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期】《綠色中國專題系列二》在石頭堆上種出樹來:遼寧朝陽青山工程植樹見聞

♦ 採訪/吳簫劍、張逸飛

遼寧省朝陽市是「十年九旱」之地。去年(2014年)夏天,在遼寧省63年一遇的大旱中,朝陽受災首當其衝,降雨量减少80%。光禿禿的麒麟山頭寸草不生,大片裸露的岩石,重重壓在每一個朝陽人心頭。植被破壞,環境惡劣,這是朝陽難以言說的痛。種樹,成了朝陽人迫切的願望。

今年3月,我們趕往朝陽,沿路是尚未化凍的大地,東北的寒氣還在負隅頑抗,而朝陽卻抓緊春天來臨之前的短暫時間,為一場規模浩大的植樹戰役做著最後的準備。 

登上鳳凰山,震耳欲聾的施工聲響徹山谷,一部停在裸岩山頭的液壓粉碎機「噹噹噹」地敲打著,在它身後是一個直徑20多公尺,深數十公尺的大坑。

「這是我們鳳凰山採石場植被恢復工程的第三標段,我們要用碎石把這個坑填平,然後在緩坡上面覆土種樹。任務緊迫,我們必須趕在4月底之前把樹苗栽進去,不然活不成。」

朝陽市林業局青山辦公室的人員鄭紅旗向我們介紹,這場戰役取名為「青山工程」。整個鳳凰山上,這樣的標段總共有7處十多個大坑都要填上,工期緊張,鄭紅旗不時地皺著眉頭。

朝陽市林業局副局長顔景田說,這項工程治理面積400畝,土方搬運量23000餘立方公尺。預計全部工程將於2016年完工。

除了鳳凰山工程外,麒麟山上則在進行著無土層裸岩爆破客土造林綠化工程,這個拗口的名稱已經將工程的複雜展現得淋漓盡致。由於常年的植被破壞導致水土流失,麒麟山有的山頭已沒有土壤,只剩裸露的岩石,而這個工程,就是要讓石頭上長出大樹!

第一眼看到那個場景:一堆堆隆起的紅色土丘整齊地排滿了五百畝的山體,而在土堆裡種著露出地面半米高的側柏,它們每一棵看上去都那麽瘦小,但它們聚在一起的畫面又是如此的震撼人心。

「別看它們現在這個樣子,那是冬天還沒醒,等天氣暖和了,樹苗就會漸漸變得有生氣起來。」朝陽市林業局造林工程師張羽飛說。

裸岩種樹是個極其複雜的工程。麒麟山南坡條件極差,岩石裸露,坡度為65度,面積為1500畝,每年完成500畝,預計3年完成。在裸岩上面種樹首先要在岩石上鑽洞放置炸藥,這樣炸出來的坑有1.8萬多個,有的地方不能爆破,就要靠人工挖坑,朝陽人又挖了1.6萬多個人工坑。挖好坑後,再將山下的土背上山,逐一填入坑中。最後再把油松、側柏、榆樹、五角松、山杏等樹苗種在坑裡,幷使用保水劑、生根粉、根瘤菌、覆膜等造林技術保證成活率。

「這是同天鬥,同地鬥啊!」張羽飛站在一棵已經枯死的樹苗旁對我們說,「樹死我們心不死,我們還會在這個坑裡補種,一定要讓麒麟山披上綠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