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期】金磚國家未來十年的合作藍圖(民生篇)

 

9月3日至5日,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行。     (新華社 張國俊 攝)

9月3日至5日,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行。
(新華社 張國俊 攝)

文編/魏三多

金磚國家提出未來十年將加強聯通基礎設施、發展跨境電商、密切人文交流、推動科技創新等合作藍圖。

購物:足不出戶異域產品送到家

俄羅斯糖果、印度手工藝品、巴西蜂膠、南非葡萄酒……越來越多來自其他金磚國家的特色產品,成為中國大陸網購熱銷品。 Continue reading

【第158期】從非洲國家視角看「金磚合作」

 

2017年金磚國家工商論壇在廈門舉行,專題研討結束後,發言嘉賓準備合影。(新華社 李鑫 攝)

2017年金磚國家工商論壇在廈門舉行,專題研討結束後,發言嘉賓準備合影。(新華社 李鑫 攝)

文編/魏三多

金磚國家領袖第九次會晤在廈門召開。前來廈門的9位外國領導人中,有3位來自非洲。從他們的發言和表態可以看到,非洲國家熱切盼望借力金磚國家合作,實現各自國家的發展。

這3位非洲國家領導人分別來自南部、北部和西部的南非、埃及、幾內亞。從地理位置和發展水準看,三國各具代表性。 Continue reading

【第158期】《廈門宣言》:結伴而不結盟的全球安全機制

文編/江英士

在廈門舉行的金磚國家領袖會晤共同發表了一份《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宣言》,其中關於「國際和平與安全」小節中提及當前全球幾個衝突熱點地區的解決方案,與美國為首的已開發國家存在迥異的主張,展現了發展中國家應對全球安全挑戰的主體立場。 Continue reading

【第158期】兩岸交流三十年親歷者講述兩岸情緣

 

兩岸交流三十周年暨年大會上,特首林鄭月娥發表講話。(新華社圖片)

兩岸交流三十周年暨年大會上,特首林鄭月娥發表講話。(新華社圖片)

採訪/周雪婷、殷曉媛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當紀錄片裏放映出台灣老兵回到家鄉與雙親相認的場景時,在香港參加「兩岸交流三十周年紀念大會」的不少現場觀眾落下了眼淚。他們有的是海峽兩岸交流三十年的親歷者,所以感同身受;有的是了解到兩岸交流的來之不易,所以備受感動。

2017年是海峽兩岸開啟交流三十周年,9月,多位海峽兩岸交流的見證者、親歷者與推動者齊聚香港,參加「兩岸交流三十周年紀念大會」。其中,3位見證兩岸交流的親歷者在大會上分享了他們的經歷。 Continue reading

【第158期】回家的「使命」——訪台灣老人

 

82歲的老兵高秉涵深知自己足夠幸運才能回到家鄉,而還有成千上萬的老兵致死無法如願,於是他一次次地將去世老兵的骨灰帶回家鄉。

82歲的老兵高秉涵深知自己足夠幸運才能回到家鄉,而還有成千上萬的老兵致死無法如願,於是他一次次地將去世老兵的骨灰帶回家鄉。

採訪/周雪婷

「海峽兩岸的交流,真的不能等。」日前在香港舉辦的「兩岸交流三十周年紀念大會」上,台灣老人高秉涵說。話音剛落,現場就響起熱烈的掌聲。

1936年出生的高秉涵因帶逾百位台灣老兵的骨灰回到故裏而被評為2012年大陸「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在「兩岸交流三十周年紀念大會」前夕,高秉涵接受新華社記者的專訪,講述了海峽兩岸從封閉到開放數十年間,他一次次背負老兵們的鄉愁回家的故事。 Continue reading

【第158期】交流共享 寄語未來:全國台聯•北京中醫藥大學台灣學生安徽參訪團

交流共享 寄語未來2文/王宇靖

「這世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不知哪裡見過這句話,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台灣學生參訪期間常常縈繞心頭。短短8天,師生之間、兩岸學子之間不斷深入地交流碰撞,何嘗不是久別重逢的欣喜暢快?師生們與參訪地點、事物之間的交流互動又激蕩出無數感動和感悟…… Continue reading

【第158期】〔專題〕大陸第十三屆「全民全運會」:業餘選手上賽場,草根項目放異彩

大陸第十三屆全運會開幕式舉行。(新華社 許暢 攝)

大陸第十三屆全運會開幕式舉行。(新華社 許暢 攝)

編按
「全運會」是大陸體育事業發展演變的縮影,也是其社會成長進步的見證。過去一段時間,只有競技體育、專業運動員才能登上大陸全運會舞台。今年9月在天津舉行的第十三屆全運會,除了競技專案,還有19個群體性項目納入其中,預計有約8000名業餘選手、民間高手參加決賽階段的比賽。近年來,大陸體育事業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形成由政府主導、多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格局。據統計,目前全大陸經常運動的總人數已近4億。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本期「當代中國」為讀者介紹大陸的體育現況。

 

【第158期】天津全運會有何創新內容?

 

霍元甲後人霍靜虹(前)志在傳承傳統武術。 (新華社 郭晨 攝)

霍元甲後人霍靜虹(前)志在傳承傳統武術。
(新華社 郭晨 攝)

文編/吳松山

大陸全運會金牌榜哪去了?廣場舞怎麼「跳」進了全運會?業餘選手也能與專業選手「過招」?運動賽場為何「亂入」外籍華人選手……正在天津舉行的全運會,讓不熟悉體育的人如墜雲霧,而懂體育的人卻看出了新意和門道。

那麼,天津全運會究竟有哪些讓人耳目一新的新玩法、新亮點? Continue reading

【第158期】大陸體育觀察:全運會與職業運動

 

浙江選手馮志強(右一)在男子400米欄決賽中以49秒66的成績獲得冠軍。(新華社 王麗莉 攝)

浙江選手馮志強(右一)在男子400米欄決賽中以49秒66的成績獲得冠軍。(新華社 王麗莉 攝)

文編/吳松山

大陸全運會與職業運動一度有不少難以協調的矛盾:對職業運動員而言,是選擇接受地方體育徵召參賽還是選擇自己的職業賽事,是個「魚與熊掌」的問題。如今,隨著大陸體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兩者的矛盾相對消解,無論是全運會相關項目合理地安排賽期,還是地方體育局「政府購買服務」,都讓大陸全運會與職業運動的關係逐漸融洽,從「鬆綁」走向「互助」。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