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方遠
近來大陸鳳凰網製作了一部名為《走近台灣本省統派》的視頻,並將其中幾位受訪者的訪談內容轉為文字稿公開於網上,再經台灣網路媒體轉載,最終在台灣掀起軒然大波,有股當年「郭冠英事件」再現的味道。這次的波瀾以「統獨爭議」的表象出現,儘管「統獨」是台灣社會的主要矛盾,但此矛盾由於島內的社會性質而不斷轉化與外移,致使「統」不僅連最低限度的言論自由都沒有,甚至是處於「失語」的狀態。
老實說,以當前島內的社會氛圍與條件,基本上是激不起實質的「統獨論戰」的,因為「統派」的面貌不僅模糊,而且也很難說清楚什麼是「統派」,就這一點而言責任是在「統派」身上的。先不論「獨派」內部的組成,「統派」必須先清楚認識到這個陣營裡面的多樣性與複雜性,而這樣的多元複雜正是歷史所造成的結果,也可以說是近代「中國」內部紛雜的思想樣態的展現或是縮影,如此性質對統派而言不見得是劣勢。
就此意義而言,「統派」並非一塊大鐵板,也不是一個熔爐或是一盆沙拉。倘若忽視這樣的多元複雜性,硬是把所有認同兩岸統一的人聚集起來,抹煞彼此的歧異,造成的結果恐怕會讓一加一不一定等於二或是大於二,反而得到小於二的效果。
另一個問題是,統派該不該自我標榜為「統派」?我們應該回頭看一下台獨派的發跡過程。眾所周知,在1986年民進黨收割黨外成果成立以前,在那個狂飆的年代,黨外人士基本上以打倒獨裁國民黨為共同目標,統獨的分野還是暗藏於枱面下的潛流。黨外在當時投入了包括環保、原住民、農民、教師與學生等方方面面的社會運動,其中獨派在各個議題的組織裡奪權,從而長期耕耘,四處播種,往下紮根。及至野百合運動之後,認同台獨的學生領袖紛紛前往美國留學鍍金,再挾著西方意識形態與「普世價值」的力量回到台灣,被安插在學術界各個職位。此時正值李登輝執政,國家與社會互相交織建構起「台灣國族」的強大話語霸權,再往後延續到扁、馬時代,分離主義早已遍布社會大小孔隙,掌握了自然的話語權與正當性,統派當然成為「非我族類」的存在。
簡言之,獨派的崛起過程不是自始即扛起「台灣獨立」大旗在街頭衝撞,而是透過各式社會議題的經營,與人民的生活經驗水乳交融,取得了道德制高點,那麼台獨的立場不消推銷,其正當性自然水到渠成。
統派雖然人少資源也少,更應該積極介入社會各種議題,以自身的立場與視角對話社會,擴大群眾基礎,進而積累為壯大的力量。更何況台灣的統派不是相應於獨派而生,更不是晚近隨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而空降的「親中媚共」派,而是有著長遠歷史傳統、從人民群眾裡鬥爭、成長出來的一支隊伍。借用林書揚先生的話來說,統一運動本質上是一場人民運動,往上可以追溯到日據時期的反抗運動,以及台灣光復初期無數青年投入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期間雖經包括白色恐怖在內的幾波頓挫,仍然在70年代受保釣運動的影響,並在《夏潮》系統作用之下,再度發揮較大的影響力。
統派過去曾經引領議題,蔚為風氣,這是因為統派必須與人民同呼吸、與人民共脈動。統一運動在台灣有著豐富的歷史傳承與思想資源,就算統派不斷面對挫敗,但應該繼承前輩們的基礎進而超越、前進,重拾起進步的話語,把自身再次武裝為一支具有先進性的隊伍,統派不該也不能窮得只剩下「統」而已。
沒錯,歷史與文化是兩岸的共同點,但僅僅只是兩岸交流的基礎,其上還要有往前推動認同的中介機制,此機制應該是面向未來的、得以說服人民的先進圖景。另一方面,統派現在需要的是更高與更遠的戰略,同時也需要直面在島內的現實處境,扭轉當前每每被動的「衝擊─回應」模式,掌握主動權,不需要再替別人做業績,也不再跳進別人挖好的坑,否則每次的提槍上陣可能只會淪為飛蛾撲火,既沒為自己加到分還弄得遍體鱗傷。明年大選在即,兩岸關係與台灣社會可能將再面臨一次大變局,統派唯一的出路就是思索自身對台灣而言的意義與價值,重新搶佔道德高地,提出不是為統而統的進步綱領,不以做為「統派的人民」自滿自足,更必須做為「人民的統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