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30期】從影像直面新中國── 戲劇導演孟京輝

盧北峰    攝   《北京青年週刊》

2000年11月,北京國家話劇院,戲劇導演孟京輝在排練場給倪大紅等藝術家說戲。

        編按:過去的60年,中國大陸經歷了翻天覆地的巨變,持續高速的經濟發展,不但改變了神州大地的地貌,也改變了人們的精神面貌。貧窮落後的東方大國,不但 「已經實現了由解決溫飽到總體上達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溫家寶),也正通過工業化、城鎮化的途徑創造內需,逐步的實現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從 「強國」到「富民」的戰略轉型。

        為了讓本報的年輕讀者們在冰冷的概念和經濟數據之外,能夠通過感性和直觀的經驗來體會新中國這60年來所經歷的變化,我們在〈中國ING〉的欄目下,規劃 了「從影像直面新中國」系列專題,希望從政治、經濟、文化到庶民生活等面向,蒐 羅中國大陸60年來的攝影作品來反映人民日常生活的變遷。我們相信,要了解今日的大陸,就有必要回顧過去,不僅僅為了懷舊,而是從活生生的細節中學習歷 史,了解歷史,建立兩岸人民相互理解與互相信任的基礎,從而能夠共同展望中華民族的未來。 

【犇報‧第30期】從影像直面新中國── 作家老舍

蔣齊生    攝  《新華通訊社》

1963年,作家老舍在北京市春節團拜會上。

        編按:過去的60年,中國大陸經歷了翻天覆地的巨變,持續高速的經濟發展,不但改變了神州大地的地貌,也改變了人們的精神面貌。貧窮落後的東方大國,不但 「已經實現了由解決溫飽到總體上達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溫家寶),也正通過工業化、城鎮化的途徑創造內需,逐步的實現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從 「強國」到「富民」的戰略轉型。

        為了讓本報的年輕讀者們在冰冷的概念和經濟數據之外,能夠通過感性和直觀的經驗來體會新中國這60年來所經歷的變化,我們在〈中國ING〉的欄目下,規劃 了「從影像直面新中國」系列專題,希望從政治、經濟、文化到庶民生活等面向,蒐 羅中國大陸60年來的攝影作品來反映人民日常生活的變遷。我們相信,要了解今日的大陸,就有必要回顧過去,不僅僅為了懷舊,而是從活生生的細節中學習歷 史,了解歷史,建立兩岸人民相互理解與互相信任的基礎,從而能夠共同展望中華民族的未來。 

【犇報‧第30期】從影像直面新中國── 戲劇家曹禺

陸中秋    攝  《中國日報》

1991年9月26日,戲劇家曹禺在北京醫院並床上,正在讀蘇東坡的《前赤壁賦》。


編按:過去的60年,中國大陸經歷了翻天覆地的巨變,持續高速的經濟發展,不但改變了神州大地的地貌,也改變了人們的精神面貌。貧窮落後的東方大國,不但 「已經實現了由解決溫飽到總體上達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溫家寶),也正通過工業化、城鎮化的途徑創造內需,逐步的實現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從 「強國」到「富民」的戰略轉型。

        為了讓本報的年輕讀者們在冰冷的概念和經濟數據之外,能夠通過感性和直觀的經驗來體會新中國這60年來所經歷的變化,我們在〈中國ING〉的欄目下,規劃 了「從影像直面新中國」系列專題,希望從政治、經濟、文化到庶民生活等面向,蒐 羅中國大陸60年來的攝影作品來反映人民日常生活的變遷。我們相信,要了解今日的大陸,就有必要回顧過去,不僅僅為了懷舊,而是從活生生的細節中學習歷 史,了解歷史,建立兩岸人民相互理解與互相信任的基礎,從而能夠共同展望中華民族的未來。 

【犇報‧第30期】從影像直面新中國── 社會學及人類學大師費孝通

張祖道   攝   中國作家協會

1957年5月15日,費孝通先生回訪幼年讀書的江蘇省吳江縣雷震殿小學。


        編按:過去的60年,中國大陸經歷了翻天覆地的巨變,持續高速的經濟發展,不但改變了神州大地的地貌,也改變了人們的精神面貌。貧窮落後的東方大國,不但 「已經實現了由解決溫飽到總體上達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溫家寶),也正通過工業化、城鎮化的途徑創造內需,逐步的實現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從 「強國」到「富民」的戰略轉型。

        為了讓本報的年輕讀者們在冰冷的概念和經濟數據之外,能夠通過感性和直觀的經驗來體會新中國這60年來所經歷的變化,我們在〈中國ING〉的欄目下,規劃 了「從影像直面新中國」系列專題,希望從政治、經濟、文化到庶民生活等面向,蒐 羅中國大陸60年來的攝影作品來反映人民日常生活的變遷。我們相信,要了解今日的大陸,就有必要回顧過去,不僅僅為了懷舊,而是從活生生的細節中學習歷 史,了解歷史,建立兩岸人民相互理解與互相信任的基礎,從而能夠共同展望中華民族的未來。 

【犇報‧第30期】從影像直面新中國── 作家冰心

徐肖冰  攝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1979年,作家冰心在中國文聯第四次全國代表會上。



編按:過去的60年,中國大陸經歷了翻天覆地的巨變,持續高速的經濟發展,不但改變了神州大地的地貌,也改變了人們的精神面貌。貧窮落後的東方大國,不但 「已經實現了由解決溫飽到總體上達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溫家寶),也正通過工業化、城鎮化的途徑創造內需,逐步的實現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從 「強國」到「富民」的戰略轉型。

        為了讓本報的年輕讀者們在冰冷的概念和經濟數據之外,能夠通過感性和直觀的經驗來體會新中國這60年來所經歷的變化,我們在〈中國ING〉的欄目下,規劃 了「從影像直面新中國」系列專題,希望從政治、經濟、文化到庶民生活等面向,蒐 羅中國大陸60年來的攝影作品來反映人民日常生活的變遷。我們相信,要了解今日的大陸,就有必要回顧過去,不僅僅為了懷舊,而是從活生生的細節中學習歷 史,了解歷史,建立兩岸人民相互理解與互相信任的基礎,從而能夠共同展望中華民族的未來。 

【犇報‧第30期】從影像直面新中國── 五零年代文藝界代表合影

侯波    攝  《新華通訊社》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期間,文藝界代表(前排從左至右)徐肖冰,白楊,田華;(後排從左至右)王昆,袁雪芬,程硯秋,常香玉,周信芳,梅蘭芳在中南海合影。


編按:過去的60年,中國大陸經歷了翻天覆地的巨變,持續高速的經濟發展,不但改變了神州大地的地貌,也改變了人們的精神面貌。貧窮落後的東方大國,不但 「已經實現了由解決溫飽到總體上達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溫家寶),也正通過工業化、城鎮化的途徑創造內需,逐步的實現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從 「強國」到「富民」的戰略轉型。

        為了讓本報的年輕讀者們在冰冷的概念和經濟數據之外,能夠通過感性和直觀的經驗來體會新中國這60年來所經歷的變化,我們在〈中國ING〉的欄目下,規劃 了「從影像直面新中國」系列專題,希望從政治、經濟、文化到庶民生活等面向,蒐 羅中國大陸60年來的攝影作品來反映人民日常生活的變遷。我們相信,要了解今日的大陸,就有必要回顧過去,不僅僅為了懷舊,而是從活生生的細節中學習歷 史,了解歷史,建立兩岸人民相互理解與互相信任的基礎,從而能夠共同展望中華民族的未來。 

【犇報‧第30期】從影像直面新中國── 藏區婦女做B超檢查

画兒  攝    自由攝影師
 

2005年,城市醫療隊用騾馬馱著儀器和藥品翻山越嶺,到四川省木里藏區為婦女做B超檢查。


編按:過去的60年,中國大陸經歷了翻天覆地的巨變,持續高速的經濟發展,不但改變了神州大地的地貌,也改變了人們的精神面貌。貧窮落後的東方大國,不但 「已經實現了由解決溫飽到總體上達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溫家寶),也正通過工業化、城鎮化的途徑創造內需,逐步的實現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從 「強國」到「富民」的戰略轉型。

        為了讓本報的年輕讀者們在冰冷的概念和經濟數據之外,能夠通過感性和直觀的經驗來體會新中國這60年來所經歷的變化,我們在〈中國ING〉的欄目下,規劃 了「從影像直面新中國」系列專題,希望從政治、經濟、文化到庶民生活等面向,蒐 羅中國大陸60年來的攝影作品來反映人民日常生活的變遷。我們相信,要了解今日的大陸,就有必要回顧過去,不僅僅為了懷舊,而是從活生生的細節中學習歷 史,了解歷史,建立兩岸人民相互理解與互相信任的基礎,從而能夠共同展望中華民族的未來。

【犇報‧第30期】從影像直面新中國──為藏民看病

孫慶林  攝     《民族畫報》

        1951年,甘肅省夏河縣,內地醫療隊為藏民看病。


        編按:過去的60年,中國大陸經歷了翻天覆地的巨變,持續高速的經濟發展,不但改變了神州大地的地貌,也改變了人們的精神面貌。貧窮落後的東方大國,不但 「已經實現了由解決溫飽到總體上達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溫家寶),也正通過工業化、城鎮化的途徑創造內需,逐步的實現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從 「強國」到「富民」的戰略轉型。

        為了讓本報的年輕讀者們在冰冷的概念和經濟數據之外,能夠通過感性和直觀的經驗來體會新中國這60年來所經歷的變化,我們在〈中國ING〉的欄目下,規劃 了「從影像直面新中國」系列專題,希望從政治、經濟、文化到庶民生活等面向,蒐 羅中國大陸60年來的攝影作品來反映人民日常生活的變遷。我們相信,要了解今日的大陸,就有必要回顧過去,不僅僅為了懷舊,而是從活生生的細節中學習歷 史,了解歷史,建立兩岸人民相互理解與互相信任的基礎,從而能夠共同展望中華民族的未來。
 




【犇報‧第30期】從影像直面新中國── 勇敢的小天使

李強   攝  《新京報》
 
2007年8月11日下午17時,5歲和白血病的浙江義烏女孩吳依飛換上新連衣裙,興奮地在北京市道培醫院病房中為小病友跳起了家鄉舞蹈,門外的母親不禁落淚。

        編按:過去的60年,中國大陸經歷了翻天覆地的巨變,持續高速的經濟發展,不但改變了神州大地的地貌,也改變了人們的精神面貌。貧窮落後的東方大國,不但 「已經實現了由解決溫飽到總體上達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溫家寶),也正通過工業化、城鎮化的途徑創造內需,逐步的實現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從 「強國」到「富民」的戰略轉型。

        為了讓本報的年輕讀者們在冰冷的概念和經濟數據之外,能夠通過感性和直觀的經驗來體會新中國這60年來所經歷的變化,我們在〈中國ING〉的欄目下,規劃 了「從影像直面新中國」系列專題,希望從政治、經濟、文化到庶民生活等面向,蒐 羅中國大陸60年來的攝影作品來反映人民日常生活的變遷。我們相信,要了解今日的大陸,就有必要回顧過去,不僅僅為了懷舊,而是從活生生的細節中學習歷 史,了解歷史,建立兩岸人民相互理解與互相信任的基礎,從而能夠共同展望中華民族的未來。 

【犇報‧第30期】從影像直面新中國──堅持到底

郭鐵流    攝   《新京報》
 

2008年5月18日,11歲的李月靜靜的躺在四川省綿陽市四十四醫院重症監護室裡。地震讓這個熱愛芭蕾的女孩失去了左腿,但是她說將來還要當舞蹈家,她不會放棄這個夢想。

        編按:過去的60年,中國大陸經歷了翻天覆地的巨變,持續高速的經濟發展,不但改變了神州大地的地貌,也改變了人們的精神面貌。貧窮落後的東方大國,不但 「已經實現了由解決溫飽到總體上達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溫家寶),也正通過工業化、城鎮化的途徑創造內需,逐步的實現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從 「強國」到「富民」的戰略轉型。

        為了讓本報的年輕讀者們在冰冷的概念和經濟數據之外,能夠通過感性和直觀的經驗來體會新中國這60年來所經歷的變化,我們在〈中國ING〉的欄目下,規劃 了「從影像直面新中國」系列專題,希望從政治、經濟、文化到庶民生活等面向,蒐 羅中國大陸60年來的攝影作品來反映人民日常生活的變遷。我們相信,要了解今日的大陸,就有必要回顧過去,不僅僅為了懷舊,而是從活生生的細節中學習歷 史,了解歷史,建立兩岸人民相互理解與互相信任的基礎,從而能夠共同展望中華民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