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長:120 分鐘
時間:2014/10/31晚上六點半至九點半
地點:真善美戲院(台北市漢中街116號7F)
本片以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所涉案件的社會分析與思想性質,為受難人生命史紀實追蹤為拍攝的歷史與現實交錯的架構,展開一段已被現實逐漸湮沒的真實「台灣人」的歷史。片中呈現了四位五O年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陳水泉、黃至超、陳棠棃、蔡再修的生命故事。 Continue reading
片長:120 分鐘
時間:2014/10/31晚上六點半至九點半
地點:真善美戲院(台北市漢中街116號7F)
本片以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所涉案件的社會分析與思想性質,為受難人生命史紀實追蹤為拍攝的歷史與現實交錯的架構,展開一段已被現實逐漸湮沒的真實「台灣人」的歷史。片中呈現了四位五O年代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陳水泉、黃至超、陳棠棃、蔡再修的生命故事。 Continue reading
── 三角鐵、社發所與我
■ 羅加鈴(曾是護理人員,現為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博士候選人)
讀國小時,我最討厭周六午間的家長會。當時,我的父母在傳統市場賣魚,一般要過了上午11點,買氣才會逐漸散去,為了同時顧及掙錢和參與女兒的成長,父母會刻意把平日下午1-2點的收攤時間挪前,但怕誤了與會時間,總顧不得回家更衣,就穿著沾有魚腥味的衣服赴約,坐立父母周遭的其他家長,經常會露出嫌惡的表情,讓我覺得丟臉。 Continue reading
── 世新大學社學發展研究所招生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成立於1997年,以『有學有術、實踐基層、回歸理論、再造社會』作為辦學目標,希望能訓練一批具有批判與反省精神的學生,將理論與實踐加以有效的結,投入社會改造與發展的工作。 Continue reading
本研習營總共兩整天,專為給高中和大學的老師們和對釣魚台問題有高度興趣的朋友準備,並提供《認識釣魚台重要文集》,作為學員以後授課的教材,以備將來上課的準備和進一步鑽研的基礎。
一、2014年秋季班場次:(報名請上計畫網站:http://diaoyutaitw.weebly.com/) Continue reading
《一個台灣原住民的經歷》(修訂版)
2010年出版的《一個台灣原住民的經歷》經過莫那能再次審訂,重新推出的全新修訂版。本書重點描述了一九七○年到一九九○年台灣社會劇烈變動時期,一個 原住民的血淚經驗;他的苦難、他的奮鬥、他的覺醒、他的挫折。既是個人生命史的篇章,也具體而微的反映了當時台灣原住民整體的歷史處境。 Continue reading
【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座談會】
台灣的出路在哪裡?
從當前台灣政局看兩岸關係的發展
主辦單位: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兩岸犇報》社
時間:2014年10月7日(二)上午10時至11時30分
地點:台大校友會館3A會議室
台北市濟南路一段2之1號3樓;近捷運台大醫院站2號出口 Continue reading
《台北戀人》
那些年的那些人與那些事。
一九四九年四月六日,軍警直接進入台北兩所大學的校 園,集體逮捕了數百名住宿學生,史稱四六事件。長久以來,此一事件被刻意遺忘。藍博洲長期採集事件親歷者的口述證言,也調查研究了各種檔案材料,以小說形 式呈現了歷史的現場,還原了事件的真實面貌。 Continue reading
鄉村不僅僅是風景畫,不僅僅有浪漫主義消費的保留節目,還有自然中的人。這些人五花八門,其各不相同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其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沉浮福禍的平凡故事,同樣是自然的一部分。 Continue reading
這個夏天,<差事劇團>在聯結「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的共同策畫下進行<紅字團:2014—1949>的策展活動,嘗試從異質空間保存/藝術與社會對話/歷史的再現及表現等角度以寶藏巖為展場,六張犁為現場,進行藝術行動「ARTS IN ACTION」的對話。 Continue reading
【兩岸和平發展論壇】
「甲午戰爭兩甲子紀念反思──中國現代化與台灣前途」研討會
地點:旺旺中時大樓大演講廳(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303號)
緣起:
120年前甲午戰爭不只揭開台灣人民抗日保台的序幕,也讓所有中國人民團結起來,共同擺脫落後就要挨打的苦難命運。反思甲午戰爭兩甲子,目的在於以史為鑑,從歷史面對現實,探索中國現代化與台灣前途,為中華民族復興之路奠下基石。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