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黃文倩(淡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2015年8月盛夏,我考察河北灤南農村與小鎮後回訪北京,在北京文藝報副主任、大陸底層文學研究專家李雲雷博士的協助下,與淡江大學中文系的同學鄭安淳,一起赴北京皮村(一個介在北京五環與六環中的「城中村」)訪問,除了參觀有「新工人」的精神文化家園之名的工友之家,打工文化藝術博物館,以及由勞動人民創辦,提供給打工的子弟就讀的同心實驗學校外,也粗略觀察皮村人民的生活,由於時間有限,當時負責導覽的朋友,即推薦我閱讀呂途的「新工人」的相關論述,以補充參觀未能充份理解的晚近中國「新工人」的狀況。我偶有跟進與蒐集重要書目的習慣,回了台灣後,發現呂途的兩本代表作:《中國新工人:迷失與崛起》(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年)、《中國新工人:文化與命運》(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年)果然就放在一系列大陸城鄉轉型的相關書堆中。有鑑於台灣文化圈對呂途,和所謂的「新工人」,可能還沒有一定的理解,我想,或許可以談一些我目前對此議題及這兩本書的基礎理解。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