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32期】激盪在歷史與創新之間—京滬杭遊記

  黃一展(政治大學學生)
一    一、北京
                                             (網路圖片)

        他是封建王朝的所在,元朝的大都、明清的加持,形成一股牢不可破的氣勢,坐擁著黃河流域的文明,南面一望,億萬生靈都要聽其號令。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建築在這,曲苑迴廊、森羅殿闕之中擺設依舊,彷彿凝結了歷史,不難想像當年帝王將相的氣派。而今遊人穿梭其間,睹物思情憑弔著過往風流。


        參訪故宮,一般是從後門進去,後門靠近煤山,明朝最後一任皇帝自縊於此。進入後延中軸線穿越乾清宮太和殿一路到午門,再快,也至少得半天。此行雖未安排入內,但徘徊於輝煌壯麗的天安門廣場,也夠讓人讚嘆的了。世界上能讓人瞥一眼就傻在那的城市風情並不很多,巴黎、羅馬有一些,巴格達、耶路撒冷有幾個,而北京,絕對有資格名列其中。

        暮靄籠罩,整齊的街燈把婆娑樹影映在巍峨的宮牆上,影疏橫斜狀似潑墨,莊嚴之中另是一番滋味。當然我來並非獨弔思古之幽情,沿長安大街踅了趟王府井大街,或是在后海與南鑼古巷的酒吧買醉,不知名的胡同古韻猶存,正貪婪著兩旁的雕梁畫棟,冷不防一間古色古香的小店擋住去路,推開鑲有銅環的木門,裡頭滿是爵士唱片,其中不乏最新的暢銷專輯,若不是一時興起的探尋,誰又能料到曲巷之中另藏玄機呢。
        但真正令人驚豔的莫屬798創意園區了,離開三環之外,原來由兵工廠改建而成的藝術天地,聚集著眾多的藝術家與藝廊,給古老的北京增添股創造的活力。園區很大,幾座展示中心讓我想到紐約的MOMA;有些店面很小,但其中趣味又讓人無法自拔。這樣的地方是逛不完的,就算花上三天走訪每一座展場每一家商鋪,下次再來時卻又是另一番景緻,這就是創意,永遠讓人捉摸不定,而且,總是與時更新。
        雖然說政治的氣氛還是稍嫌重,雖然說思想的控制並非全然沒有,但在拜訪了北京電影學院、魯迅文學院等之後,中國大陸對於硬體投資之大手筆無他國能及,北京想要打造成為一流的國際都市,如此發展,假以時日,等到軟實力的後勁一出,水到渠成矣。
二、杭州
        他靠著一條長江,腳踏半個宋代,一句「三秋桂子,十里荷香」引來北方金主完顏氏南侵的野心;「直把杭州做汴洲」道盡了趙宋的荒靡,卻也扎實的形容他的豔麗。他不像頤和園、紫禁城那樣的宮殿林立流水假山環繞讓人嘆為觀止,那份氣宇軒昂北京很多;也不是浦東商廈拔地而起外灘車水馬龍熙來攘往,那種熱鬧鋪張上海很足。僅僅就一個西湖,已經夠耀眼,整個中國有36座湖泊名叫西湖,唯杭州的這個,水波浩浩千載不移,淒美的愛情故事與一派美景渾然天成,永遠令中外遊人心醉。
        我很想學張岱湖心亭看雪,無奈此時正值夏末,別說雪了,連桂子都未聞芬芳,而名聞遐邇的西湖十景也多半未見。不過第二晚的「印象西湖」倒是彌補了所有缺憾,由張藝謀主導,舞台即是山水,山水融合了自然,燈光忽閃之中,上演了一齣悲歡離合。許多中國的戲劇喜歡以大團圓收場,似乎這樣比較能帶來一種超脫的慰藉,但總是有幾部作品不這麼想,像是曹雪芹,像是孔尚任,而張藝謀的印象西湖也是如此,執著的等待與訣別的無奈,雨景讓悲劇更加強烈。
        幾年前由馮小剛導演的「非誠勿擾」,場景之一便在杭州市區的西溪濕地。慕名而來,乘船而訪,河道曲折柳暗花明,岸上屋舍儼然。不同於西湖的雅緻,這裡展現的是一種生意盎然的拙樸,雖錯綜卻不至故弄玄虛,綠水橫波竹林如蔭,佇立其間,頗能自比作半個林和靖。
        蘇軾曾有詩云:「水光灩瀲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千年前的詩人已把西湖寫的如此誘人,又過了千年的琢磨,杭州的厚度實在是不可小覷。
三、上海
        到底還是得說說上海,一個複雜而傳奇的都市,稍稍對近代史有研究的人目光都必須在這駐足半晌。北京是古老的王城,威嚴端莊氣勢萬鈞;杭州有著詩意般的寧靜,千年青藻沉澱著中國文人面對山水的智慧。而上海中西交雜,撞出了一個奇特的文明,他背倚長江,東面大洋,在元代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卻在西方勢力如洪流般進入後徹底的改變了。
        若說創意來自於不同價值的激盪,那上海無疑是最具潛力的地方。北京有政策的輔助和大手筆的資金投入、香港有夠高的自由度和國際化,但卻都沒有上海的多元差異及包羅萬宇。走訪八號橋,雖說表面上與798或之江創意園區的差別不甚大,但本質裡卻有種獨特的氛圍與驕傲。午飯後在田子坊閒晃,那是另一個由老上海風味的曲徑所組成,拐過一家絲綢鋪子,披面乍現的是一家裝置藝術的小店,裡面賣的是達利的作品,全都是店長自義大利帶回。半熔化的壁鐘充滿後現代的顛覆意味,掛在灰牆紅瓦的廳房內,初看刺眼但慢慢卻覺意外的妥貼。
        讚嘆外灘繁盛的文章已經太多了,再寫都覺得俗不可耐。此行結束的最後一晚,與在地友人約出小酌,黃浦江畔高樓成群,名為「Blue Frog」的酒吧人不多,飲品卻出奇的貴。言談間問起京派海派之爭,對方半開玩笑的告訴我,北京認為除了自己其他都是「南方人」;而上海更絕,覺得除了自己其他都是「鄉下人」。做為中國近代改革的引領者,崇洋卻不媚外的上海,或許的確值得這樣驕傲。
        我還想再談談南京路、徐家匯、新天地等,還有徐光啟、海瑞、張愛玲等韻事,但上海的風流是說不盡的,你可以到北京去憑弔古蹟緬懷歷史,可以去杭州體驗自然發思古之幽情,但一旦到了上海,沒有森嚴的古城,沒有玄艷的山水,但搓和萬種的磅礡,總會讓人在意料之中卻又意料之外。
        當然此行是文化創意之旅,走遍北京宋庄、798,杭州之江、西溪溼地,上海八號橋、田子坊等,我暫不比較孰為高低,因為這三座城市在底子上都有無可取代的優勢,而他們所呈現出的內涵更是迥然不同,只要在文化上做足功夫,我想中國不只在經濟、國際政治上舉足輕重,做為一個文明悠久的大國,自有他獨樹一幟的風範。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