人。我和我的其他台灣同學很難講起有關國家和社會的問題,他們很多人沒興趣,也講不出話來。
只有「讚」的臉書
        內地很多人都羡慕牆外可以用FB,可以無限自由的點擊世界。但說實話,同樣作為社交網路,FB的內容含金量遠遠不及人人網。有位台灣學長天天泡人人,我當時就覺得很奇怪,幸福的台灣人民沒有高牆也有FB,幹嘛還跑來玩人人。他說,FB實在太沒內容了。
        事實的確如此,我在FB上發照片,常常有很多人按「讚」,亦或說「好酷哦~」。但是發的文章很少有人看,轉載的一些思想性的東西更是連個「讚」都沒有。FB上很少看到有人發文章,大部分是發打卡簽到,網頁拉下去看到的幾乎都是:「我和XX一起在XX吃了什麼」「XX今天笑死我了,他幹了很XX的事情」。附加一張幾個人45度仰角的大頭照。然後這條狀態下面就會顯示:XX個人說「讚」;一排的留言:哦!真的假的?!好酷哦!
        我在FB上看到的稍微有料一點的東西基本上是人人裡前段時間已經過氣的內容,點開後是截了一半的東西,想看下文必須要你按讚,通知你所有朋友:「我在看這個東西哦~很有趣!」然後才會顯示下文。而且一個版面裡一半是廣告。
美滋滋的小世界
        比起外界,台灣同學更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朋友過生日,是很多人的頭等大事,他們會去拉路人拍VCR表達對自己朋友的祝福。通宵做很大的生日牌,一張一張的剪貼照片,把牌子貼的滿滿當當。提前好幾個禮拜策劃生日PARTY。他們會很用心的經營自己的生活,讀好自己的書,玩好自己的樂,對朋友掏心掏肺,讓人感覺真誠的沒有辦法拒絕。但是,他們很少去關心外界。
        這當然也和台灣的媒體有關係。台灣的電視新聞裡大多都是島內的民生新聞,偶爾穿插大陸和國際新聞。民生新聞裡,大到選舉,小到市井都會播報。而這些新聞的細微程度是很令人吃驚的,我曾看到過一隻小貓被卡在燈箱上下不來的「新聞」被反覆報導了好幾輪,而等了半天國際新聞則少得可憐。我本來以為是時段和頻道的問題,但是我在任何時段都一直沒找到我需要的頻道。
        當打開台灣人常用的門戶網站雅虎奇摩時,你會發現,首頁的新聞只有可憐巴巴的一塊豆腐乾。大部分版面都是購物、美容和各種廣告。台灣沒有牆,其實只要有心,就可以找到很多內地沒有的資訊,但是很多台灣的同學除非寫報告找資料,否則都不會去碰。
        我突然想起電腦老師在開學時講過的話:網上有那麼多的資訊,但是你們都不去看,不去用,把資訊都浪費了,世界很大,眼光要放開去,不要局限在自己的身邊。
孤島意識
        誠然,我身邊的同學還都只有大一,他們很多人都剛剛成年,但是有些觀念和意識不是一兩天形成的。我不知道四年後我的同學會對台灣,對兩岸,對世界,對未來會有什麼看法。但是我真的希望他們能好好利用自己身邊的資源,他們可以觸及的很多資源是我們對岸的同齡人十分豔羨的。
        很多人都抱怨說內地扼殺了太多年輕人的夢想,在牆內一直被各種和諧欺騙,很羡慕台灣的自由開放。但其實台灣一部分人的島國意識非常強烈,他們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這和在牆內伸著脖子看世界的內地人比起來真的弱爆了,後者至少渴望知道外面的世界,而前者,世界明明向你敞開,你卻要別過臉去,自己把自己堵在牆角。
        我們每個人,每群人,都有成為孤島的可能性。但是要不要成為孤島,很大程度上不是取決於外部條件,而是取決於自身因素。就像種子被壓制於瓦礫塵土之間,但只要有向上的動力,自己渴望破土而出,終有一天,你會長到你想要的高度。到那時,牆的高低,甚至有沒有牆,都不再重要,因為你長得已經比牆高了許多。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34期】島嶼漫遊 2011.12

情迷永康街

黃平麗(山東大學來台交換生)

永康街一角(網路圖片)

若要好好寫一寫臺北,便要從永康街開始。

從古亭捷運站下車,步行穿過和平東路的喧囂車流,至師大對面的麗水街左轉,便走進那安靜的小巷弄,曲曲折折走下去,永康街就不知不覺在眼前了。這一段巷弄,是臺北散步閑晃最好的去處。在這些咖啡館,舊書店打發掉無事的半日下午,再去麵店、冰店美餐一頓,日子便山高水遠,外面的喧鬧爭吵都與我不相干。

悠悠生活的樂趣

永康街最北端是百年包子鋪鼎泰豐,無論何時從那裡經過,你總能看到店面前大排長龍。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旅者把門口擠個水泄不通,只為嘗嘗傳說中美味的小籠包。臺灣本地人也喜歡為美食排隊,夜市裡最有名的小吃面前永遠排一票人,這也是島嶼人慢悠悠生活的樂趣。往南一路走,永康15冰店的芒果冰最好吃,點一杯冰露天坐著,一桌人熱熱鬧鬧聊到天黑。

一家足足讓你泡足一下午的舊書店隱於街轉角的地下室,招牌上掛著毛主席像與切格瓦拉,門口永遠有一個打瞌睡的賣打折CD的妹妹。順著窄梯走下去,成堆的舊書和著好聽的爵士樂,雜亂卻自成風格的幽閉空間,便可以坐下讀讀書,四處賞玩。Truffe One手工巧克力的honey口味,美味到你要罵臟話,那苦苦的香氣直沖雲霄,盤繞你的大腦,三日不去。走到麗水街的尾巴,更是幽靜絕佳,2nd Home Cafe是一家二樓咖啡館,一個叫Grace的女生開的店,窄窄的木質樓梯踩上去,打開門,一個家一樣親切家常的聊天看書喝咖啡的空間。

都市裡的閑人等

永康街連同師大路的小巷弄,隱藏著臺北人的理想生活。走進這裡,你可以躲起來做一個都市裡的閑人,外面的世界全然不管。作家唐諾常常在永康街的一家二樓咖啡館寫作,他戲稱自己是「不用手機不用網絡的原始人」,朱天心找他有事,便打去咖啡館,說找那位大胡子作家。也有朋友曾在這街上的八方雲集水餃館,見到他們夫婦倆的身影。而另一位臺灣小說家駱以軍也喜歡去師大路的咖啡館吞雲吐霧,寫自己的小說。

以「閑晃」為人生哲學的舒國治與永康街,是最相得益彰的風景。他在《流浪集》與《理想的下午》裡多次寫到他最愛遊走的永康街,還專門為它劃了遊覽地圖。他常常半夜兩三點欣然起行,行至永康街的某處小酒館坐定。他玩味地寫「吃茶」、「賴床」、「走路」,那一份全憑興致的閑情,都付於這條街巷了。我初到永康街,陣雨初歇的午後,便在誠記麵館遇到他,坐在窗邊悠然自得地看風景,神清氣爽的神情,絕無頹唐之氣,那是內心絕對自由,心中無半點滯怠鬱結之人才有的清靜無為的神情,讓人一眼從人群中識別出的氣質。

把喧囂關在門外

有一處「冶堂」,是茶館,三五友人圍坐,談詩論藝,好淡泊清凈的時光。另外還有「沁園」與「回留」,一處賣茶,一處為蔬食茶藝館,都是幽靜去處。有一個陶藝館,名字忘記了,走進去關上門,喧囂的世界便被關在外面了。架上的小陶器無不古樸而有深意,精巧有遠致,價格也不菲。然老板從不熱絡招呼客人,一塊木桌與友人清談飲茶,與室內古遠景致相映成趣,好不典雅。

然而永康街也熱鬧起來了,逢假日也有了絡繹不絕的旅行者,沒了以前的安靜。不過雨天或平日風和日麗的午後,那一份永康街的閑情還是迷人無邊。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34期】我在台灣,有話要說

來台陸生網路發聲

多位民進黨立委曾召開反對陸生來台等政策記者會 ( 中評社 黃惠玟攝 )

        【本報綜合報導】隨著首批大陸學生來台就學,兩岸的教育交流從過去只有台灣學生到大陸求學的單向道,改為有來有往的雙向道。這也讓陸生來台從短期的、蜻蜓短水似的走馬觀花,進入柴米油鹽的埋鍋造飯。
        相較於大陸官方對台生的各種優惠措施,台灣教育當局對陸生的待遇就顯得小肚雞腸,更不用說一般民間社會由於誤解所產生言語上的羞辱。

         
近日,網路上開始出現陸生撰寫赴台求學的相關隨感,其中不乏對台灣社會現狀一針見血的觀察,同時也透露出陸生學習適應上的難點以及面對的困難。就讀輔仁大學的陸生小瀾在一篇《三個月本不屬於我的三次流淚》一文中提到:
        在這裡,你會對很多事感到震驚。比如這裡的人們以為,網路上的惡搞就是真的。他們以為《蠟筆小新》在大陸翻譯為《一個智障兒童的故事》、《007》翻譯為《好大一支槍》、《海底總動員》譯為《海底好多魚》。這種一看就是惡搞的翻譯,他們不去思考就認為是這樣。這是一種怎麼樣的眼光在看待我們?
        陸生小瀾的疑問反映了兩岸之間訊息往來不夠透明,彼此之間還存在著某些人為的障礙,連這種一看就知不可信的網路傳言,也會在台灣某種對大陸偏聽偏信的社會氣氛下,誤以為真。
        就讀淡江大學的陸生小藝,在一篇《我在台灣,我正青春》的網路文章中也寫到:
       
        赴台上學的流程卻繁復到讓人抓狂,被錄取的喜悅持續了不多久後,就被一連串如同升級打怪做任務的赴台手續打磨的只剩下一個小尾巴。終於趕在暑假的尾巴上把一切辦妥。對於我能「順利」赴台讀書,我真的要先謝國家,層層通關的過程讓我認識了各種傳說中的有關部門、國企、外企和台灣的對口部門,豐富了知識,增長了見識。以下鳴謝不分先後:台辦、派出所、公證處、國安局、教育部、海協會、海基會、出入境管理處、旅行出入境健康檢驗檢疫局、中國銀行、泰康人壽、美亞保險、廈門航空、順豐快遞、EMS全球「速遞」、台灣方面外事部門、台灣立法機構、台灣教育部、台灣駐大陸北京辦事處、大學校院統一招生委員會。然後我要感謝父母,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學校:台灣淡江大學。當我終於踏上台灣的土地時,我真心覺得這個島,是大陸人最難抵達的海岸。
        陸生小藝以戲謔方式抱怨入台手續的「繁文縟節」,不僅會讓陸生入台之前就望而卻步,細究起來也是兩岸教育部門缺乏互信,導致兩岸在資源使用上重複的浪費。
        陸生來台就學,除了必須面對第一關困難重重的入學管道與繁雜手續的刁難外,對於台灣社會特有的民粹操弄與政治語言也深有體會,陸生小藝說:
        期中考試前樓下有位綠營的立法委員候選人搭台拉票。他把國民黨和大陸罵的一文不值,聲稱國民黨賣台通敵,台北的101朝向北京方向,這是俯首稱臣的表現。我想說,東亞陸地構造西高東低,北高南低,整個大陸都朝向台灣的方向,我是不是該呼您聲「吾皇萬歲」。而接下來又再一次印證了躺著也中槍的真理。這位候選人說:「中國人都覺得自己豬狗不如」。我聽到這話時真的瞬間快要化石,我再怎麼作踐自己也不會把自己和牲畜並列。總不該是我遛狗時,你非說是狗遛我吧!

        台灣的選舉向來為了勝選,候選人總是不惜使用民粹的話語來操弄選情,尤其用妖魔化的方式抹黑中國大陸,又常常是勝利方程式。這樣一種假「民主」之名,行「流氓」行徑的政治氣氛,確實影響整個社會對待陸生的態度,甚至影響校園中台灣學生對大陸學生的交往關係。就如陸生小瀾所說,「言論自由不代表可以任意踐踏他人的生活,已經無數次在公開場合聽到你們激進的言論,我是否該懷疑我先前覺得這裡的人素質好,很熱情,是否就是個假面具。我們56個陸生,沒有一次在公開場合說過激進的話,為何你們要這樣傷害我們。」
        藉由陸生的網路發聲,反映了兩岸的教育交流還有一段需要不斷完善的路要走。對於台灣而言,如果我們不能擺脫過去威權統治下反共意識形態的束縛,如果我們不能建構一個對陸生友善的校園與社會環境,那麼我們憑甚麼要求大陸也對台商、台生以禮相待。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33期】看見你,了解自己

林怡君
                            (網路圖片)

       和一群陸生座談,聽了許多他們眼中的台灣,很有禮貌、很有秩序、很自由、追星天堂……,看著台灣的一景一物,除了事事新鮮之外,也有不少困惑。面對陸生們興奮的表情,我回想起多年前自己到北京的求學歷程。

       當時滿懷好奇心,想去探索那片似乎熟悉實際陌生的大地。沒想到,在北京每看的一個現象,都讓我回溯起在台灣的成長歷程。比方說,到北京的政府機關辦事,在不滿於一個個愛理不理的服務人員的同時,會讓我立刻回憶起小時候在台灣,不也都說公務人員是晚娘面孔嗎!那麼為何後來沒有了?為什麼有這個轉變?轉變的過程又是什麼?

       又比如說吐痰,在台灣人無法忍受大陸人吐痰的同時,我想到的是小學時代,當時還有很多大人在吐痰,老師還教導我們,要勸導大人不要吐痰,如果在路上有人吐痰,就拿衛生紙將之擦掉,好讓大人覺得不好意思。

       實在有趣,在北京的一切,都有如一面鏡子,探索對方的同時,更多的是認識自己的過程,知己知彼成了「知彼知己」。不知道現在的台灣,是否也能提供給陸生們這樣的功效?

既是識別你我 也是相互寄託

       在海峽兩岸還沒有開放交流前,由於當時台灣仍以中國正統自居,也由於信息的封閉,台灣人對大陸的認知完全是模糊的。開放之後,反而由於看到了對方,「你」和「我」之間的差異性與界線就顯現出來了。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同樣是中文,卻使用著不同的詞彙。台灣人聽到這些不同的詞彙、不同的說法時,往往是發笑、甚至是取笑,覺得很奇怪不能接受。台灣媒體很喜歡做這類的詞彙對照表,將大陸與台灣不同的說法相對照。

       在大陸,在民族統一的大旗下,強調的是同文同種、同根同源、我們都是一家人,所以不願意去說差異性。然而台灣,分離主義者誇大差異性的不能容忍度,把生活層面的差異性,上升到政治主張的層面。兩岸關係上,似乎還呈現一種越交流越「糟」的怪異現象。

       事實上,沒必要去否定差異性的存在,而在於如何正確看待差異性的問題。再拿詞彙對照表的例子,事實上,大陸幅員之大,各地的差異性也都很大,慣用語各地都不同。當然現在北京是首都,所以許多說法會以北京的用法做為廣泛的運用,但這類的詞彙對照表,會給人一個錯覺,以為全大陸就是同一種說法,以致把大陸作為鐵板一塊的整體,而與台灣相對立起來。

       過去20年,是台商、台幹、台生單向的到大陸去認識差異性,而現在開始有陸客、陸生乃至於陸商陸續到台灣來認識差異性。說到底,差異性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無須去否定或者掩蓋,差異既是識別你我,也是借鑑彼此的榜樣,互相彌補的寄託。
     

【犇報‧第33期】台胞青年夏令營江蘇分營

我的北京、江南印象
葉美玲(中興大學森林系)
            (網路圖片)

        北京,就我所知,是個歷史文化淵遠流長的古都、是中國首都。對我而言,不過就是個只會在歷史課本上、電視上、報紙上所看見的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詞,不過就在今年夏天我一腳踏進了歷史課本,邂逅了北京。

          
        尚未到達北京前,心心念念地反覆在想,北京,究竟是怎麼樣的呢?是不是和我在書上看到的那一個樣,真正到達後才了解,原來北京是這個樣的!

        約六、七點的早晨,自窗外望出去的天空竟是灰濛濛一片,不似家鄉七點鐘就曬得人發痛的艷陽,反而有著下過雨後的森林小徑瀰漫著霧氣使人看不真切的朦朧感,道路上綿長的車隊與不絕於耳的喇叭聲令我對於人多、車多的大陸印象有著更深一層的體認。

        我們在北京所參訪的景點像是居庸關長城、頤和園、天安門、故宮皆是以雄偉壯麗聞名,其中更以紫禁城震撼了從小生長在狹小台灣的我。剛至午門,就被它樓宇高聳的氣勢震懾住了,這個以紅牆黃瓦為特色、世界上最大的宮殿木建築群至今還保留得很完整,沿著中軸線走在些許斑駁的石磚道上,可以想見那個時代的皇帝權力之大以及曾經發生在這個地方的權力鬥爭交織著愛恨情仇的喧囂歷史。
        揮別北京的火熱氣候,搭高鐵至有著中國火爐之稱的南京後,取而代之的竟是綿綿小雨與其所帶來的涼爽氣候。雖然到過了總統府、中華門、中山陵這些歷史建築古蹟,但令我久久不能忘懷的莫屬夫子廟與秦淮河畔的風光了。
        到過台灣許許多多的地方,但沒有一處與這裡相仿:河上的輕舟畫舫相連,河面上微風輕吹泛起的漣漪映出彩壁上的繽紛,沿岸的街區大多隨處可見掛著販賣雨花石和櫻桃鴨的招牌,老舊的河畔小屋很有江南水鄉的味道,佇立在小橋上想要牢記當下最真實的感受,思緒卻早已飄遠……
        在台灣早已久聞江南美景,心裡頭不知道把江南風光的那小橋、流水、人家的模樣勾勒多少次了,但踏上蘇州時,卻又顯得不真切了。微風習習,楊柳依依,寬闊的青石板街道上櫛比鱗次的小店上掛著招攬客人的黃紅旗幡,我們一行人嘈雜地闖入同里的靜謐,就好像平靜無波的水面上投入一顆小石子,激起一波波漣漪。坐在江南小船上,我似乎也變成了一幅風景,在慵懶的午後跟著船夫緩緩的擺渡著,心中惱人的事也船過無痕。夜晚的山塘,店舖上掛著散發出橘紅光暈的大紅燈籠與天上繁星相互輝映,站在橋上凝視著被月光灑落一河面的粼粼波光、想著那些小船不知在何處靠岸,我屏息不敢叨擾只屬於他的寧靜,良久……直到遠處傳來的喇叭聲把我拉回現實,帶不走這兒留給我的震撼,所以我只好把那一份感動原封不動地留在原地,等待……再次經過的旅人拾起。
        這十一天處處伴隨著驚嘆聲的大陸行,足跡從北京、南京一路到了蘇州,這趟旅程中,我所看見的不只是外在的那些景物,更多的是自己的不足,大陸學生與我們互動、交流當中所產生的新思維讓我對於大陸有更深刻的認知。如此浩大的隊伍想必要費許多人力、物力,感謝夏潮給我重新學習的機會,感謝全國台聯促成了兩岸學子的交流,感謝曾經參與這趟旅途的你們,因為有你們,這趟旅途才能更臻完整,獻上我最大的敬意與感謝。
        一段旅程的結束,是另一段的開始……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33期】台胞青年夏令營江蘇分營

與夏潮,遇見中國
黃秋錦(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走進歷史的開始

        如果你要問我的人生做過什麼樣值得的決定?我會告訴你,參加夏潮聯合會舉辦的營隊,絕對是一件人生中很值得的事。

         
        故事的開始在一個熱情的夏日,一群完全不熟識的台灣大學生,在台灣到北京的轉機中,邂逅了彼此。也許因為都是台灣人的緣故,一同在異鄉旅遊的我們,在短短的幾日,萬分珍惜這份奇妙又具中國古色氛圍的緣分。

         
        在夜晚抵達北京,經過第一頓的晚餐之後,北京的佳餚便格外濃烈的麻痺著味蕾,鹹的濃烈的菜色,令我對家鄉開始掀起懷念。北京的氣候,有如燒盡的柴一般乾,燃燒殆盡的水分,只有藉由水果、開水不斷補充,才保有體力。隔日,就是走進歷史的開始。
        第一扇門,在烈日下踩著眾人的影子,緊跟隨導遊走進輝煌的前朝皇宮─紫禁城。金碧輝煌而浩大雄偉的皇城建築,烈日下偶有微風吹起,引來微微的幽幽古香,對於紫禁城的解讀,只留下無限遐想。連著湖水,來到慈禧太后鍾愛的頤和園。白色的磚牆,清晰著朝代的古香,佛香閣的寧靜卻藏不住歷史的過往。
        第二扇門,是好漢的挑戰。彎彎曲曲的山路,只是挑戰的宣言,真正的第一階,就在著名的「天下第一雄關─居庸關」。那些我只記得在歷史課本曾出現過的長城,今日卻氣勢驚人的展現在我面前。相較於燕山的緩坡,我選擇了太行山九十度的傾斜作為挑戰,站在第一個峰塔,竟可望及第一階梯。俯視群山的同時,特別對於歷代君王以及辛勤的工人們由衷佩服與感激。登上了長城,心底才不由得覺得,原來身為中國人,竟是無比驕傲。
        成為北京的遊客,只短短四天。四天之中,卻與清華大學的研究生培養了無與倫比的情誼。他們陪著我們,搭乘地鐵暢遊北京,陪著我們在北京的旅程中上山下海,有任何問題時主動幫助,一路上的笑聲與歡樂,他們總是毫不保留的奉獻、給予。雖然只有四天,我們的熱情,卻融化兩岸。就在離開北京前往南京的高鐵車站,我們彼此擁抱,依依不捨。但是我們都相信著,也許有一天,我們都會再見面。
        中國的交通一日比一日便捷,這次搭乘的京滬高鐵,著實讓我們以及所有大陸人驚訝,曾經北京到南京要十六個小時的火車車程,今日的高鐵卻只需四小時。抵達南京便立刻前往著名的秦淮河。走在歷史讀遺跡,心底不免細細讀起唐朝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句句場景,歷歷在目。這是我第一次感覺,在夕陽下走進詩意。
        第三扇門,我們離開南京前往無錫太湖─黿頭渚。來到這裡,第一次見識到,原來台灣的湖,不是湖。雖然太湖美麗,卻怎麼樣也扺不過隔日的「同里水鄉」。最為期待的,莫過於感受水鄉澤國的愜意。坐在水船上,搖搖晃晃的悠閒,就像帶著我穿越時間回到古代,持扇搧風,微涼的風,徐徐美麗。遊歷完楓橋夜泊詩中的「寒山寺」後,也是結束這趟中國美景旅程的時刻。
        感謝夏潮聯合會與全國台聯安排這樣知性、歷史結合美食的交流活動,除了令台灣學生驚艷,在人民大會堂蔚為隆重的歡迎會外,也感謝胡總書記的支持與祝福。瀏覽中國各大景點,北京江南,盡收眼底。這是我第一次,覺得最為值得的旅程,也是第一次,深交了許多兩岸朋友的知性旅程。如果說,別人再次問我,人生中最值得決定的事會是什麼,我想我會說:
        「再次參加夏潮聯合會的營隊,會是最值得也最有意義的決定。」

【犇報‧第32期】紅色之旅調研

暑期實踐心得  

鄒明恭(台灣大學)   
                                    (網路圖片)     

       六天的暑期實踐彷彿如同一場夢般,但是卻是我在南京大學交換的歲月中留下深刻的回憶。
       今年二月成為南京大學的交換生,本來預定七月份回台,但在曉蒙、雅禎兩人熱情邀約下,我延後回台時間,參加「以延安和大別山為例,調研紅色文化產業的市場化接納與影響」的暑期實踐。     
        這個題目長到讓我卻步,經兩位伙伴解釋,簡單而言就是調查紅色旅遊景點,對於喜愛旅遊的我,不假思索的就決定參與這次實踐活動。

       南京大學不愧是一流的大學,在出發前本小組開過無數次的會議商討,不論是行程規劃、組織分工、安全宣導、食宿或是財務說明,在組長鍾雅禎的帶領下,有系統地逐一完成,讓我減少出發前的緊張與焦慮。

       第一站到達大别山北麓,俗稱「皖西」的六安,一下火車我們就受到皖西學院的 同學們熱情招待,並一同參觀大別山歷史紀念館,並且採訪宣教部部長,詢問有關紅色文化和紅色旅遊在六安市發展現況。當天晚上,皖西學院團委老師們與同學們共進晚餐,並給予行程上的建議與指導。接下來兩天的六安行,參訪獨山鎮蘇維埃遺址、六霍起義紀念館、金寨革命歷史紀念館。在這些旅遊景點,我們一方面發放問卷讓來往的遊客填寫,也訪問當地居民有沒有因為「紅色景點」的興起而改變生活,在這其中還巧遇江蘇科技大學、合肥師範學院暑期實踐的同學們,大夥除了合影留念外也互相期勉調研順利。
       揮別六安後,本組前往革命聖地「延安」,第一站拜訪延安旅遊局的領導,他從延安的歷史開始說起,也從地理的角度分析,並講述紅軍長征的終點和延安保衛戰,讓我們對延安的旅遊文化有更深的體會。隔天參觀楊家嶺、王家坪和延安革命紀念館,在這些紀念館與舊址,透過文字與圖片的描述,還有專業導遊的解說下,有系統的闡釋「延安歷史與精神」。
       六天的調研好像一下子就結束了,但是深入了解六安和延安兩處的紅色旅遊景點,平心而論,不論是從質還是量方面,延安的旅遊規劃是比六安做得還要好,可從其對外交通、媒體宣傳、觀光人次、景點講解、人力和維護得知。然而,這趟旅程最重要的不是發現哪個紅色旅遊景點做得好,或是做得不好,或是要改善,而是要了解過往的歷史,鑑往知來,並且透過與同組夥伴們一同的努力,學習到團隊合作,這才是暑期實踐的精神所在。感謝南京大學的同學們,還有南京大學的團委老師,給我這個機會參加這次的暑期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