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期】佳作-我的兩岸關鍵字:「文創,文創!」

文/洪琳茹(雲林科技大學)

2013年2月陝西榆林市,參與當季盛典牛王會遶境。

2013年2月陝西榆林市,參與當季盛典牛王會遶境。

近年兩岸吹起一陣文創風,這股風潮席捲台灣與中國大陸,從北京的798到上海的田子坊打造起巷弄裡的創意經濟,沿著杭州南下到廈門曾垵厝,乃至於廣州的客村地鐵站舊紡織廠,都開始設立起文創園區。在台灣,年輕人拎著一卡皮箱做一些小手工藝生意,賣起自創的布包、手作小物,有的開起獨立書店,更有高掛文創招牌開起咖啡店。然而,在刮起文創風之前,就有咖啡廳在原有的事業形式上加上文化與創意。

事實上,台灣能夠厚植文化創意產業的基礎,不僅僅只是由於晚近青年創業的風潮,更重要是台灣從80年代開啟的地方研究的復興,加上90年代以後社區營造、青年返鄉、文化資產保存的盛行風氣。特別是在九二一以後,重建團隊大量進駐災區,採用社區營造方案與在地的文化、產業經濟結合,推出各式各樣的新興事業。原本鄉村社區過去沒有自己的品牌與logo,比如在地農產品、文化風俗特色與生態多樣性。

南投埔里紙教堂就是一個成功案例,原本是一個紀念震災教堂,現在積極開發紙類產品、推動觀光產業,運用復育青蛙生態作為故事行銷宣傳,桃米社區的產品都以青蛙作為品牌形象。透過大量的社區營造方案進入社區,一個社區營造到最後面對的仍是社區的經濟產業問題。

大量分布在城鄉社區的新興組織,包括社區組織、為傳承地方文化並開拓公共領域的社區大學以及其他相關的NGO組織,在地方長期耕耘文化、復興傳統技藝與地方知識,這些經過精密耕耘的文化資訊與網絡關係,提供台灣年輕人返鄉或進入農村,透過青年學生參與社區接觸文創產業實作經驗,規劃設計例如社區深度的生態旅行,食譜、商標,提出社區營造三寶:文創、市集、小旅行。

老舊建築再利用也是導入文創產業的絕佳處所,老舊建築本身就適合用於故事,而且也是蘊含當地人生活文化的歷史空間。例如台北大稻埕就是一個文創聚落,有咖啡廳、替代空間、文創小店,聚集年輕人創意所形成的文創產業聚落。除了政府的鼓勵與資源挹注提供平台,讓有心創業的年輕人可以在舞台上大展身手。

透過舊街道空間的活化再利用,讓老舊建築風華重現,例如台南的神農街也成為一個台灣指標性的文創聚集。

相對之下大陸的文創產業型態目前仍以官方規畫為主,但民間仍展現出生氣勃勃的強大野蠻生長力量,可以從尺度、速度、態度三方面觀察。

陝西農村與湖南農村、雲南的鄉間文化建築風貌殊異,光憑地理尺度之差異性,由於南北、東西截然不同的社會文化,這些差異性本身就是可觀的文化資產。

但可惜的是,近年中國大陸的經濟快速成長,過分追求物質與消費文化,在空間上也無法看到自身文化的優勢,大量拆除的老舊街區被拆除後又重新修復回舊樣式,這是一種盲目追求現代化,缺乏自身文化省思的展現。這個經驗也類似於台灣六七零年代對環境生態與文化建築的破壞。

而且在80後一代的崛起,這些在改革開放後城市成長的獨生子女,表現企圖心與自信心更強,表現在文創產業上就是商業性格更強一些。由於中國大陸在地理的尺度、發展的速度、以及文化脈絡差異性的青年創業發展出不同的樣貌。

然而過分追求功利主義的文創產業,可能會讓創意抹煞其本身文化—建設社會公共道德的美意,所幸的是大陸近年蓬勃發展的公益事業,對社會包容度、公共道德與的倡議,提供了社會伸展與包容多樣文化的可能性。

自從川震及2008北京奧運以後,環保及公益組織大量興起,在倡議公益價值之上,大陸的文創風氣、青年創業同時與公益的目標匯流,創業與創意、公益的界線正在交互影響。

目前北京的中關村已經已成創客、創意、創業相互影響的新興聚落,不少年輕創業的朋友會聚集共同使用空間,這些創客青年們共享創業基地的「共好空間」超乎台灣想像的規模,也值得台灣的年輕朋友前往取經。

回到台灣的經驗,社區營造理想最終的是人的自我實現,對生活理想的追求,小清新或者生活裡的小確幸,也是一種在經濟停滯、青年貧窮時代的一種調適心態,在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也看到這種時代的預示。

這一種台式文創的小清新,樂觀的看,是青年人嘗試在主流就業外發展自己的興趣,透過專長自我實現作為一種事業,代表一種社會容許青年人選擇的道路。悲觀地來看,是台灣一種經濟榮景不在的自我安慰。

不過長期來看,經濟發展並非無止盡無上限,全球化時代傳統製造業產業移動勢必流向更低成本的國家,此時台灣文創產業的崛起,也代表台灣走入晚期工業社會的一種新的道路。

中國大陸正在面對經濟增長趨緩帶來的社會影響,文化創意產業極有潛力作為未來提供就業與支持經濟的支柱,然而文化本身即象徵著生活模式的價值呈現,而創意則隱喻著打破思考框架的約束。

某方面來看,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也是大陸改革開放以來社會、文化與經濟轉型的呈現,與之在生產的新興資本。隨著文創產業與社會型態發展,有機會修補近年過分傾向功利價值帶來的偏差,重新形塑更開放的社會共識與道德樞紐,或許也能夠緩和經濟趨緩所帶來的社會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