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期】去留兩難的金融學子:中國農業大學台生孫喬陽

♦ 文/記者:程朔、實習生:袁藝博

出生、成長在台北的孫喬陽,現在中國農業大學本科二年級讀書。從很早開始,喬陽的內心深處,就蘊藏了一份對多彩生活、豐富經歷的嚮往。

2014年初冬時節,喬陽在校園裡與到訪的欄目組「海聊」幾個小時,向我們詮釋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從打招呼的幾句寒暄中,我們發現她有台灣女生常有的那種溫婉腔調,外加一副頗顯文雅的細邊金絲眼鏡,還有臉上些許的靦腆笑容,給我們初步象就是「楚楚」二字。只是,細看她的短髮,被打理的略顯張揚,似乎與金絲眼鏡後面內斂的眼神有點「不搭」;而聽她的故事,就更會發現這看上去「楚楚」的女孩子,其實心很強大。  Continue reading

【第99期】《綠色中國專題系列二》遼寧省生態修復工程追蹤

編按

四年前(2011年)遼寧省啟動「青山工程」並設立了一個中短期的目標,預計經過5到10年的努力,通過建立法規、政策推動、工程化治理,使已被破壞的山體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恢復;通過嚴格執法,使違法破壞山體、濫占林地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得到有效遏制;通過編制青山工程規劃,進一步規範礦山開採及其他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通過工程圍欄、舍飼圈養牛羊,實現荒山綠化。

按照遼寧省政府的規劃,到今年(2015年)遼寧省要實現鐵路、公路(一級以上)兩側,大中型水庫庫區、水源保護區、居民集中居住區可視範圍內礦山及其他已破壞山體的生態環境基本得到治理,實現植物覆蓋;30%的荒山實現工程圍欄,「小開荒」全部實現退耕還林。遼寧省還計畫在2015年前完成荒山封育400萬畝,實施工程圍欄1.6萬公里,全省現有的160萬畝「小開荒」也要在2013年內全部還林還草。

本期綠色中國系列二推出「遼寧省生態修復工程追蹤」專題,以瞭解當前大陸生態修復工程的前景,並檢驗遼寧省「青山工程」的各項進度是否落實。 Continue reading

【第99期】《綠色中國專題系列二》遼寧「綠增塵减」初見成效

♦ 採訪/徐揚

「以前春天一颳風,屋子裡的土有銅錢那麽厚。」家住遼寧鐵嶺遼河邊上的村民孫軍說,現在樹多了,河裡的葦子、蒿子長得跟人一樣高,颳風土少多了。

近年來,「綠增塵退」的生態轉變,許多遼寧人看在眼裡,深有感觸。遼寧省氣象局通過衛星遙感監測發現,全省非農田高植被覆蓋區面積正逐年增加。2014年植被覆蓋面積達到67975平方公里,與2006年相比增加10103平方公里。這相當於增加了1.5個還多的上海市的面積。 Continue reading

【第99期】《綠色中國專題系列二》在石頭堆上種出樹來:遼寧朝陽青山工程植樹見聞

♦ 採訪/吳簫劍、張逸飛

遼寧省朝陽市是「十年九旱」之地。去年(2014年)夏天,在遼寧省63年一遇的大旱中,朝陽受災首當其衝,降雨量减少80%。光禿禿的麒麟山頭寸草不生,大片裸露的岩石,重重壓在每一個朝陽人心頭。植被破壞,環境惡劣,這是朝陽難以言說的痛。種樹,成了朝陽人迫切的願望。

今年3月,我們趕往朝陽,沿路是尚未化凍的大地,東北的寒氣還在負隅頑抗,而朝陽卻抓緊春天來臨之前的短暫時間,為一場規模浩大的植樹戰役做著最後的準備。  Continue reading

【第99期】《綠色中國專題系列二》瀋陽退耕還濕5000餘畝為野生鳥類建家園

♦ 採訪/石慶偉

瀋陽市通過設立濕地保護紅線、退耕還濕等措施,加强濕地生態多樣性維護,為野生鳥類營造良好生存家園,去年已將北部的康平縣臥龍湖附近5000餘畝水稻田恢復為濕地,大面積種植蘆葦、蒲草和矮株高粱等植物。

臥龍湖水域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是遼寧最大平原淡水湖,也是東北亞鳥類遷徙必經之地,每年有170多種野生鳥類、上百萬隻候鳥在這裡停留繁衍。 Continue reading

【第99期】《綠色中國專題系列二》遼寧啓動「愛鳥周」呼籲關注候鳥保護

♦ 採訪/張逸飛 吳簫劍

暮春四月,遼寧省盤錦市雙台河口自然保護區迎來一批珍貴的客人——黑嘴鷗,它們剛從南方返回,到這裡休養生息、繁衍後代。恰逢其時,遼寧省「愛鳥周」活動4月22日開啓,呼籲人們「關注候鳥保護,守護綠色家園」。

在雙台河口保護區的南小河濕地,許多黑嘴鷗正在覓食嬉戲。「這裡是世界上最大的黑嘴鷗繁殖地。」盤錦市林業局濕地綜合管理科劉野介紹說,「黑嘴鷗種群數量超過9000隻,占全球總數近一半。每年3月到10月它們都會來這裡繁衍後代,現在正是築巢、求偶的季節。」 Continue reading

【第99期】「亨利族」的花樣生活

♦ 文/無源

在大陸百度貼吧裡,一個跟「亨利族」有關的帖子正在蓋樓。在美國,HENRYs(亨利族)已成為一個熱詞,它指向高薪卻不富有者(High Earners,Not Rich Yet。HENRY為其首字母縮寫)——這群人財富積累不多,卻擁有大量的流動資金。在中國大陸,他們更多被稱為「新生代」,對應「80後」、「90後」消費人群。 Continue reading

【第99期】「治癒遊戲」傳遞來自陌生人的溫情

♦ 文/無源

「留下你的電話號碼和想聽的歌,如果有人會唱就唱給你聽。想像某一天心情難過鬱悶不開心,接到一個陌生的電話,傳來的是你最想聽的那一首歌。也許五音不全,也許嚴重走調,但是聲音卻很認真很執著,你內心肯定會充滿小感動、小幸福。」近日,大陸的微博、社區、微信上流行起一種「治癒遊戲」。這種遊戲的規則是,留下自己的電話號碼和想聽的歌曲名字,等待陌生人打來電話唱想聽的歌,說晚安或祝福的話。參加者眾多。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