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40期】看得見、摸得著

ECFA紅利惠及台灣基層

                          (網路圖片)

【新華社】根據新華社的報導指出,今年元旦啟動的ECFA早收清單第二階段降稅,已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依照目前的進度,台灣今年獲得關稅減免項目和金額,有望在二季度初即超過去年全年的水準。

高雄旗山鎮盛產香蕉,每年外銷香蕉150多萬箱,總金額超過1億元新台幣。當地蕉農大戶郭文明指出,目前旗山銷往大陸的香蕉不斷增長,已占全部外銷量的三成。「這其中,ECFA可以說立下了大功!」

享受到ECFA紅利的還有南部的石斑魚、虱目魚養殖戶。2011年,台南市學甲鎮食品公司組織第一批100戶養殖戶與上海水產集團簽訂契作合約。根據契約,上海水產集團以台幣每台斤45元的保證價,收購當地養殖的虱目魚。養殖戶林麗足說,虱目魚在島內市場的售價原本「靠天吃飯」、時好時壞,現在有了契作,養殖戶的收入穩定多了。她家去年供契作的虱目魚有3萬台斤,收入達21萬元新台幣。

在貨物貿易上,大陸在早收階段將對539項台灣貨品實行關稅減讓,其中72項2011年已降為零關稅,437項貨品從2012年元旦起免稅,目前免稅範圍已達94%。據統計,從2011年1月到2012年3月,ECFA早收計畫累計為台灣企業減免關稅2.25億美元,其中2012年一季度減免關稅1.02億美元。

上海浦東台灣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盛九元表示,早收清單主要涉及對石化、機械、紡織等台灣傳統出口產品的減稅,「對於這些行業中的廣大台灣中小企業而言,減稅的意義不言而喻,同時更將為他們實現轉型升級與發展提供助力」。台灣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林秉彬說,ECFA對台灣中小企業有非常正面的影響。一方面,ECFA早收清單中的商品,大多數惠及的是中小企業,而且是傳統產業;另一方面,ECFA能帶動更多台灣中小企業到大陸發展。

據瞭解,目前台灣共有中小企業123萬家,約占全部企業數量的98%,提供了約78%的就業崗位。中小企業從ECFA獲益,不僅讓這些企業的員工得到好處,也刺激了島內就業。「這項協定確實為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和平紅利』可謂看得見、摸得著。」台商方丁玉感慨地說。

早收計畫只是ECFA全面實施的第一步,今後兩岸還將就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保障等後續議題進行協商,簽署各項協議。最新消息顯示,經過兩岸有關方面緊鑼密鼓的協商,最受矚目的「兩岸投保協議」和「兩岸服務貿易協定」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商談。(記者:張勇、林甦、陳鍵興)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0期】國台辦:民進黨若執迷於「台獨」即自設與大陸交往的障礙

                             (網路圖片)

【新華社】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范麗青13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說,大陸方面始終願意和台灣各黨派進行正常的交流往來,但如果民進黨繼續主張和堅持「台獨」,就是給自己設置了與大陸交往的障礙。

范麗青在回答記者有關提問時作上述表示。有記者問道,民進黨政治人物謝長廷日前稱,民進黨如果不與大陸進行交流,就將永遠淪為在野黨,請問發言人有何評論?范麗青說,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不被分割,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責任,這種責任應該不分黨派。大陸方面瞭解民進黨的歷史,也始終願意和台灣的各個黨派建立和發展正常的交流往來關係,但如果民進黨一味堅持「台獨」主張,就是自己給自己設置了與大陸交往的障礙。

還有記者問道,台灣教育主管部門正討論是否秉持「以中華文化為主體」的原則來修改島內高中歷史課本中有關台灣史的內容,請問發言人有何評價?范麗青就此表示,教科書會對下一代產生重要影響,如果從「台獨」角度出發編寫歷史教科書,必然會誤導下一代。所以台灣各界早就發出各種呼籲,要求把在民進黨主政時期修改過的教科書撥亂反正,使島內歷史教育恢復到正確軌道上來。范麗青說,這種主張應該會得到台灣主流民意的支援。(記者:李寒芳、茆雷磊)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40期】大陸針對台商提出系列幫扶措施

                               (網路圖片)

【新華社】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13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說,為幫助台資企業應對挑戰,大陸有關部門和台商比較集中的省市出臺了一系列幫扶措施,必將對台企持續穩定發展產生積極促進作用。

范麗青在回答記者有關提問時作上述表示。她說,國際經濟環境近年欠佳,為幫助台企應對挑戰,大陸有關部門和台商比較集中的省市陸續出臺了一系列幫扶措施。僅2011年,上海、福建、江西、湖北、浙江、安徽、廣東等11個省市就一共推出了140多項相關政策措施。今年4月,國務院出臺了29條幫助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同樣適用於台資中小企業。這些政策措施必將對台企持續穩定發展產生積極促進作用。
在回答記者有關兩岸旅遊的問題時,范麗青說,自大陸居民赴台旅遊開放以來,大陸旅遊主管機構一直秉持「數量與品質並進,品質更重要」的原則,先後出臺了多項管理辦法和規章制度,以加強對赴台旅遊市場的監管,有力維護了市場秩序,使赴台旅遊品質得到了逐步提升。
她表示,對於台灣有關方面積極維護赴台旅遊品質的做法,我們表示歡迎。希望兩岸旅遊主管部門繼續加強合作,切實落實《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團隊組接團社合作合同要點》,進一步加大市場監管力度,積極推動赴台旅遊市場健康有序發展,以造福兩岸同胞。
對於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問題,范麗青答問表示,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是今年兩岸金融合作的重點內容之一。目前兩岸主管部門溝通順暢,在大方向和主要問題上已基本形成共識,有望早日取得實質成果。她表示,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受到台灣各界尤其是金融界的關心,這一機制的建立將為兩岸同胞提供更多便利,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和風險,開闢兩岸金融合作的新領域。希望有關協商能夠早日完成。
在回答有關大陸學生赴台就讀的問題時,范麗青表示,2011年,大陸學生赴台就讀工作穩妥有序開展,效果良好。今年台灣高校招收大陸學生的規模與去年相同,相關招生工作目前正在進行。她還呼籲台灣方面為大陸學生赴台就讀提供公平、合理的環境和條件。(記者:李寒芳、茆雷磊)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39期】2012.05 新聞回顧

  金門地區缺水旱象(網路圖片)

4/25 金門缺水問題有解,大陸國台辦表示,福建已經做好相關準備,隨時可以從沿海地區向金門提供淡水。

4/30 菲律賓要求將黃岩島對峙事件送交國際法庭解決。中方則多次強調黃岩島是中國領土,要求菲律賓切實尊重中國主權,以避免擴大事端。

4/30 美菲兩國政府外長和防長在華盛頓舉行首輪2+2會談,確定了兩國共同戰略目標,途徑之一是提升菲國的防禦能力,美防長帕內塔並宣布,美方將於年內向菲律賓交付第二艘軍艦。
5/5  隨埃及總統大選臨近,開羅街頭出現要求軍方交權的示威者,埃及武裝部隊與示威人群爆發激烈衝突,將近300人在衝突中受傷,170人被埃及軍方逮捕。此外,至少有2人在衝突中喪生,其中包括一名埃及士兵。
5/6  希臘舉行債務危機爆發以來的首次議會選舉。支持財政緊縮政策的聯合政府兩大黨,新民主黨和泛希臘社會主義運動均遭重創,未能獲得組建聯合政府。尋求推翻緊縮政策的左翼政黨聯盟得票率超過16%,從而獲得52個議席,是上次的三倍多,並超越泛希社運成為議會中的第二大政黨。
5/6  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獲得51.9%的有效選票,戰勝現任總統薩科齊。這是法國左翼自1981年密特朗當選以來的一次翻盤,法國左翼自2007年以來幾乎贏得所有選舉的勝利,引起各方矚目。
5/8  伊朗已接受用人民幣結算一部分向中國供應的原油,人民幣在德黑蘭不能自由兌換,而用以支付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和服務,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國為遏制伊朗核計劃而實施制裁的後果。據瞭解,印度已在使用盧比結算從伊朗購買的石油。
5/8  俄羅斯總統普京日前下令俄外交部執行與美國簽署的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並要求美國保證歐洲的導彈防禦體系不會威脅到俄羅斯核設施。
5/8  突尼斯總統馬祖吉會見敘利亞反對派組織代表馬納,雙方就敘國局勢和解決手段等問題交換意見,在拒絕外力干涉敘國內政、反對宗教勢力抹黑敘國人民革命等問題上有共識,同時指出聯合國特使安南的六點建議是結束敘國暴力衝突、實現民主過渡的最好方案。
5/12 以色列多個城市爆發示威遊行,數千人走上街頭抗議社會不公,反對房價高漲和貧富差距加大,要求政府解決問題。
5/15 聯合國敘利亞監督團再次遭到臨時爆炸裝置襲擊,導致車輛受損但無人員傷亡。這是該團抵敘以來第4次遭襲。敘自去年3月中陷入動蕩。今年412日,敘政府軍和反對派在聯合國和阿聯聯合特使安南的斡旋下暫停武裝衝突,聯安理會設立聯合國敘利亞監督團監督停火,初期部署300名非武裝軍事觀察員。但目前敘利亞暴力事件仍不斷發生。
5/15 繼名古屋市長河村隆之否定南京大屠殺後,數位支持河村發言的大學教授和評論家等,以日本《中日新聞》拒絕刊登支持廣告侵害了言論自由,向東京地方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命令《中日新聞》刊登這一廣告。
5/16 希臘此次議會選舉因緊縮問題出現政治僵局,各政黨未能就組建聯合政府達成協定,故需於6月再次舉行議會選舉。
5/17 為應對歐盟7月起全面禁止從伊朗進口原油,美國政府已建議G8成員國做好釋放戰略石油儲備的準備。
5/17 越南工商部允許增加稀土開採年產量,並同意與日本夥伴合作開採稀土。
5/18 信評機構惠譽將希臘長期主權信用評級下調至CCC,並指出希臘有可能離開歐元區。
5/18 馬英九出席海基會新大樓啟用典禮時表示,現在許多有關大陸事務的法規與現實已有距離,應全面檢討。
5/19 民進黨發起嗆馬遊行,遊行兵分三路合計近四萬民眾參與。
5/20 北約峰會在美國芝加哥舉行。連日有數千示威民眾衝擊峰會會場,導致大批警力維安並逮捕多名示威者,部分示威者被指控陰謀發動恐怖襲擊。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39期】借鑒台灣經驗 海南搭建瓊台休閒農業合作平台

海南省著手編制全島休閒農業發展規劃 (網路圖片)

【新華社】海南今年將繼續大力發展休閒農業,著力搭建海南、台灣兩地休閒農業合作平台,借鑒台灣發展休閒農業的經驗將瓊台兩地農業合作推向深入。海南省農業廳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海南計劃組織兩期共40名休閒農業企業管理人員赴台灣學習培訓。

同時,引進台灣先進的休閒農業經營理念和優秀產品來瓊展示。海南還計劃利用今年的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海峽兩岸休閒農業交流等平台,邀請台灣專家來瓊講課,廣泛開展休閒農業深度合作。

海南省是國務院台辦和農業部批准設立的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據統計,自1987年首家台資農業企業在海南設立以來,目前已有台資農業企業近500家,實際投資約4.74億美元,承租土地23萬畝,形成了一批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的農業生產基地。海南已成為台資農業企業在大陸的第二大聚集省份。業內專家指出,瓊台兩地地理、氣候、環境相似,休閒農業發展有很多共同之處,合作潛力巨大。

據了解,海南省農業廳已著手編制全島休閒農業發展規劃,初步推出5條休閒農業旅遊線路,力爭用3年時間創建100個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鄉村風光、民俗風情、人文景觀、特色產業等休閒農業示範基地,使之成為海南休閒農業龍頭。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39期】兩岸金融合作弄潮兒的「海西豐收」

「廈門銀行」大陸首家具有台資背景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網路圖片)

【新華社∕茆雷磊、許雪毅】兩岸金融合作方興未艾,在這個大交流大合作的時代潮流下,乘風逐浪的弄潮兒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與台灣一水之隔的海峽西岸經濟區龍頭廈門,做為他們邁向全國爭創的啟航地。成就、經驗、前景,構成了他們的「海西豐收」。
大陸首家具有台資背景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廈門銀行副行長戴文進,談起廈行在兩岸金融合作「先行先試」過程中取得的產品創新,顯得滔滔不絕。「我們成立了專門服務台商的台商業務部,還開設了傳真交易、『兩岸通』美元速匯、兩岸異地抵押業務……」通過傳真交易,台商只需向廈行傳真操作指令及表單,便可立即辦理緊急業務,其他資料可於日後補齊。而兩岸異地抵押業務,更可幫助台商以島內資產進行抵押、在廈行獲取貸款,開創了兩岸金融合作新模式。

君龍人壽2008年12月在廈門開業,成為海西第一家兩岸合資保險公司。短短幾年時間,如今,公司不但在福建紮穩營盤,業務範圍更橫跨閩、浙兩省。「這得益於中央政府支持海西發展政策的落實,使公司獲得了更高的發展平臺,」高瑞華說,「我們希望以海西為起點,向全國邁進!」

總經理高瑞華說「我們就像一艘大船,駛入海西後乘風破浪,使越來越多台灣金融業大船也開始嘗試加入,一同搏浪共歡。」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39期】〈第二屆台胞社團論壇倡議〉全文

第二屆台胞社團論壇 (網路圖片)

情牽兩岸話和平,心繫中華促發展。在兩岸關係繼往開來、鞏固深化的新形勢下,我們來自海內外的240餘名台胞社團代表和嘉賓齊聚北京,共襄第二屆台胞社團論壇之盛舉。我們帶來共同的願望和期盼,我們肩負共同的使命和責任。
    
兩年前,我們在上海成功舉辦了首屆台胞社團論壇,形成了服務鄉親、溝通兩岸、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廣泛共識。今天,我們站在新的起點,總結過去,面向未來,深知台胞社團所肩負的使命和責任:要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我們團結奮鬥的共同旗幟;要把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為我們攜手努力的共同任務;要把促進中華民族的大團結作為我們凝心聚力的共同責任。在此,我們倡議:

    一、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多擔當。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事關兩岸同胞的切身利益,符合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我們在全球各地的台胞社團應以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為重,以實際行動自覺維護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要深化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認知,在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兩岸增進互信、聚同化異,不斷鞏固和擴大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民意基礎。

    二、為服務台胞鄉親多出力。真誠服務台胞鄉親是我們社團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進一步從各自實際情況出發,在抓好具體服務上多下工夫。實施台胞社團助學募捐的愛心行動計劃,為定居台胞及常駐台胞子女、經濟拮据的赴陸台生提供資助,著手建立重大災害應急響應機制,扶危濟困,及時做好針對受災台胞鄉親的救助和關懷作用。

    三、為深化兩岸交流多籌劃。台胞社團在促進兩岸民間交流中有著獨特的優勢和作用。要繼續以增進瞭解、融洽感情、消除隔閡、培植共識、促進團結為目的,推動全為的交流。重點是有計劃地辦好島內、港澳以及海外台胞子弟赴大陸交流活動,積極推動台灣基層民眾特別是南部民眾與大陸的民間交流。支持大陸台籍第三代、第四代赴台交流。

    四、為弘揚中華文化多盡責。淵源流長的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歷史責任。要充分發揮文化的引領作用,挖掘各社團的潛力與優勢,進一步促進兩岸文化、教育、藝術等領域的交流活動,要積極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更好地為增強兩岸文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獻計處理。

    五、為促進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多作為。經濟上的交流與合作是兩岸關係中最具活力的因素,與廣大同胞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要著眼於台胞鄉親的福祉,為ECFA後續協議等兩岸經貿政策制定建言獻策,為兩岸中小企業的合作交流拓寬渠道,為台灣農漁產品銷售大陸提供協助,為海外台商投資兩岸牽線搭橋,為兩岸共同家園的建設貢獻心智。

    六、為辦好台胞社團論壇多合作。以「加強交流、求同存異、保留體諒、攜手共進」為準則,建立台胞社團常態化溝通聯繫的機制,每兩年舉辦一屆台胞社團論壇,並不定期舉辦研討會和小型座談會,開展工作交流和推進共識的落實,並就台胞社團共同關心的熱點問題及時研討溝通,反映台胞訴求,提出對策建議,促進相關問題的解決。

    以上是我們在本屆論壇形成的六點共識,謹此向海內外各台胞社團發出倡議。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台胞鄉親謀福祉,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做貢獻。

                                                                       出席第二屆台胞社團論壇全體代表
                                                                                         2012年5月12日於北京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39期】凝心聚力,共促民族復興

第二屆台胞社團論壇落幕

                                   (網路圖片)

【新華社∕劉暢】由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主辦的第二屆台胞社團論壇12日在北京落幕。在為期2天的論壇上,全球各地150多家台胞社團領袖及相關專家、學者各抒己見,為進一步發揮台胞社團作用,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獻計獻策。
本屆論壇於11日舉行開幕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出席並發表談話。論壇設一個主論壇及文教、經濟、社團3個分論壇。百餘名台胞社團負責人圍繞「深化兩岸文教交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強化台胞社團作用,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以及「加強兩岸經貿交流,促進兩岸產業合作」等議題展開討論。

參加文教分論壇的代表提出,當前是深化兩岸文化交流的大好時機。推進兩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一要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的制度化,儘快將簽署兩岸文化交流相關協議提上日程;二要推動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全方位的發展;三要創新交流形式和內容,打造更多能真正弘揚中華文化的交流平臺;四要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精髓、整合資源,真正推動兩岸文化產業對接。

參加經濟分論壇的代表認為,要充分認識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簽署和實施的重大意義,希望ECFA後續協議儘快完成商簽;要維護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政治環境,重視制約兩岸經濟發展的非經濟因素;要著力提升兩岸產業合作水準,積極推動大陸企業入島投資;要進一步優化大陸對台採購模式,讓島內基層民眾直接受惠;要協助台資中小企業在大陸的經營與發展。

參加社團分論壇的代表分別從化解政治分歧、健全論壇功能、履行社團使命、突出民間優勢、力促慈善公益、糾正歷史教育、增進文化認同、提升華人形象、擴展青年交流等角度,貢獻了不少真知灼見。

在論壇閉幕式上,通過了《第二屆台胞社團論壇倡議》呼籲,台胞社團要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多擔當;為服務台胞鄉親多出力;為深化兩岸交流多籌畫;為弘揚中華文化多盡責,為促進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多作為,為辦好台胞社團論壇多合作。

全國台聯會長梁國揚在閉幕式上說,本屆論壇因應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形勢,明確了台胞社團的新任務,匯聚了廣泛共識,取得了可喜成果。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形勢,為海內外台胞社團更好地發揮優勢和作用,展現了廣闊的空間。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犇報‧第39期】陸配領身分證 可望縮短為四年

                        (網路圖片)

【本報綜合報導】大陸配偶團體在5月12日母親節前夕提出三項訴求,包括希望陸配的身分證取得年限,能從6年調降為4年。這群常在台灣被歧視,在社會上發聲薄弱的陸配,訴求其實很簡單,只是希望擁有更多和大陸家人聚會的時間,讓媽媽有更多機會可以來台和他們共度母親節。
「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會長鍾錦明表示,今年母親節大陸配偶有三個建議和心願,希望政府幫他們實現,一是希望取得身分證期限從6年縮短為4年;二是陸配家屬來台依親居留一年兩次制改為累計制;三是陸配父母來台定居配額放寬和年齡下修。

日前馬英九與新移民團體座談時,陸配已建議大陸配偶與外籍配偶取得身分證的時間應一致,馬英九相當重視這些意見,陸委會已依馬英九指示,將比照外籍配偶制度,以落實「大陸配偶與外籍配偶平權」政策方向。陸委會對此表示,近日內將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17條條文修正草案陳報行政院,核轉立法院審議。修正案中,陸配取得身分證年限將有望下修到4年。 至於陸配團體提出,大陸父母來台探親年限改為累計制,陸委會也承諾將協調移民署研議修正相關辦法,使陸配的大陸父母來台探親更為便利,以滿足大陸配偶家庭團聚需求。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