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期】香港佔中的台灣啟示

張方遠

方遠觀點配圖

佔中看起來是一場面目嶄新的行動,但其核心兜售的仍然是老路數。圖為香港大學學生會刊物《學苑》,鼓吹「香港民族命運自決」。(網路圖片)

9月28日香港佔中行動爆發前幾個小時,我恰好在香港機場等候轉機回台北。那天香港機場與平素並無二致,待機旅客熙熙壤壤,本來打算趁機在機場書店找幾本香港新出版的學術書,沒想到店內的陳列空間幾乎都讓位給反共、反華的「暢銷書」,這類書籍恰可反映出香港社會對大陸的看法與意識形態。從港英時期至今,反共反華或是非議中國高層政治人物八卦小道消息的出版品,一直是香港書市的主流。

此次佔中所動員出的巨大能量,絕非偶然。經過此前反基本法23條立法、反李克強訪港、反國民教育等一連串運動的淬鍊,香港社會新興的反對力量在領導人、組織、動員、宣傳上都臻於成熟,佔中象徵著這是一支未來能夠持續衝鋒陷陣的鐵血隊伍。與台灣類似,香港回歸至今尚未對殖民遺緒進行系統性、有效的清理與批判,同時社會內部思想方向長期受反共文人的主導,香港在回歸前後一直是西方反華勢力對抗中國的重鎮。

佔中看起來是一場面目嶄新的行動,如同台灣太陽花,在港台內外都受到普遍的關注,但其核心兜售的仍然是老路數──「反共傳統,全新感受」。

港人要的是否定中國對港的主權,而台人要的是否定兩岸同屬一中,無怪乎台灣某學者迫不及待發表長文,歡欣鼓舞地宣告「香港民族主義(Hong Kong nationalism)的逐漸興起」。港人把香港回歸看做是中國殖民,台人也把台灣光復看做「再殖民」,由於對社會性質的混淆不清、甚至是刻意誤導,無怪乎藍綠政客與美國同一口徑,齊聲支持香港佔中。必須捫心自問的是,台灣與香港在歷史上共同見證了近代中國的苦難,而台灣今天對香港佔中的無條件支持,是因為真的相信並支持「真普選」?或者只是把對於自身社會與兩岸關係的矛盾、焦慮投射到香港身上,虛情假意地聲援香港這個反共與反中的「盟友」?

港人宣稱佔中是要追求符合「國際標準」的「真普選」,而自詡為亞洲民主模範生的台灣,又該如何看待所謂的「國際標準」與「真普選」?

台灣長年受美國主導「普世價值」話語的洗禮,無差別地對待選舉、民主與自由等概念,甚至是直接劃上等號。只要有社會問題浮上枱面,便有人跳出來開一帖「需要更多民主」的藥單,這種看似進步的說法,其實只是在替現狀擦脂抹粉。

紐約大學政治學系終身教授熊玠指出,不同民主國家的選舉都有「例行篩選功能」。沒有人會反對台灣實行的是「真普選」,但台灣的選舉制度難道沒有篩選機制嗎?政黨的初選、提名、嚴格的財產限制,以及原先《國安法》規定的「人民集會、結社,不得主張共產主義或主張分裂國土」,這些當然都是篩選,而且可說是保護鞏固資產階級充當統治階級的法律形式,甚至是在意識形態上進行排他與清洗。

台獨與獨台攜手震天價響地高喊:「台灣必須是台灣人的台灣」、「台灣的前途由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決定」,但台灣的民主制度卻從來不是台灣人自己的專利。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今年4月28日在香港《南華早報》發表〈美國指導下的台灣鳥籠民主〉,從民進黨對公投法的曖昧態度以及台灣的核能政策,說出了台灣人一直不願面對的真相──台灣民主是被美國扶植、主導、綁架。台灣朝野上下不分藍綠都是美國的代理人,而這就是台灣急於向香港炫耀、輸出的「真普選」?

1997年香港回歸,做為「中國的香港」來實踐「一國兩制」,便無法偏廢「一國」與「兩制」。「人民是最終的政治意義的主權的歸屬」,中國人民的概念當然涵蓋了香港人民,那麼全國人大提出的普選方案所設下的政治底線──特首人選必須「愛國愛港」──又如何說是一種「假普選」?

一國兩制當然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與缺陷,港台人民該奮起追求的是民族與階級的雙重解放,而非空洞地喊著西方話語的「公民」,更非充當西方顏色革命的打手。香港正在走台灣的老路,台灣在一旁加油打氣,不過只是在掩飾自己的袖手旁觀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