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圖片) |
和一群陸生座談,聽了許多他們眼中的台灣,很有禮貌、很有秩序、很自由、追星天堂……,看著台灣的一景一物,除了事事新鮮之外,也有不少困惑。面對陸生們興奮的表情,我回想起多年前自己到北京的求學歷程。
當時滿懷好奇心,想去探索那片似乎熟悉實際陌生的大地。沒想到,在北京每看的一個現象,都讓我回溯起在台灣的成長歷程。比方說,到北京的政府機關辦事,在不滿於一個個愛理不理的服務人員的同時,會讓我立刻回憶起小時候在台灣,不也都說公務人員是晚娘面孔嗎!那麼為何後來沒有了?為什麼有這個轉變?轉變的過程又是什麼?
又比如說吐痰,在台灣人無法忍受大陸人吐痰的同時,我想到的是小學時代,當時還有很多大人在吐痰,老師還教導我們,要勸導大人不要吐痰,如果在路上有人吐痰,就拿衛生紙將之擦掉,好讓大人覺得不好意思。
實在有趣,在北京的一切,都有如一面鏡子,探索對方的同時,更多的是認識自己的過程,知己知彼成了「知彼知己」。不知道現在的台灣,是否也能提供給陸生們這樣的功效?
既是識別你我 也是相互寄託
在海峽兩岸還沒有開放交流前,由於當時台灣仍以中國正統自居,也由於信息的封閉,台灣人對大陸的認知完全是模糊的。開放之後,反而由於看到了對方,「你」和「我」之間的差異性與界線就顯現出來了。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同樣是中文,卻使用著不同的詞彙。台灣人聽到這些不同的詞彙、不同的說法時,往往是發笑、甚至是取笑,覺得很奇怪不能接受。台灣媒體很喜歡做這類的詞彙對照表,將大陸與台灣不同的說法相對照。
在大陸,在民族統一的大旗下,強調的是同文同種、同根同源、我們都是一家人,所以不願意去說差異性。然而台灣,分離主義者誇大差異性的不能容忍度,把生活層面的差異性,上升到政治主張的層面。兩岸關係上,似乎還呈現一種越交流越「糟」的怪異現象。
事實上,沒必要去否定差異性的存在,而在於如何正確看待差異性的問題。再拿詞彙對照表的例子,事實上,大陸幅員之大,各地的差異性也都很大,慣用語各地都不同。當然現在北京是首都,所以許多說法會以北京的用法做為廣泛的運用,但這類的詞彙對照表,會給人一個錯覺,以為全大陸就是同一種說法,以致把大陸作為鐵板一塊的整體,而與台灣相對立起來。
過去20年,是台商、台幹、台生單向的到大陸去認識差異性,而現在開始有陸客、陸生乃至於陸商陸續到台灣來認識差異性。說到底,差異性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無須去否定或者掩蓋,差異既是識別你我,也是借鑑彼此的榜樣,互相彌補的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