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期】【專題】:當代大陸農民工群像–經濟篇

「漲工資」顯現     「用工荒」常態化

劉巍巍

一些工業企業大力推廣「機器換人」,
以緩解長期以來困擾民營企業的用工荒問題,
減少用工成本。圖為浙江省海寧市一家生產集成灶的
企業車間,一名工人把需要焊接的面板放在
機器人工作面上。(新華社
王定昶攝影)

7月1日起,大陸東部經濟大省江蘇將再次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其中南京、蘇州等一類地區從1320元(約合台幣6600元)調整為1480元(約合台幣7400元),漲幅超過10%。與此同時,四川、遼寧等18個省區市也「集體」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除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出發點外,在新一輪最低工資標準提高的背後,是後金融危機時代企業面臨常態化「用工荒」壓力,以及大陸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的現實需求。 由於農忙,許多地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尤其是在經濟開發區、製造企業和出口加工型企業,「招人難」現象更加凸顯。

「用工荒」現象在長三角部分企業中逐漸增多,「招不到人」情況較為普遍。「企業用工荒的持續性出現,與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和新生態農民工崛起有關。原有的勞務輸出地,近年來經濟發展下就業機會增多,不少工人已在當地就業;加之85後、90後農民工不再像父輩一樣,願意從事操作工、建築工等工作,用工荒是一場持久戰。」蘇州英格瑪人力資源集團董事長莊志說。

一位家在四川南充的農民工沈如海說:「我在昆山打工已經6年,兩個月前回家,加班加點拿到的每月3000多元(約合台幣15000元)的收入,扣掉交通、吃飯等基本費用,只剩下千把元,這幾年老家的企業多了,純收入和在蘇南差不了多少,還不用背井離鄉。」。

除提高勞動者收入水準的基本出發點,新一輪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實際上也是對企業現有用工狀況的積極回應。復旦大學社科部副教授邵曉瑩認為,在經濟穩中趨暖後適時適度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是希望通過切實提高職工收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用工荒」問題。一些企業家也認同這一觀點。仁寶資訊工業(昆山)有限公司人事處負責人表示,隨最低工資標準上調,員工的穩定性可以得到保證,由此節約因員工頻繁流動而不斷增加的招聘和培訓成本。

來自民工和勞動力市場的回饋同樣印證這一點。「從開始出來打工到現在,工資最早是450元,後來慢慢漲到960元,聽說現在工資要漲到近1500元了。1500元對我們在外面打工的人來講肯定是好一些。估計村裡鄉親也會有人再考慮出來打工的。」在南京一家物業公司工作的農民工陳亮軍說。

除滿足居高不下的用工缺口,隨國家經濟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提高工資標準對於淘汰單純依靠勞動力成本優勢的低端產業,實現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新華社)



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