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期】盛世危言:文化促統之道

♦ 文/石佳音(文化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

今年是馬關條約、乙未割台兩甲子,也是抗戰勝利、臺灣光復70週年。這一年,本應是批判日本侵略殖民、慶祝臺灣重歸祖國的重要時機。但是,台灣朝野卻以極其病態的心態面對這段被侵略、被殖民的歷史。一方面,國民黨(獨台)雖也慶祝抗戰勝利,但其目的卻是與大陸爭奪抗戰史話語權,意圖藉此合理化其「1952年中日和約合法有效」的主張,搞兩個中國(因日本與兩岸皆簽訂和約);另一方面,民進黨(台獨)主政的地方政府更公然從侵略者和殖民者的觀點大肆紀念「終戰」,台北市亦停止紀念七七事變。綠營名嘴鄭弘儀甚至以其父當年是日本人為由,反對慶祝抗戰勝利。顯然台獨已經明確與日本軍國主義站在一起來對抗自己的祖國。馬政府因反共拒統,無意亦無力糾正台獨親日歪風。臺灣在光復70年後,竟然因台獨的無恥和獨台的無能,出現臺灣人自己製造的「再皇民化」高潮。

從去年的太陽花學運到今年的媚日風潮,我們可以見到臺灣社會主流意識日益遠離中國、靠向日本。大陸媒體批評鄭弘儀認賊作父,認為這是臺灣紀念抗戰勝利的「雜音」。實際上,這種「雜音」之普遍,已經更像「主旋律」。可是,如果台灣人心並未光復(或再度淪陷?),那麼抗戰就不算勝利。

那麼,為什麼大陸領導人希望兩岸「心靈契合」,為此不斷讓利、交流,卻收效甚微,甚至適得其反?我們姑且不論其他政治、經濟面的原因,僅就文化交流而言,大陸似乎一直沒有抓到重點。

人類學家Robert Redfield將文化傳統分成「大傳統」和「小傳統」。後者是透過日常生活耳濡目染即可代代相傳的習俗,前者則是必須經由對文化經典的學習、反思才能傳承的核心價值觀念。傳統中國之所以能維持政治的統一,不是因為各地習俗相同(事實上中國各地習俗之多元遠甚於西方的民族國家),而是因為各地的仕紳都經由學習儒家經典(讀書)而接受了源自西周初年的「天下觀」。傳統仕紳不但接受孔子弟子子夏所言「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也信從孟子答梁襄王問「天下惡乎定」時說的「定於一」。此處的「一」,不是指軍政權力,而是指思想觀念。因為孟子再答梁襄王追問「孰能一之」時,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可見能安定天下的「一」,不是基於可奪人性命的權力,而是指大家都接受儒家核心價值(仁、義、理、智),以「君子」自期。當統治者與普天下的仕紳都相信人皆應為君子,天下就能統一、安定。我們由傳統仕紳皆以「讀書人」自稱,亦可見他們是在有意識地學習、傳承儒家的「大傳統」。這就是過去中國在大傳統層次的「心靈契合」。

正因傳統中國是靠著這一套儒家的「天下觀」大傳統而得到統一和安定,所以抗戰期間重慶中央政治學校的羅夢冊教授在其《中國論》一書中指出:中國是一個「天下體系」、「天下機構」或「天下國家」,不是狹隘排他的「族國」(民族國家),也不是征服鎮壓式的「帝國」。羅的《中國論》出版於1943年。兩年後,因提出中國是「文明國家」(civilization state)而走紅的英國人Martin Jacques(《當中國統治世界》作者)才降生於世。

所以,我們中國人早就知道:「天下」廣土眾民、習俗各異,唯有在大傳統層次的心靈契合,才能獲致統一與安定。

然而,對照過去多年來的兩岸文化交流,我們就會發現:大陸似乎過度偏重小傳統(俗民文化/流行文化)層面的交流,而忽視在大傳統(中心思想、核心價值觀)上的心靈契合。由於民俗文化與國族認同無必然關係,這種文化交流就未必能反獨促統。

去年九合一選舉剛過,12月2日雲林縣斗六朝龍宮舉行3天法會,邀請來自大陸泉州的祖廟,與全臺灣奉祀玄天上帝的宮、壇、寺廟共同參加,主祭者卻赫然是台獨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與新科綠營雲林縣長李進勇,連同國民黨本土派的王金平。顯然這些兩岸共通的民俗文化對於台獨毫無威脅,大陸頻繁參與這類綠營政客主持之民俗交流,不但不能促統,反而可能被解讀為大陸泰然接受民進黨當政,結果正好拉抬綠營聲勢,加強台獨力量。

因此,要重建台灣社會的國族認同,必須改弦易轍,從大傳統(蘊含天下觀的儒家思想)的交流與深化著手。但要如此做,大陸就必須先建立真正的文化自信,亦即對中國傳統文化優越性,也就是對我們中國古聖先賢的文化創造力的信心。這種文化自信才是真正的自信,也才是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堅實基礎。有此自信,大陸才有可能對臺灣產生文化號召力。

綜上所述,唯有大傳統層面的文化交流才能促進心靈契合,也才能生文化促統之效。今年是重建兩岸歷史連結的關鍵年。眼看臺灣島內的文化台獨已經表現為赤裸裸的「再皇民化」,事不宜遲,大陸應儘速踏出文化促統的關鍵大步,宣布落實前年公布的政策:將孔子誕辰訂為教師節。從今年始,兩岸共慶教師節,聯合祭孔。

時不我與,北京應當機立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