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報‧第36期】中國油田自主開發之路:三代鑽井工人的故事(二)

大慶油田新鐵人:王啟民

 

                   王啟民,19379月出生,浙江湖州人。19618月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


莫看毛頭小夥子,敢笑天下第一流
        1961年,24歲的王啟民懷著一腔獻身祖國石油事業的熱血,來到「荒原一片篝火紅」的大慶油田會戰工地,開始了攀登油田開發科技高峰的艱辛征程。當時,油田正處於極端艱難的創業時期。有外國專家斷言:像大慶含蠟這麼高的油田,中國人根本沒能力開發。
        剛剛分到油田地質指揮所的王啟民,內心受到極大震動。在鐵人王進喜「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鋼鐵誓言激勵下,他和所裡幾個同學寫下了一副氣勢豪邁的對聯:「莫看毛頭小夥子,敢笑天下第一流」,橫批為「闖將在此」。王啟民說:「我們就是要靠自己的力量,闖出中國自己的油田開發之路!」
        為了解決這個重大難題,王啟民決心在實踐中找答案。他一頭紮進井場,吃住在陰冷潮濕的帳蓬裡,與現場工人,技術人員一起取資料,搞分析,進行實驗。由於環境的惡劣,使他患了類風濕僵直性脊椎炎,疼得走路都直不起腰來。他硬是咬緊牙關忍著疼痛,不離井場,以嚴細認真的態度,取全取準每份資料和每個數據,並認真進行室內實驗和系統分析。他說:「這裡每口井都有數十個油層,每個油層厚薄相差很大,各層吸水多少也不同,呈典型的非均質特點,要人為達到注入水都均衡推進是違反客觀規律的」。這就是「因勢利導,逐步強化,轉移接替」的注采方法。
        試驗小組在王啟民的帶領下,選擇了一口含水已達60%的油井進行試驗。奇跡出現了:該井日產量由原來的30多噸猛增到60多噸,而含水則下降了。油田推廣他們的經驗,培養出三百多口日產百噸以上的高產井。從而打破了國外「溫和注水、均衡開採」的傳統觀念,創出了大慶油田中低含水階段保持油田穩產的路子,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
  
為打開地下大門,不顧個人安危
        王啟民認為,要使油田持續高產穩產,必須有一整套油田開發方法及配套的工藝技術做保證。為此,從1970年開始,他率隊到中區西部進行長達10年的接替穩產試驗。3000多個日夜,他和工人們一道施工作業,逐井取樣化驗,分析數據,經常一幹就是一個通宵。夏夜,蚊蟲成群,一巴掌打在身上,滿身是血點。冬季,帳蓬裡結滿了冰,凍得人們打冷顫。王啟民10年前在野外作業時落下的風濕病逐漸加重,發作時疼得額頭直冒虛汗。有一段時間,風濕病轉移到眼睛上,引起虹膜炎,兩隻眼球血紅血紅的。大家勸他回去養病,他卻說:「我是組長,最瞭解試驗方案和進展情況,怎麼能走呢?」
        1985年,大慶油田實現第一個10年穩產目標後,又提出一個更富挑戰性的目標;再穩產10年,向世界油田開發高水平邁進。按一般規律,每個油田勘探開發都有上產、穩產、減產三個階段。就世界同類油田而言,穩產期最長12年,短的只有3年至5年。讓大慶再穩產10年,可以說是奇蹟,難度不言而喻。
團結協作,淡泊名利
        199711日,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授予40歲的王啟民首屆「鐵人科技成就獎」,以獎勵他多年來在大慶油田開發中作出的突出貢獻。面對鮮花和掌聲,王啟民表示:「我取得的每項成績都包含著油田許多科技人員和現場工人的心血,我只是他們的代表,是代表他們領獎的。」對於總公司發給他的10萬元獎金,他自己一分錢沒要,而是用作科研獎勵基金,以鼓勵支持科技人員進行科學技術研究。2002年王啟民更榮獲「李四光地質科學野外地質工作者獎」的殊榮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