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期】社評:亞洲新秩序正在成型,台灣不能置身事外

13年前,當小布希志得意滿的踏入位於上海浦東的APEC會場,讓中國遵循由美國所一手主導的亞太經貿秩序,無疑是繼蘇東波瓦解之後,美國在全球戰略上又一次的重大成就;13年後,當歐巴馬帶著期中大選受傷的左腿,一拐一拐地走上北京雁棲湖畔的圓形飯店,習近平正從容地向與會的各國領導人推出「亞太夢想」,從「一帶一路」到「亞太自由貿易區」路線圖,說明了中國當局雖無意在太平洋海域與美國爭霸,卻展現在地緣政治與經貿規則制定權上,旺盛的企圖心。

「亞太自貿區」的願景早在2006年的APEC越南河內會議上已經提出,但隨著2009年美國宣布「亞洲再平衡戰略」而歸於沈寂,取而代之的是美國積極介入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中國也相應推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CEP)作為因應。全球金融風暴之後,亞太地區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區域經濟總量佔全球57%,對外貿易額佔全球比重的46%,區域內商品、資本、人員、資源的自由流通,每年將減少上百億美元的損失。問題是,一個將中國大陸排除在外的亞太區域一體化安排,比起一個沒有美國參與的亞洲經濟一體化倡議,更任人難以想像。今天的中國,不但是區域內最終產品的主要生產者,更是主要消費和投資市場的提供者。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中國經濟每增長1個百分點,就將拉動亞洲經濟增長0.3個百分點。2013年,中國與APEC其他成員之間的貿易額佔到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60%,直接投資佔比近70%。不管就經濟總量、市場份額,或是區域分工的角色,一個沒有中國參與的區域安排,終將是白忙一場。

時隔多年,今年中國再次擔任APEC東道主,以「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夥伴關係」為主題,並將啓動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入列會議的重點。北京APEC會議是中國轉變其世界角色的分水嶺,不但改變了過去由美國主導的亞太發展路綫圖,也象徵著中美兩國在世界經濟規則主導權的一次重要易位。無論是通過比《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更具包容性,也更符合亞太國家利益的「亞太自貿區」(FTAAP)路線圖、宣布投資「一帶一路」計劃引領和推動亞洲經濟發展,還是達成中俄天然氣西綫協議、完成中韓雙邊自貿區實質性談判、在四項共識的基礎上實現了中日領導人會面,或是與美國簽訂了有里程碑意義的《氣候變化協議》等,在在都顯示了中國不再是世界經貿秩序的順應者,而成為亞太地區發展規則的制定者,實現了以地緣經濟改變亞太地緣政治的目標。

更值得一提的是,日前中韓兩國領導人借APEC會議之便,在北京進行正式會晤,宣佈結束兩國自由貿易區協議的實質性談判,並將於本年底前達成協議。台灣和韓國都曾經位列「亞洲四小龍」,在東亞區域分工序列上處於水平競爭,貿易結構相似度高達77%,主要產品都是鋼鐵、石化、紡織、機械與資通訊產品,主要出口市場都在中國大陸、日本與美國。據台灣經濟部評估,中韓自貿區生效後,台灣工業產品有24.7%將受到韓國產品嚴重威脅,台灣南部的石化業與高雄的鋼鐵業,將會受到最大衝擊。此外,中國大陸首度同意將金融、通訊和電子商務領域納入中韓自貿協定,這意味著未來大陸的新興服務業對韓國「門戶大開」,將來台灣不只貨物產業堪憂,服務產業也將備受衝擊。

我們必須關注,通過APEC會議以及隨後的G20峰會,一個嶄新的亞洲秩序,連同地緣經濟格局已日益成形。無論這個秩序是指「太平洋世紀」、「新絲綢之路」還是泛歐亞體系,這些說法均指向同樣的事實:北京通過「新絲綢之路」向西進入歐亞其他地區;通過「亞洲自貿區協定」向東連結太平洋彼岸,亞太經濟繁榮的區域網絡正日益擴大。在這個秩序中,條條大路通向北京。當中國大陸投資400多億美元建設經由中亞和俄羅斯進入歐洲的陸路,以及從東南亞到中東和非洲的海路時,海峽兩岸關係受阻於島內政爭,《服貿協議》與《貨貿協議》遲遲無法進展,兩岸政治互信薄弱,台灣勢必要錯失加入這個新亞洲經濟和基礎設施網絡的機會。不論美國和日本等國多麼拉攏台灣在軍事和經濟上牽制中國,一個新的亞洲秩序已然確立的基本事實不會改變。對於台灣來說,除了成為這個秩序的一部分,別無其他方案。

大雁齊飛,雀鳥獨徘徊。淹沒在選舉煙硝中的台灣,實在不能再置身事外,滿足於在自家屋簷上下跳躍的「小確幸」。當政者應以此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