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期】孫亞夫:兩岸關係性質不可回避 台灣新領導人應繼續完成答卷

採訪∕查文曄

以「未來四年台灣政局與兩岸關係」為主題的全國台灣研究會2016年學術年會14日在浙江湖州開幕。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孫亞夫在致辭時表示,台灣當局新領導人仍未回答兩岸關係是何種性質這一不可回避的問題,這份未完成的答卷應繼續完成。 Continue reading

【第126期】新聞回顧(6/10~6/17)

6/10 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桑德斯今天會晤歐巴馬後表示,他將與宣稱贏得提名的對手希拉蕊合作,以擊敗共和黨人選川普。隨後歐巴馬更透過希拉蕊競選團隊公佈一段視頻,呼籲民主黨人實現黨內團結,共同阻止川普獲勝。

6/11 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南郊城鎮遭連環爆炸襲擊,目前死亡人數已升至12人,另有55人受傷。 Continue reading

【第126期】奧蘭多槍擊案戳中美國三大「命門」

文/柳絲

美國奧蘭多發生的槍擊悲劇造成上百人死傷,釀成美國歷史上最糟糕的槍擊事件。這也是美國本土自「911」以來遭受的最嚴重恐怖襲擊。

每一次槍擊事件,都會引發一輪美國全國範圍的反思,然而反思過後,卻是一起又一起新的悲劇發生。這一次,離去年末死傷30多人的加州槍擊案也只有半年多時間。

槍擊事件戳中美國三大「命門」,也是美國需要深思的三大「病症」。 Continue reading

【第126期】尼泊爾童工氾濫難以杜絕

文/周盛平

在「世界無童工日」到來前夕,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幾處大街小巷,到處都有面孔稚嫩的人在忙碌,有的四處兜售商品,有的打掃衛生,有的端茶送飯,有的在賣票。他們普遍個子不高,一看就讓人懷疑是童工。

在位於市中心獅子宮附近的街道上,一個賣棉花糖的12歲的男孩子,兩個月前剛從尼泊爾中部來到首都,現在受雇於一個私人老闆,每天在車站、寺廟等地方賣棉花糖。「我一天能夠賣掉六七百盧比(1元台幣約合3.2尼泊爾盧比),幹一天活拿一天的工資,一天100盧比。」 Continue reading

【第126期】歐洲「公投熱」背後的民主迷失

04文/張偉

歐洲政壇似乎迎來緊鑼密鼓的「公投時刻」。英國6月23日將舉行公投決定是否退出歐盟;義大利今年10月之前舉行修憲公投;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計畫通過公投決定是否接受歐盟的難民分攤方案……

公投在西方政體中本是「代議制民主的補充和修正」,但近年來卻頻繁扮演歐洲政治決策主角,解決「重大問題」。這股「公投熱」的背後,是歐洲民主政治的嬗變和迷失。  Continue reading

【第126期】沒有勝利只有屠殺:濫殺無辜的美軍無人機空襲行動

Demonstrators deploy model of U.S. drone aircraft at "Stop Watching Us: A Rally Against Mass Surveillance" near U.S. Capitol in Washington文/王玉

6月11日和12日,數千名反戰人士在美軍駐德國的空軍基地週邊排成人牆,抗議美軍無人機在海外空襲行動中導致大量平民死傷。這是迄今為止針對美軍駐德基地無人機行動最大的一次抗議活動,也再次引發國際輿論對美軍濫用無人機惡行的廣泛關注。 Continue reading

【第126期】跨越海峽的築夢故事:台灣青年大陸創業記

文編/余德和

他們中間,既有挺進城市的金融資料分析師、跨境電商,也有紮根鄉村的文創能手;既有初到大陸、小試身手的「新鮮人」,也有子承父業、耕耘十載的「老資格」;既有投入鉅資撬動市場的「大鱷」,也有默默經營路邊店的「小咖」。 Continue reading

【第126期】定居海西:一位台灣博士的大陸就業記

採訪/彭珊珊

對來自台灣的溫國勳來說,最近可謂是雙喜臨門:他不僅與福州大學續簽合約,任職副教授,而且年初還和西安籍女友在福州辦酒完婚。工作穩定、買房成家,溫國勳說,他定居福州了。

溫國勳生長在台灣,在英國和澳洲留學獲得建築和室內設計的碩士、博士學位,後在台南一所大學擔任副教授。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