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46期】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習近平:「中國夢」就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習近平在北京國家博物館發表談話  (網路圖片)

【本報訊】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和李克強等中央政治局常委11月29 日在北京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特展,回顧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實現民族復興走過的歷史進程。
各個展廳內的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展品,把人們帶回了近代以來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難忘歲月。

在參觀過程中,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他表示 《復興之路》這個展覽,回顧了中華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華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華民族的明天,給人以深刻教育和啟示。中華民族的昨天,可以說是「雄關漫道真如鐵」。近代以後,中華民族遭受的苦難之重、付出的犧牲之大,在世界歷史上都是罕見的。但是中國人民從不屈服,不斷奮起抗爭,終於掌握了自己的命運,開始了建設自己國家的偉大進程,充分展示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的今天,正可謂「人間正道是滄桑」。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總結歷史經驗,不斷艱辛探索,終於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這條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華民族的明天,可以說是「長風破浪會有時」。

經過鴉片戰爭以來170多年的持續奮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光明的前景。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習近平強調,回首過去,全黨同志必須牢記,落後就要挨打,發展才能自強。審視現在,全黨同志必須牢記,道路決定命運,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多麼不容易,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來,全黨同志必須牢記,要把藍圖變為現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我們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

習近平指出,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歷史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一定要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把我們的黨建設好,團結全體中華兒女把我們國家建設好,把我們民族發展好,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習近平最後強調,我堅信,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

【犇報‧第46期】王毅會見台灣基層鄉鎮市民代表

                           (網路圖片)

【新華社∕北京】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王毅12月6日在北京會見了來自基層的「台灣鄉鎮市民代表會聯合總會」參訪團一行。「台灣鄉鎮市民代表會聯合總會」是活躍於台灣各鄉鎮的市民基層組織,此次參訪團由總會長蔡詠鍀率隊,成員均爲來自台灣30個鄉鎮市民代表會的基層代表。

會面中王毅表示,我們很願意和台灣的基層民衆直接接觸,以便瞭解台灣最真實的情況,傾聽台灣最質樸的訴求,把握台灣最準確的脈絡。兩岸是一家人,我們在和台灣同胞打交道時,一定要貫徹好以人爲本、爲民謀利的執政理念,體現好爲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王毅強調,兩岸關係今天的局面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把它珍惜好、維護好、發展好。只要雙方繼續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台灣海峽就會保持和平穩定,台灣老百姓就可以繼續過安定的日子。只要雙方繼續加強交流、深化合作,兩岸關係就會不斷向前發展,兩岸同胞就能夠得到更多福祉和實惠。只要雙方繼續增進兩岸一家人的認同,就能越走越近,越走越親,攜手開創民族復興的美好前景,讓我們中華兒女,不管是大陸人還是台灣人,從此在世界上昂首挺胸,受人尊重。(記者∕李寒芳)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

【犇報‧第46期】新華社代表團訪台考察媒體轉型發展

【新華社∕台北】由新華通訊社副社長周樹春率領的新華社代表團一行6人,12月6日至12日在台灣訪問交流。
在台期間,代表團訪問了聯合報系、旺旺中時傳媒、東森電視臺、中華日報等島內媒體,瞭解他們當前的經營現狀、發展規劃等,並重點就傳統媒體在新的媒體環境下如何應對挑戰、謀求持續發展等問題進行了交流。

周樹春在與島內媒體同行交流中表示,面對飛速發展變化的媒體環境以及受衆需求,兩岸媒體在業務轉型和多元化發展上均進行著積極探索,大家可以就此交流經驗、相互借鑒、加強合作、共同發展。他還特別提出,希望兩岸媒體常駐能早日實現,從而爲兩岸新聞交流創造更好的條件和環境,讓兩岸新聞媒體爲增進兩岸同胞的相互瞭解、推動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發揮更大的作用。(記者∕張勇)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

【犇報‧第46期】「台北會談」聚焦認同互信 兩岸學者探討和平發展



「深化兩岸文化認同與民族認同」
是此次研討會探討的焦點    (網路圖片)

【新華社∕台北】以「強化認同互信、深化和平發展」爲題的「台北會談」研討會,12月10日在台北舉行,計有來自海峽兩岸約200名專家學者與會。
這場為期2天的會談由台灣兩岸統合學會、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台灣大學兩岸暨區域統合研究中心主辦,與會的海峽兩岸專家學者呼籲,應強化認同與互信,爲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孫亞夫在研討會期間表示,要不斷增進兩岸人民對中華民族經濟、文化、共同家園的認同、以致於對整個中華民族的認同,形成自覺的兩岸同胞一家人意識,形成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意識,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他強調,兩岸雙方關於一個中國的主張,以及對中國領土和主權的態度上一直有著共同點和連結點,這是兩岸關係能夠獲得穩定和發展最具有根本意義的基點。有了這個基點,雙方就可以求同存異,求一個中國之同、存對一個中國政治涵義認知之異。有了求同存異,兩岸交往就有了條件,兩岸關係也可以向前發展。

深化兩岸文化認同與民族認同,是研討會期間兩岸學者探討的焦點。上海台灣研究所所長俞新天表示,兩岸文化認同具有深厚的根基,中華民族認同是台灣大多數人的共識。增強兩岸文化認同,不應該以「文化多元性」否定中華文化在台灣的主體性,同時也要注意到歷史發展中造成了兩岸文化上一定的差異性。她認爲,兩岸民衆應強化新的正面集體記憶,消除思想和心理上的錯誤認知。要消除冷戰思維的影響,消除文化誤解,增強文化理解,互相欣賞對方特點,互相學習對方長處,共同促進中華文化的復興。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

【犇報‧第46期】國台辦:兩岸服務貿易協定力爭年底前完成協商

 

 大陸廣電總局近期頒佈《關於加強海峽兩岸電影
 合作管理的現行辦法》,受到台灣電影界人士關注。 (網路圖片)

【新華社∕台北】國務院台辦發言人范麗青12月12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的協商已經進入了最後階段。

雙方已達成諸多共識,力爭按約定在年底前完成協商,適時由兩岸兩會簽署協定。她說,兩岸服務貿易協定啓動協商以來,大陸方面始終秉持互諒互讓、互利共贏的原則,盡最大努力考慮台灣方面的需求,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

就大陸十多種農產品將進入台灣的傳聞,范麗青表示,這是沒有任何根據的傳言。長期以來,我們本著兩岸一家人的情誼,充分考慮台灣的實際情況,儘量體諒和照顧台灣民衆特別是中南部農民朋友的實際利益。這是我們的一貫立場,沒有變化。

關於國家廣電總局近期頒佈的《關於加強海峽兩岸電影合作管理的現行辦法》受到台灣電影界人士的熱議和關注,范麗青表示,該辦法提到的一些做法和規範,都是聽取了台灣業界以及大陸業界的呼聲和建議,從促進兩岸合作、共同繁榮兩岸影視文化産業、共同弘揚中華文化的角度來制定的。她說,辦法公佈以後,兩岸合拍片、台灣影片到大陸來播映,以及台灣業者在大陸投資改建影院等方面都有了切實可循的辦法,相信對兩岸文創産業包括兩岸影視産業合作將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記者∕史衛燕、陳鍵興)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6期】2012.12月新聞回顧

朝鮮光明星3號衛星
發射成功。 (網路圖片)

 11/30 「敘利亞人權觀察組織」公佈的報告指出,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分子招募兒童參戰,這違反了聯合國公約。
 
12/3  來自193個國家的代表聚集杜拜,召開國際電信世界大會,討論修改涵蓋範圍廣泛的全球電信法案。歐美代表與google警告大會部分提議會危害互聯網的公開性,比如建議由聯合國的ITU監管互聯網內容。但會議組織者國際電信聯盟說,此大會將促使各國政府加大電信基礎設施建設,尤其在發展中國家,使更多人能夠使用網絡。
 

12/5  開羅總統府附近的發生示威衝突,至少6人死亡,700多人受傷。埃及總統穆爾西上月22日頒布新憲聲明,規定總統有權任命總檢察長,強調在新憲頒布及新議會選出前,總統有最終決定權,任何方面無權更改。此舉導致近日埃及各地爆發穆爾西支持者與反對者的衝突不斷。
 

12/10 韓國和美國最近認為秘訪朝鮮的伊朗導彈專家正住在朝鮮遠程導彈「銀河3號」試驗發射現場提供技術指導。
 

12/11 華盛頓郵報報導,韓國三星企業代表韓國經濟成功範例,但有韓國經濟學者、中小企業和政治人物指出,三星勢力無所不在,不僅支配國家,而且壓倒國家,影響力可與政府相提並論。
 

12/13 大陸派出2架海監飛機和4艘海監船,在釣魚台海域進行海空立體巡航,日本派出8架F15戰機進行空域對恃。
 

12/14 據意大利銀行發布的數據,意大利公共債務10月攀至新高,突破具象徵意義的2萬億歐元大關。
 

12/14 日本首相候選人安倍晉三表示,日本中央銀行應加印鈔票,促成通貨膨脹,「我們要擺脫通貨緊縮,讓日圓貶值。」
 

12/14 美國康涅狄格州一所小學發生槍擊事件,造成至少28人死亡,當中包括20名年幼兒童,慘案震驚全美。
 

12/12 朝鮮以銀河3號火箭成功載運光明星3號衛星,準確進入了地球軌道。
 

12/17 日前閉幕的歐盟峰會和歐盟財長會議,正式批准向希臘發放救助貸款,並且就建立歐洲銀行業單一監管機制時間表達成共識。根據協議,歐洲央行將成為監管機制的核心,負責監管歐元區的大型銀行,同時建立獨立預算,為經濟與貨幣聯盟提供財力支持,並為經濟困境中的成員國抒困。
 

12/17 日本第46屆國會眾議院選舉的最終開票結果揭曉,最大在野黨自民黨取得壓倒性勝利,即將二次成為首相的安倍晉三表示,釣魚島問題沒有談判餘地,並對上屆任期沒能參拜靖國神社感到悔恨。
 

12/18 日本政府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計劃研發一種可續航3天的遠程無人偵察機,以加強對釣魚島附近海域的監控力度。
 

12/18 伊朗宣布破解了不久前虜獲的美國掃描鷹無人機的全部信息,並已經開始批量生產該款無人機。同時警告美國,不要加劇波斯灣地區的緊張局勢。
 

12/20 甫卸任回國的前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在東京日本記者俱樂部發表演講,批評日政府釣魚台「國有化」做法欠妥,導致了中日關係陷入低谷。
 

12/20 南韓總統大選,執政新國家黨候選人朴槿惠當選總統,她是南韓首位女總統,也是故總統朴正熙的女兒。
 

12/21據韓聯社報導,韓國軍方有關人士表示韓美共同分析諜報衛星情報後推定,朝鮮在多個地區設有高濃縮鈾設施,目前正精確追蹤相關動向。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5期】圖片故事──兩岸共同投資建設

第一條橫跨海峽的海底光纜開工

11月6日,橫跨台灣海峽的「海峽光纜1號」工程正式開工。

這是由第一條兩岸電信運營商共同投資建設的直達通信電路,海纜連接福建福州和台灣淡水,全長約270公里,一期設計容量高達6.4T,計劃於今年底完工,2013年初投入營運。圖為在福州馬尾港停靠的巴拿馬籍裝纜工程船「福海輪」。(新華社照片,記者∕魏培全 攝,福州,10月18日)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5期】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簽署兩岸和平協議

胡錦濤十八大報告涉台部分摘錄

                            (網路圖片)

【本報訊】中共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11月8日上午9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胡錦濤總書記代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向2300餘名代表和特邀代表作報告。
海內外高度關注並熱議這份攸關大陸未來發展藍圖的報告內容,其中涉台部分內容引起兩岸同胞高度重視,其全文如下:

「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進程。和平統一最符合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實現和平統一首先要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必須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堅持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全面貫徹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重要思想,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為和平統一創造更充分的條件。

我們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大陸和台灣雖然尚未統一,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國家領土和主權從未分割、也不容分割。兩岸雙方應恪守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立場,增進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在此基礎上求同存異。對台灣任何政黨,只要不主張『台獨』、認同一個中國,我們都願意同他們交往、對話、合作。

我們要繼續推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經濟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擴大文化交流,增強民族認同。密切人民往來,融洽同胞感情。促進平等協商,加強制度建設。希望雙方共同努力,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談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穩定台海局勢;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前景。

我們要努力促進兩岸同胞團結奮鬥。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理應相互關愛信賴,共同推進兩岸關係,共同享有發展成果。凡是有利於增進兩岸同胞共同福祉的事情,我們就會盡最大努力做好。我麼要切實保護台灣同胞權益,團結台灣同胞維護好、建設好中華民族共同家園。

我們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圖謀。中國人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以任何方式把台灣從祖國分裂出去。『台獨』分裂行徑損害兩岸同胞共同利益,必然走向徹底失敗。

全體中華兒女攜手努力,就一定能在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據了解,十八大報告的涉台部分是綱領性的文件,內容具有一貫性和連續性,表現了近幾年,尤其是08年以來,在兩岸民眾共同努力下,兩岸關係擺脫長期緊張和動盪所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和成果。特別是報告中提出對兩岸特殊的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與 「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建立,以及「兩岸和平協議」的簽署,尤其具有積極意義,可以說體現了今後一個時期大陸對台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由開創期進入鞏固深化期的指導方針。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5期】兩岸政治智慧的結晶

「九二共識」2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左一) 北京聯大台研院名譽院長 唐樹備 (網路圖片)

【新華社】在「九二共識」達成20周年之際,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11月10日在北京舉辦「九二共識」學術研討會,兩岸20餘名專家學者以「九二共識」的歷史作用與影響、深化和發展進行了深入研討。

當年兩岸達成「九二共識」的直接參與者和見證者,回顧了這一共識的形成過程。北京聯大台研院名譽院長、時任海協會常務副會長的唐樹備說,「九二共識」的緣起是,兩岸受權民間團體事務性協商開啓後,需要雙方有一個明確的政治共識。通過海協會和台灣海基會多次磋商,最終形成了雙方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的共識,後來被稱為「九二共識」,為兩岸交流與接觸、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政治基礎,開闢了兩岸制度化協商的新時代。

前海基會秘書長邱進益和時任海基會副秘書長的李慶平都談到,當時海基會基於台灣當局正式作出的「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的決議,於1992年10月底與海協會在香港進行協商,後續有函電往來。11月16日,海基會收到海協會關於口頭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要點的函,即「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此函同時附有海基會之前所提口頭表述方案,即「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這些函電就是雙方達成「九二共識」的重要依據。

兩岸與會學者高度肯定「九二共識」對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作用和重大影響。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蔡瑋認為,「九二共識」的精神和核心價值在於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立場,在兩岸關係發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和承先啓後的作用。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辛旗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雙方求同存異政治智慧的結晶。有了「九二共識」才有「汪辜會談」的歷史性成果,才有2008年恢復兩會商談及此後18項協定的簽署,才有今天兩岸大交流、大合作的和平發展新局面。

中共中央台辦研究局局長黃文濤在研討會開幕式上致詞時指出,胡錦濤總書記在十八大上的報告中強調:兩岸雙方應恪守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立場,增進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在此基礎上求同存異。這是中共首次將「九二共識」寫入全國黨代會的報告中,表明了對「九二共識」的高度重視,並提出了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重要政策主張。

對於如何深化和發展「九二共識」,唐樹備表示,兩岸應本著建設性態度,在事關維護一個中國框架這一原則問題上形成一致立場。邱進益表示,兩岸關係應在「九二共識」基礎上繼續大步走下去,造成不可逆轉的形勢。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常務理事羅援提出,對於「九二共識」既要堅持又要發展,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精神以及平等協商、互諒包容、積極進取的精神。全國台研會執行副會長周志懷認為,兩岸要積極探索踐行「九二共識」的多種路徑。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所長余克禮、北京聯大台研院教授徐博東等認為,兩岸應該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增進政治互信,共同維護一個中國框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黃嘉樹認為,一個中國框架的重要特徵就是更具有包容性,可以從雙方現行規定出發,將雙方對一個中國認知共同接受的部分連接起來,形成共同認知,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打開新的前景。(記者∕陳鍵興)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5期】經貿交流是手拉手,文化交流是心連心

江丙坤:ECFA後續協定、文化議題等協商都將循序推動

前海基會董事長  江丙坤 (網路圖片)

【新華社∕香港】台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11月12日在香港亞太台商聯合總會會主辦的第七屆兩岸論壇表示,多項ECFA後續協定的磋商以及未來文化議題協商,需要兩岸雙方循序漸進推動,力求盡善盡美。

江丙坤當天在香港城市大學發表題為「兩岸關係發展與台灣經濟」的演講,他說,兩岸兩會協商目前仍處於「先經後政」中「經」的部分,但已開始進入「先易後難」中「難」的階段。

即將步入80歲高齡的江丙坤,從2008年5月起出任海基會董事長,今年9月下旬正式卸任。4年多裡,兩岸兩會先後成功舉辦8次會談,簽署18項協定,涉及兩岸直航、大陸遊客赴台觀光、共同打擊犯罪、投資保護等。

江丙坤說,18項協定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讓台灣得到「和平紅利」。更重要的是,兩岸關係進入60年來最穩定、最有希望的時期。在「九二共識」基礎上進行的兩岸協商,得到大多數台灣民衆的支援。

江丙坤直言兩岸兩會即將面對的後續協商,議題衆多、專案繁瑣,後續協商帶來一定難度,但江丙坤認為,對於台灣這樣一個外向型經濟體而言,經濟一定是越早開放,付出的代價越小,獲得的效益也越高。在兩岸經貿協商以外,江丙坤也提到了文化教育、新聞媒體等議題,「經貿交流是手拉手,文化交流是心連心。」他強調,「這些議題未來都要談,而且要力求盡善盡美。」(記者∕趙博)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