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期】我盡力了,我滿意了! :在里約奧運會找回「人」的價值

文編/江郎

女子10米氣步槍選手杜麗與易思玲互相擁抱對巴西里約奧運會,大陸觀眾最明顯的感受估計是「事情正在起變化」。先是籌備上的種種「不完美」,打破了人們對於大型賽事準備所固有的「完美」期待;繼而是賽場上,大陸運動員「首日無金」;而最大的「例外」,恐怕是包括運動員和觀眾在內的「輿論」對於比賽結果的淡定。

已成為網紅的傅園慧自不必説。杜麗失金,微笑著説,「成功失敗都有過,足夠了」;寧澤濤無緣100米自由泳決賽後坦然表示,「已經盡自己最大努力了,發揮出了現在的正常水平」。而觀眾對此多是安慰和鼓勵,「你對得起祖國嗎?」之類的責備難覓蹤影。

種種表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對奧運會的「中國表情」正變得相對輕鬆,不再時刻處於情緒緊繃的高壓中。相較於成績,競技體育中的「人」獲得了更多尊重。

在大陸,很長一段時間裡,一名運動員如果沒有成績,便「什麼都不是」。他們的面目是乾癟而模糊的,正如劉翔退役後接受採訪時所稱,「那個時候大家都不把我當人看」。運動員仿佛成了流水線產品或奪牌工具,連賽後接受採訪,也要遵照一定模式,説著同樣的話,贏了要「首先感謝國家」,輸了內疚地説「對不起祖國」。

運動員對任何一場比賽都嚮往第一。問題是,金牌是否應當壓倒一切?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失利的體操王子李寧被指責應「上吊謝罪」;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劉翔因傷退賽被譏諷跪著也應走完,讓人感受到的是一種被異化的「比賽觀」。今天,人們關注運動員的顏值,關注運動員在賽場之外的故事,以包容心態看待賽場得失,更多指向運動員們作為普通人的一面。

起源於業餘體育的奧運會,已經變成職業體育和商業體育的競技場,但奧運會的內在價值,卻並非是各國間「文明的戰爭」。北京奧運會有「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里約奧運會展示了鮮明的環保主題,還首次有難民代表團參賽。這些無不反映出奧運會所承擔的理念價值和人道價值。不難看出,若將參賽意義壓縮為對獎牌的爭奪,將運動員視為「競爭機器」,是否構成了對奧運意義的背叛?

有人從投入產出角度説明,人們對奧運金牌的重視是理所當然的。確實,現代社會幾乎任何一個行業都難以超越投入產出的經濟學衡量。然而,以壓倒一切的方式追求金牌,恰恰最違背經濟學原理。而若完全將體育競技視為「生意」,恐怕奧運會這樣的國際賽事也早就取消了。因為,倘若承認這一點,何以解釋完全無希望獲牌的難民代表團的參與?何況,不少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至今沒拿過獎牌,若按投入產出算,可能是最失敗的投資了。再説,按這個邏輯,那麼每個國家都應該只參加自己的強項。如此一來,奧運會豈不成了各比各的,還有何意義?

賦予金牌過多體育之外的意義,難免稀釋真正的體育精神,也會壓縮競技體育中「人」的價值和尊嚴。在「錦標主義」之下,人們註定難以看到一個「失利」的運動員能夠發自內心地説:我盡力了,我滿意了。更難想象會發生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德國運動員施泰納領獎時親吻亡妻照片的感人一幕。而「行動的表情包」傅園慧也好,説出「我不是金牌機器」的杜麗也罷,都不過是「人」對「工具」的戰勝。

大陸改革開放與市場經濟的發展,正是一個逐步發掘並承認「人」的價值的過程。人們有了更坦然的心態去看待奧運賽場上的得失成敗,説明競技體育中「人」的價值正在被還原。(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