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卓如
每年過了重陽節,東北季風大起的傍晚,在台灣新北市中和區四號公園創意廣場,就會看到有一個普通人高的嫦娥風箏在高空上飛著,風箏的主人成熟地操作著捲線器,為它掛起甜甜圈和彩球。當一線在外,看風箏冉冉升起,遨遊在晴空,彩球隨風旋轉,感受到大自然的動態。在這一剎那間,不禁感到舒暢闊達,就好像自己飛上青天一樣的快樂。尤其是看到自己親手製作的風箏,無形中掀起了一陣創作的優越感。據了解,該創意風箏的主體是主人向中國大陸有風箏之鄉的山東濰坊訂購的,其餘則是出自本身做西裝的裁縫手藝。
老少咸宜的戶外活動
原來大台北一些空地,如國父紀念館很適合放風箏。但此園區被列入飛航安全管制範圍,為免影響飛航安全,公園內不宜施放風箏。中和四號公園則比較得天獨厚,因沒有什麼影響飛航的問題,從1990年代,該地被徵收為公園預定地後,就有很多人在此放風箏。但隨著公園地的整治及樹木的種植及2004年從台北市八德路搬來的台灣圖書館落腳於此,放風箏的人便逐漸減少,只剩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先生及上述放風箏的達人。這位達人除了在假日,上班上課日的下午偶爾也會出現,時常把他的嫦娥風箏放到二、三百公尺高。一到傍晚,讓來往佇足觀看的民眾,紓解了一天的疲憊,也喚起童貞的回憶。尤其是很多母親及正在含飴弄孫的阿公阿嬤都會帶著學齡前的小孩,來看小朋友口中的「風箏阿伯」。阿伯也不見外,慫恿小朋友過來,背上肩帶,操作電動釣具改裝的捲線器。然後稱讚:「喔!你會放風箏了!」似乎有鼓勵小孩子以後來放風箏,不當近視的低頭族之味道。
到了華燈初上,好戲登場。風箏阿伯將夜光風箏放上去後,隨即將數個不同顏色的夜光風輪吊上去,形成公園的奇觀,讓方圓一兩公里的民眾看到以為是幽浮。風箏上會發光的LED燈及電池也是跟中國大陸的山東濰坊訂購的,夜光風輪則是他自己製作,曾申請專利過。
據了解,放風箏這檔事,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最貼切了。如碰到沒風,風箏自然就上不去,太過強勁的風會將風箏線吹斷。如碰到嫦娥風箏飛不上去,就會放塑膠袋製的「春」字。他談起放風箏的機緣,小時候在台灣中部的鄉下,自己用竹枝削薄,紮八角支架,糊上報紙或棉紙,綁上引線就走到戶外放了,風箏線斷了,就只能一村越過一村地去找了。現在孩子不是沉迷於電動,不然就是電視,如此也傷害眼睛的健康,誰還會玩起我們小時候的風箏,所以,他來公園放風箏,除了發揚中華文化,也可以喚起大家心中童心未泯的一面,不管是銀髮族,或是低年級的小學生,學齡前的小朋友,都是放風箏時可以認識的朋友,成為搭建友誼的橋樑,如此開闊了心胸,也促進親子關係和隔代教養的和諧,自娛也娛人。故,放風箏可說是老少咸宜,能促進生活情趣、有益身心發展的戶外活動。公園裡的民眾,受到阿伯的影響,也放起風箏,未來可能會形成一種風氣。
風箏是中國人的發明
古人望著在天空翱翔的鳶,乘上昇氣流在高空巧妙的翱翔,常有一股飛上青天的衝動。於是,中國人就在這種念頭下,發明了風箏。因早期是模仿鳥類的型態,故北方人取名為紙鳶,南方則稱紙鷂或鴟。此古老民俗活動,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據宋朝(A.D 960—1279)的高承《事物紀原》:「紙鳶其制不一,上可懸燈,又以竹為弦,吹之有聲如箏,故又曰風箏。」於是,風箏成為現在一般的通稱。
《事物紀原》中還記載漢朝(B.C.202-220)大將韓信在攻城前,曾利用風箏測量到敵城的距離,然後挖地道攻陷敵城之事。但一般傳說是,韓信在垓下之戰中,以「十面埋伏」之計將項羽的軍隊團團包圍,為了瓦解楚軍的軍心,派人用牛皮製成風箏,上敷竹笛,夜晚放到高空中,風吹著笛子發出淒涼的聲音,漢軍和著笛聲唱起楚國的民歌來。楚軍聽到了鄉音,都想念起故鄉來,鬥志渙散了。結果,楚霸王一敗塗地,在烏江邊上自殺了,這就是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唐朝(A.D 618-907)趙昕也在《熄燈鷂文》中附會:「垓下之戰時,韓信製成風箏,讓張良坐風箏上天,高唱楚歌,楚歌傳到楚營,動搖了項羽軍心」。
相傳南朝的梁武帝時(A.D 549)侯景叛亂,包圍了京城建康,皇帝與百官都困於城內,這時有大臣羊侃獻策做紙鳶,並在紙鳶上寫著「得鴟送援軍,賞銀百兩」,然後由太子在太極殿前,乘著西北風將紙鳶昇放起。不過,這次嘗試未能成功,因為紙鳶被叛軍射下。這在正史中的《南史》卷八十「候景傳」中也有相關的記載。另外,據河南省的《清豐縣志》記載:「(九月九日)士大夫倣古遺事率登高飲菊花酒,兒童放紙鳶為戲亦有作糕相遺。」可見重陽節放風箏已成為中國的傳統。而清明時節「放風箏」的習俗源於清朝,兼有「斷鷂放災」的深層含義。潘榮陛的《帝京歲時紀勝》(A.D1758)記載:「清明掃墓,…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清嘉錄》(A.D 1820-1850)中說:「春之風自下而上,紙鳶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斷鷂』之諺。」就是在清明節放風箏之時,人們將所有的災病寫在紙鳶上,待風箏高飛之際,剪斷風箏線,當紙鳶隨風飄逝之時,也象徵著所有的災病都隨風箏一一消逝。因此放風箏便成了清明節一項重要的習俗。
到了民國,據《台灣日日新報》漢文版的報導:在廣東省的省會地方,每當酷暑初退,涼風乍生,憑眺登樓,可見兒童牽線,鳶戾于天,漫空結隊,也一幅絕妙秋景行樂圖。而三冬不見霜雪的海南島的海口,因無北風怒號之時,四季皆可大放風箏,故本地人視為行樂之具。競鬥紙鳶,小至竹馬兒童,大至仗鳩老叟,以及裙屐少年,莫不砍竹編纜,粗大逾指,牢繫風箏,並以鐵轆轤(指井上汲水的轉輪,定滑輪)綴下端,與廣州以麻線繫放者不同。故其紙鳶大逾數畝,小則逾丈。上面繪以人物花卉,令人五光十色。紙鳶之上藏有警蔑,風勁響發,有如漁陽鼙鼓動地來(指有戰事發生)。所以,風箏為中國人的發明,是不爭的事實,就連日據時期排華的日本,其在台報導「風箏的起源」也不否認。
風行世界
而在日本,風箏的日文,在日本的關東稱「凧」(たこ、taco[章魚]);在關西的京阪地區叫做「いか」(ika,烏賊)。也有以中國傳來的紙鳶作為命名。「凧」這個字是日本人自創的漢字,居然和魚有關,和鳥無關,真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不過,日本高掛鯉魚旗的兒童節─5月5日,正是和日本古代放風箏的習俗有關。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在古稱相州的神奈川縣阿夫利山下的阿夫利神社,從古代以來,每年端午節,都會舉行紙鳶會,民眾各競其技,被譽為國風之美。但至明治維新後,因架電線等原因,該傳統遂廢止。至二十世紀初,有志者在端午節的法定日期─新曆5月5日發起紙鳶會,遂又回復此傳統。另外,當地也在1902年的端午節舉行自古以來讓大紙鳶飛揚的習慣,因當日逢管公(菅原道真,日本平安時代的學者、漢詩人)千年之祭典,當地人製七間(12公尺)平方的大紙鳶飛揚,使用美濃紙1584枚,貼「忠魂」兩大字,以發揚管公之忠誠,據說,這樣的大風箏十數年未見。也曾將大風箏供日本皇太子(大正天皇)觀覽。而長崎紙鳶,就很少有這麼龐大。因紙鳶高飛,需利於西南風,以讓其微颺披拂。不過,這樣大不過數尺的風箏,已發展成鷹鷂、蜈蚣、鯉魚、蝴蝶、游蜂等形。
在西方,和中國一樣取和鳥有關係的風箏名稱為英國。英文的KITE,就有鳶的意思。傳說在1752年,美國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進行了一項著名的實驗:在雷雨天氣中放風箏,以證明「雷電」是由電力造成,開啟了人類電學研究的時代。後來,風箏逐漸發展至軍事用途。1904年,德國軍務局將大紙鳶繫以銅線,放至一千呎至一千兩百呎(300-360公尺)的高度,技師乘此在青空飄飛的時候,無論何時何處該裝置皆得以通信。所以,地點固定且不便之無線電信站,就無裝置之必要。而該年日俄戰爭爆發前夕,俄國領事館就於山東煙台附上無線電信機械架起風箏,向旅順口發電。1907年,日本以紙鳶式輕氣球偵查敵狀、觀察地形,攝影敵陣地。到了1929年,美國路易斯安那,十二至十六歲間陸軍學校小學生紮成世界最大紙鳶。呈六角形,長寬都是三十英呎(9公尺),爬升的時候,可以把一個成人帶上去,收下來的時候費盡20個小學生的力氣。
在台灣的發展
放風箏,在台灣的閩南人稱「放風吹」。據乾隆元年(A.D 1735)出刊的《台海使槎錄》記載:「重陽前後,競放紙鳶,如內地春月。」另據道光十七年(A.D 1837)《噶瑪蘭志略》記載:「九月重陽,士人載酒於員山諸處,為登高會.先數日,村蒙必散,放紙鳶,凌風直上,以高者為勝.入夜則有繫燈於繩上,遠望之,炯炯如巨星者。」可見一百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放夜光風箏。日據初期,台南安平就有做蚊煙筒的師傅糊紙鳶,八、九月小兒買之,用線戲放。當時打干轆(陀螺)、放紙鳶,皆是受歡迎的兒戲。但在台北,因電線林立,故當局曾頒布禁止放風箏的命令。
台灣的風箏比日本的製作更複雜且華麗。且台灣的客家人比閩南人更能將紙鳶以手工靈巧的製作,且有好上之風,因客家節儉且富裕之故。兒童年長大約十歲左右,玩正方形、酒甕、陀螺形的風箏。
只要用竹枝削薄,紮八角支架,糊上紙,綁上引線即可。製作時要注意支點、平衡翼、風向、重量等問題;十五歲以上的大人,基本的風箏有八角和菊花心及八仙,以紅、綠、黃等其他色色紙作彩滿面。八角風箏是北部客家人的傳統手工藝品,在農耕時期他們借此驅趕啄食莊稼的鳥類。而清明送斷鷂,便是客家人,把和祖先講的話寫在風箏上面,然後飛遠以後把線割斷。故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北部客家先民都有鬥風箏的習俗,八角風箏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到了日據末期,風箏的圖樣發展成角形的五角和六角大風箏,其他有扇形、軍配形、杯形、蝙蝠形、螳螂形、人形等千變萬化的風箏造型。風箏發展到現在,骨架不再是竹子。曾獲世界放風箏比賽冠軍黃景禎出生三峽客家庄,近年使用不織布、碳纖、玻纖,以現代科技跟古典風箏結合,讓每架風箏不管是平面或立體,都能夠飛上天空,小時候的夢想成「箏」了。
低頭族紓壓的秘方
由於放風箏時需要挺胸抬頭,翹首舉目,左顧右盼。通過放風箏,可以保持頸椎、脊柱的肌張力,保持韌帶的彈性和椎關節的靈活性,增強骨質代謝,加強頸椎、脊柱的代償功能,既不損傷椎體,又可預防椎骨和韌帶的退化。放風箏時,眼望天空,頭向後仰,還可使頸項部的肌肉得到放鬆,有利於保持頸椎的生理弧度,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頸椎病的康復。放風箏時,因為要關注風箏的動向,眼睛要往遠處看,對習慣了看電腦和手機的「低頭族」來說,也有很好的調節眼睛的作用。而且放風箏的地方是在開闊之處,空氣清新,令人心曠神怡。
所以,今年3月在中國大陸四川省的成都,正逢春暖花開的季節,許多有頸椎病的「低頭族」們周末到成都周邊放風箏。而在台灣的澎湖群島,因有空曠的場地、安全的地形、以及最重要的推手-從十月開始非常強勁的東北季風,故成為全面推廣施放風箏的重鎮。2013年「菊島彩繪fun風箏‧澎湖天空好繽紛」的活動,就吸引將近千人到場享受放風箏的樂趣。所以,該地方確實不能以觀光賭場和汙染海洋的海釣平台牧場來吸引觀光客。以放風箏活動來吸引兩岸及國際的遊客參與,不是很清新健康嗎?而在台灣本島,高雄港舊火車站停用後形成空地,也讓許多民眾主動拾起兒時的童趣,所以,建議政府,可盡量將閒置地或休耕地經營為放風箏的地方,並不斷和對岸的風箏技術交流,合力發展華人的國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