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藍」有能力成為「新常態」?
── 大陸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談氣候
■ 採訪/于佳欣
如何看待《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兩國確定的不同減排目標?「APEC藍」能成為「新常態」嗎?大陸的碳排放交易市場何時能建立?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4年度報告》發佈當天,大陸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和氣候司司長蘇偉對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中國大陸減排目標為何是2030年「左右」?
在日前發佈的《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中美兩國宣佈了各自的行動目標。美國到2025年實現在2005年基礎上減排26%-28%並努力減排至28%。中國大陸計畫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
解振華說,中美兩國制定的不同減排目標是根據各自國情作出的決定,體現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展階段的不同。為什麼是2030年左右,而不說2030年之前呢?解振華解釋說,到2030年還有16年,根據中國大陸經濟和社會發展階段的特點,其間面臨很多不確定性。「如果確定一個非常準確的時間或者數字,實際上並不科學。但我們明確要努力爭取,盡可能早地實現目標。」
「APEC藍」能成為「新常態」嗎?
「APEC藍」和「新常態」成為當前最熱詞之一,大家關心何時才能讓「APEC藍」成為「新常態」?
解振華說,環境問題特別是空氣污染,跟發展方式、能源結構、生活方式有直接關係,現在我們採取的應對氣候變化措施與治理大氣污染有協同效應,且成效顯著,2013年中國大陸煤碳和石油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同比分別下降0.6和0.4個百分點。
「到2030年,中國的大氣污染問題會大大改善,『APEC藍』不是不能實現的問題。」解振華表示,北京在APEC期間能夠出現這種天氣,說明只要採取措施,空氣品質是能夠改善的。短期實施可能對經濟社會發展有一些影響,但把時間拉長,讓措施更准更有力度,就能早一點實現「APEC藍」。
大陸全國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何時能建立?
據蘇偉介紹,中國大陸從2011年開始啟動了7個省市的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經過兩到三年,這些試點從機制建設、法制建設、規則建立、交易平臺建設等都已完成,並從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已陸續上線交易,總體起步較為平穩。
根據當天發佈的報告,截至2014年10月底,中國大陸7個試點省市碳交易市場共交易1375萬噸二氧化碳,累計成交金額突破5億元。
蘇偉表示,下一步將重點推動立法進程,儘快頒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同時進一步加快全國性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爭取在2016年開始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