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期】社評:雙十談話,什麼都可以談但什麼也都沒得說

秋颱甫過、寒露至。從強行闖關「國際民航組織大會」、「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大會」接連受阻,到島內公民組織反對「年金改革」和「一例一休」湧上街頭,一連串在內政和外交上的反挫似乎動搖不了蔡英文當局的意志。近日來,伴隨著施政滿意度的急速下滑,小英的動作頻頻,先是利用民進黨黨慶發表公開信,號召黨員同志「要力抗中國的壓力」、「擺脫對於中國的過度依賴」;隨後又借由美國華爾街日報和日本讀賣新聞的專訪隔空喊話,希望北京當局「不要誤判情勢,以為用壓力就可以讓臺灣人屈服」;就連被視為可能提供兩岸僵局緩解契機的雙十講話,也在絕口不提「九二共識」的堅持下,什麼都可以談,但也什麼都沒得說的,「維持現狀」。 Continue reading

【第134期】國台辦:「九二共識」不是我們單方面強加給台灣

來源∕新華社

國台辦9月28日舉行例行發布會,發言人馬曉光指出,「九二共識」及其體現的一個中國原則,是符合兩岸關係法理與現實的客觀事實,不是人為附加的前提。有記者問:今年五二〇以來,台灣方面一方面拒不接受「九二共識」,另一方面一再表示兩岸交流不應預設前提,請問對此有何評論?馬曉光表示,「九二共識」及其體現的一個中國原則,是符合兩岸關係法理與現實的客觀事實,不是人為附加的前提。這一共識是兩岸雙方通過溝通協商、求同存異達成的,不是我們單方面強加給台灣的。雙方打交道,首先要明確彼此關係的性質。所謂不設前提的要害就是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就是內心不放棄「兩國論」、「一邊一國」的立場。民進黨當局單方面破壞兩岸共同政治基礎,實際上是把他們對共識的否認強加給大陸,這才是為兩岸交流互動設置前提。 Continue reading

【第134期】國台辦:不要低估大陸十三億多民意的堅定決心

來源∕綜合報導

大陸國台辦10月6日舉行例行發布會,發言人馬曉光針對蔡英文日前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的內容指出,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我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意志堅如磐石,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不可動搖,反對任何形式「台獨」分裂活動的立場堅定不移。「任何勢力、任何人不要低估大陸13億多民意的堅定決心」。 Continue reading

【第134期】新聞回顧(10/1~10/7)

10/1 蔡英文宣布,為讓執政更有效率,未來每周一中午,將親自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與會者將涵蓋府院黨及黨團,堪稱蔡政府最高決策會議。而扁執政時的核心幕僚邱義仁,因目前擔任民進黨智庫執行長,未來也將加入會議行列,助英全整隊再出發。

10/3 台灣金融主管機關主委丁克華請辭,成為林全體制第一位陣亡閣員。日前丁克華在立法機關財委會就兆豐案出席祕密會議,在報告中指出,兆豐銀174筆可疑交易中查不到國民黨洗錢證據,導致綠委強烈不滿,因此有媒體懷疑丁是「被請辭」。 Continue reading

【第134期】非洲第一條「中國標準」電氣化鐵路通車:「衣索比亞」至「布吉地」

 

由大陸中鐵承造的亞吉鐵路鐵軌與列車機頭。

由大陸中鐵承造的亞吉鐵路鐵軌與列車機頭。

文編/江英士

由中國大陸企業採用全套「中國標準」和「中國裝備」建造的非洲第一條現代電氣化鐵路——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至吉布地首都吉布地市鐵路(簡稱「亞吉鐵路」)已於10 月5日正式通車。 Continue reading

【第134期】超級稻第五期攻關失敗

03文編/吳松山

據新華社消息,舉世矚目的袁隆平超級雜交稻第五期攻關第二次測產,9月份在湖南武岡驗收。攻關品種「廣湘24S/R900」此次表現並未達到預期,甚至可以說並不成功。

這次測產驗收雖然未達標準,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又是一次成功的測產,測出了科學家對待科學的嚴謹態度,更測出了「雜交水稻之父」的科學精神。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