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期】海內外華人公祭軒轅黃帝側記

張傳來(左二)和張明正(左一)今年3月去詔安掃墓(張傳來供圖)。

張傳來(左二)和張明正(左一)今年3月去詔安掃墓(張傳來供圖)。

採訪/張駿賀、蔡馨逸

2017年4月4日上午,丁酉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陝西省黃陵縣黃帝陵隆重舉行,一萬多名來自海內外華人共同緬懷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軒轅黃帝。

「這是我第三次來到黃帝陵祭祖,每一次都能感受到大陸的巨變。」來自台灣的81歲老人戎紹鑫擠在人群中,仔細地注視著祭台的每一幕,不想錯過祭祀大典的任何環節。當談及多次拜祭的原因,他說,「黃帝是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祖先,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這是大陸與台灣人民都認同的。」 Continue reading

【第147期】到閩南拜祖先:兩個台灣人的祭祖故事

 

張傳來在福州的公司裡翻閱張氏族譜。

張傳來在福州的公司裡翻閱張氏族譜。

採訪/許雪毅

上世紀90年代初來福州創業,台灣宜蘭人張傳來想著,一定要抽空到閩南「拜拜祖先」,但祭祖的願望直到近20年後才得以完成。

不著急也許是因為篤定。張傳來隨身攜帶著一本《張氏族譜》,上面清楚地顯示,祖籍地在福建漳州詔安縣,他是祖先遷台的第17代。 Continue reading

【第147期】從南海沉積記錄研讀台灣自然災害

£¨Í¼ÎÄ»¥¶¯£©£¨1£©Ì¨´óѧÕߣº´ÓÄϺ£³Á»ý¼Ç¼ÖС°ÑжÁ¡±Ì¨Íå×ÔÈ»ÔÖº¦¡°ÀúÊ·µµ°¸¡±

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蘇志傑教授(前)與中山大學鍾立峰研究員(後)在「決心」號上共同研究岩芯樣品結構(4月4日攝)。

採訪/張建松

為了在科學研究領域「以今鑒古」,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蘇志傑教授參加了第三次南海大洋鑽探,他將從南海沉積記錄中「研讀」台灣自然災害的「歷史檔案」,並進行古今對比研究。

數十名中外科學家乘坐美國「決心」號大洋鑽探船,於2月14日抵達北緯18.4度、東經115.9度的目標鑽探海域,開始進行由中國大陸科學家主導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鑽探。此前,大陸科學家已經在南海設計和主導了兩個大洋鑽探航次。 Continue reading

【第147期】〔專題〕 中國大陸的「新區」戰略

編按

近日,大陸公布設立河北雄安新區,讓「國家級新區」總數達到18個。按照設立時間順序,他們分別是: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浙江舟山群島新區、蘭州新區、廣州南沙新區、陝西西咸新區、貴州貴安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大連金普新區、四川天府新區、湖南湘江新區、南京江北新區、福州新區、雲南滇中新區、哈爾濱新區、江西贛江新區等。本期當代中國為讀者介紹大陸「新區」戰略。

【第147期】大陸為何設立18個國家級新區?

大陸設立18個「國家級新區」。

大陸設立18個「國家級新區」。

文編/吳松山

近日,隨著大陸宣布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截至目前,大陸國家級新區數量達到18個,其中東部地區7個、中部地區1個、西部地區6個、東北地區3個、華北地區1個。

什麼是大陸「國家級新區」?它的功能又是什麼?所謂的「新區」是由大陸國務院批准設立,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引領改革開放、推動體制創新、促進產業在地化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為目標。 Continue reading

【第147期】「新區」戰略與「城市群」協作

青年創業者在重慶兩江新區雙創空間內交流。 (新華社 王全超 攝)

青年創業者在重慶兩江新區雙創空間內交流。 (新華社 王全超 攝)

文編/吳松山

大陸宣布設立河北雄安新區,讓「新區」的設立又受到各方關注。大陸媒體新華社採訪了多位專家,對河北雄安新區的設立與大陸的「新區」戰略作出分析。

雄安新區地處京津保腹地,規劃範圍涉及雄縣、容城、安新及周邊部分區域。中國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這將有利於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佈局和空間結構,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開發的新模式,加快建構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 Continue reading

【第147期】大陸「新區」概覽

行人經過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鎮張江路。(新華社 丁汀 攝)

行人經過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鎮張江路。(新華社 丁汀 攝)

文編/魏三多

上海浦東新區 

「一次審批、多次放行。一次確認、三年有效」——今年3月初,位於上海浦東新區洋山保稅港區的摩派汽車零配件貿易公司,拿到了區域首張誠信示範企業證書。一個個進口汽車零部件經過分揀包裝後,可以快速出區發往大陸各大4S店和消費者手中。 Continue reading

【第147期】社評:太陽花三週年,「反中國因素」是唯一的政治遺產

近日來,318太陽花首從一審無罪判決陸續出台,引起社會各界正反兩極的討論。回顧這一場被運動指導者標舉為「台灣民族國家成熟的表徵」,以及「反新自由主義資本全球化的在地形態」的佔領運動,三年來,經過時間的淘洗,除了順利為民進黨的「全面執政」掃除了障礙,以及迄今還躺在立法院尚待審議的「兩岸協定監督條例」之外,似乎沒能為台灣留下太多的印記。 Continue reading

【第147期】「老齡化」腳步漸近:大陸智慧養老成行業新寵

01老齡化圖片文/關海

在大陸,隨著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智能硬體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及產品發展,「智慧養老」已經逐漸成為破解「老有所依,老有所養」難題的解決方案之一。智慧養老簡而言之就是利用先進的理念和科技產品,實現養老行業的智能化和互聯網+,讓養老生活更加安全與便利。 Continue reading

【第147期】匯豐調查:大陸千禧一代住房自有率達70%

02千禧年一代文編/林素卿

香港匯豐銀行近日針對9個國家的調查發現,中國大陸千禧一代(1981年~1998年出生)的住房自有率高達70%,在9個國家當中排名第一。

據彭博社報導,匯豐銀行委托投資公司Kantar TNS對來自9個國家的9000多人進行了調查,調查涉及國家有:中國大陸、加拿大、澳洲、法國、馬來西亞、墨西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英國和美國。受訪者的出生日期為1981至1998年,這也符合對一代人的定義。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