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期】專題: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的十六個重點

文編/魏三多

武漢城市圈首條城際鐵路開通。 (新華社 蕭藝九 攝)

武漢城市圈首條城際鐵路開通。 (新華社 蕭藝九 攝)

《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規劃》對於加快大陸中部地區全面崛起、探索新型城鎮化道路、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大陸媒體新華社權威梳理出16的發展重點。

長江中游城市群有多大?

【3省31市】長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為主體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規劃範圍包括:湖北省武漢市、黃石市、鄂州市、黃岡市、孝感市、咸寧市、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襄陽市、宜昌市、荊州市、荊門市,湖南省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陽市、益陽市、常德市、衡陽市、婁底市,江西省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鎮市、鷹潭市、新餘市、宜春市、萍鄉市、上饒市及撫州市、吉安市的部分縣(區)。

【經濟總量6兆元】長江中游城市群土地面積約31.7萬平方公里,201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兆元(人民幣),年末總人口1.21億人,分別約占全大陸的3.3%、8.8%、8.8%。

長江中游城市群優勢何在?

【長江經濟帶重要部分】長江中游城市群承東啟西、連南接北,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全方位深化改革開放和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點區域,在大陸區域發展格局中佔有重要地位。

【五大合作基礎】歷史淵源深厚,具有發展成為跨區域特大型城市群的深厚基礎;交通條件優越,基本形成了密集的立體化交通網絡;經濟實力較強,糧食生產優勢明顯,工業門類較為齊全;城鎮化基礎良好,2014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55%;合作交流密切,區域內跨省交流合作平台已達30多個。

長株潭城際鐵路樹木嶺隧道首段貫通。(新華社 杜振珂 攝)

長株潭城際鐵路樹木嶺隧道首段貫通。(新華社 杜振珂 攝)

長江中游城市群如何發展?

【五個協同發展】推動完善開放合作、互利共贏、共建共用的一體化發展機制,走新型城鎮化道路,著力推進城鄉、產業、基礎設施、生態文明、公共服務「五個協同發展」。

【四大戰略定位】中國大陸經濟新增長點,中西部新型城鎮化先行區,內陸開放合作示範區,「兩型」社會建設引領區。

【兩大發展目標】到2020年,長江中游城市群整體經濟實力明顯增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到2030年,發展成為大陸經濟增長與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和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城市群。

長江中游城市群亮點有多少?

【多中心格局】強化武漢、長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合理控制人口規模和城鎮建設用地面積,進一步增強要素集聚、科技創新和服務功能,提升現代化、國際化水準,完善合作工作推進制度和利益協調機制,引領帶動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協調互動發展。

【消除城鄉戶籍壁壘】逐步消除城鄉區域間戶籍壁壘,促進人口有序流動、合理分佈和社會融合。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健全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制度,推進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消除高校畢業生流動就業的制度性障礙,允許高校畢業生在就(創)業基地落戶。

【城鎮公共服務全覆蓋】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把進城落戶農民完全納入城鎮住房和社會保障體系,在農村參加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規範接入城鎮社保體系,保障隨遷子女平等享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滬漢蓉鐵路沿江快速通道的形成,使長江經濟帶上的成渝經濟圈、長江中游城市圈以及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實現半日直達。圖為一輛動車經過宜萬鐵路宜昌鐵路大橋。 (新華社 朱敏 攝)

滬漢蓉鐵路沿江快速通道的形成,使長江經濟帶上的成渝經濟圈、長江中游城市圈以及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實現半日直達。圖為一輛動車經過宜萬鐵路宜昌鐵路大橋。 (新華社 朱敏 攝)

【建設快速鐵路網】加快推進快速鐵路建設,形成覆蓋50萬人口以上城市的快速鐵路網。建設杭州經長沙至昆明、合肥至九江、南昌至贛州、贛州至深圳、九江至武漢、武漢至西安、懷化經邵陽至衡陽、重慶至鄭州等鐵路;建設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等城際鐵路。

【構建無障礙旅遊區】整合發展長江三峽-荊州-長沙-洞庭湖(岳陽樓)-武漢(黃鶴樓)-九江(廬山)-鄱陽湖-南昌(滕王閣)沿江旅遊線路,共同打造高鐵旅遊走廊等精品旅遊路線和國內外知名旅遊品牌。實施旅遊資訊互通,探索推行旅遊「一票通」。

【實施「回歸工程」】鼓勵海內外楚商、湘商、贛商返鄉投資興業和外出農村勞動力回鄉就業,把先進管理經驗和生產技術帶回家鄉。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通過股份制改造吸納返鄉人員參股等方式,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

【共建城市群「綠心」】構建以幕阜山和羅霄山為主體,以沿江、沿湖和主要交通軸線綠色廊道為紐帶的城市群生態屏障,建設城市群「綠心」。

【探索「醫保直通車」】制度促進基本醫療保障政策對接,探索實施異地就醫結算和「醫保直通車」制度,推動社會保障卡在城市群內通用,逐步實現異地就醫即時結算。

【實現通關一體化】完善口岸綜合服務體系和口岸聯絡協調機制,推動口岸管理相關部門資訊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和「單一視窗」建設。推動沿江通關協作,實現區域通關一體化,全面推進「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模式。在符合總量控制目標的前提下,支援在條件具備的地區按程式申請設立綜合保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