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期】「新區」戰略與「城市群」協作

青年創業者在重慶兩江新區雙創空間內交流。 (新華社 王全超 攝)

青年創業者在重慶兩江新區雙創空間內交流。 (新華社 王全超 攝)

文編/吳松山

大陸宣布設立河北雄安新區,讓「新區」的設立又受到各方關注。大陸媒體新華社採訪了多位專家,對河北雄安新區的設立與大陸的「新區」戰略作出分析。

雄安新區地處京津保腹地,規劃範圍涉及雄縣、容城、安新及周邊部分區域。中國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這將有利於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佈局和空間結構,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開發的新模式,加快建構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

原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劉維新說,制定和實施區域發展戰略,確保區域經濟協調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是中國大陸宏觀經濟政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大陸國土面積遼闊,區域之間差異較大。在過去的發展中,東部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區域經濟差距過大成為大陸經濟協調發展面對的問題。自改革開放以來,大陸相繼提出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等一系列區域發展戰略,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區域發展政策體系。在這些措施的影響下,相關區域發展不斷提速,內部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

然而,區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目前大陸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對於區域協同發展的層次及水準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國社科院區域經濟所研究員徐逢賢說,區域合作成為優化區域發展格局的重要路徑。合作內容和方式實現跨越,從過去局限於招商引資拓展到基礎設施、環保、公共服務共用等多個方面協同發力,並在多個重點領域實現突破。

據大陸國家發改委介紹,京津冀地區以交通、生態、產業為重點突破領域,協同發展進展順利。京張、大張鐵路全線開工,京台、京秦、首都地區環線高速等一批「斷頭路」和「瓶頸路」正在打通或擴容。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和水污染防治協作機制進一步完善,2016年該區域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約33%。

長江經濟帶將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放在首要位置。作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區,四川去年完成造林1113.7萬畝,同比增長27%,增加森林面積628.5萬畝。重慶關閉搬遷256家重污染企業,主城區內基本沒有鋼鐵廠、燃煤電廠、化工廠、燃煤鍋爐。

同時,大陸官方也相繼發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劉維新認為,這3個城市群分別位於長江的下游、中游、上游,它們將更好地形成合力,推進長江經濟帶範圍內相關省區實現經濟協同發展。

城市群是城鎮化發展的主體形態,是帶動大陸經濟持續增長、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重要平台,「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建設發展19個城市群、2個城市圈,建構「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格局。

大陸城市群建設速度近年來不斷提升。不僅在長江沿線,其他多個地域的城市群發展規劃也紛紛獲批。例如,《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2016-2030年)》日前獲批,提出到2030年該城市群將全面建成核心競爭力強的現代化國家級城市群。

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於今年2月公佈。規劃提出將大力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培育一批有特色優勢的產業集聚區,建設面向東盟、服務西南中南華南的藍色海灣城市群。

目前,大陸處於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說,區域協調發展意味著彌補短板和薄弱環節,從而優化資源要素的空間配置,加快培育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為經濟平穩增長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