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32期】紅色之旅調研

暑期實踐心得  

鄒明恭(台灣大學)   
                                    (網路圖片)     

       六天的暑期實踐彷彿如同一場夢般,但是卻是我在南京大學交換的歲月中留下深刻的回憶。
       今年二月成為南京大學的交換生,本來預定七月份回台,但在曉蒙、雅禎兩人熱情邀約下,我延後回台時間,參加「以延安和大別山為例,調研紅色文化產業的市場化接納與影響」的暑期實踐。     
        這個題目長到讓我卻步,經兩位伙伴解釋,簡單而言就是調查紅色旅遊景點,對於喜愛旅遊的我,不假思索的就決定參與這次實踐活動。

       南京大學不愧是一流的大學,在出發前本小組開過無數次的會議商討,不論是行程規劃、組織分工、安全宣導、食宿或是財務說明,在組長鍾雅禎的帶領下,有系統地逐一完成,讓我減少出發前的緊張與焦慮。

       第一站到達大别山北麓,俗稱「皖西」的六安,一下火車我們就受到皖西學院的 同學們熱情招待,並一同參觀大別山歷史紀念館,並且採訪宣教部部長,詢問有關紅色文化和紅色旅遊在六安市發展現況。當天晚上,皖西學院團委老師們與同學們共進晚餐,並給予行程上的建議與指導。接下來兩天的六安行,參訪獨山鎮蘇維埃遺址、六霍起義紀念館、金寨革命歷史紀念館。在這些旅遊景點,我們一方面發放問卷讓來往的遊客填寫,也訪問當地居民有沒有因為「紅色景點」的興起而改變生活,在這其中還巧遇江蘇科技大學、合肥師範學院暑期實踐的同學們,大夥除了合影留念外也互相期勉調研順利。
       揮別六安後,本組前往革命聖地「延安」,第一站拜訪延安旅遊局的領導,他從延安的歷史開始說起,也從地理的角度分析,並講述紅軍長征的終點和延安保衛戰,讓我們對延安的旅遊文化有更深的體會。隔天參觀楊家嶺、王家坪和延安革命紀念館,在這些紀念館與舊址,透過文字與圖片的描述,還有專業導遊的解說下,有系統的闡釋「延安歷史與精神」。
       六天的調研好像一下子就結束了,但是深入了解六安和延安兩處的紅色旅遊景點,平心而論,不論是從質還是量方面,延安的旅遊規劃是比六安做得還要好,可從其對外交通、媒體宣傳、觀光人次、景點講解、人力和維護得知。然而,這趟旅程最重要的不是發現哪個紅色旅遊景點做得好,或是做得不好,或是要改善,而是要了解過往的歷史,鑑往知來,並且透過與同組夥伴們一同的努力,學習到團隊合作,這才是暑期實踐的精神所在。感謝南京大學的同學們,還有南京大學的團委老師,給我這個機會參加這次的暑期實踐。

=======================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