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上市:中小企業代表敲響開市之鐘的象徵意義
■ 傅雲威
美國東部時間9月19日上午,伴隨一陣清脆的開市鐘聲,中國大陸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正式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不過,敲鐘者不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而是阿里巴巴的客戶代表:快遞員、網店店主、海歸創業者、農場主、普通買家……他們代表了中小企業和消費群體的鮮活因數。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讓中小企業代表敲鐘,都極具象徵意義:他們所敲響的,既是阿里股票交易開市之鐘,也是中小企業借力互聯網經濟生機勃發的晨鐘,更是新經濟、新業態倒逼產業轉型、治理升級的警鐘。
馬雲團隊突破常例,苦心安排的這場敲鐘儀式,無非是為了彰顯其幫助中小企業成長並與其共同成就阿里巴巴電商生態系統的理念。
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中國大陸本土電商,本出身中小企業,發跡於互聯網技術應用,蓬勃於中國式B2B(企業對企業)、B2C(企業對個人)模式的構建與創新,倚重於國際資本的鼎力支援,根植於中國大陸龐大的生產、消費市場及獨特的產業結構,受益於大陸入世的巨大商機。
電商們成功的因素或許很多,但核心的一條在於把互聯網技術與中國大陸中小企業及本土市場特點相結合,開創具有中國大陸本土商業特質、滿足中小企業經營實際需求、適合大陸政策環境的技術應用和商業模式,並憑藉本土化優勢在C2C(個人對個人)等市場關鍵領域擊敗美國億貝公司這樣的國際一流電商。
正如馬雲所言,中小企業就像岸邊的沙子,互聯網能夠把它們粘合在一起,聚合成可以抗擊石頭的力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互聯網經濟時代,阿里巴巴不棄中小企業之小,故能成就上千億美元市值之大。當前,大陸中小企業數量龐大,它們既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也是經濟持續增長的穩定基石,更是創新、創業的最活躍主體。
針對這一最新經濟動態,大陸政府正積極推進簡政放權,對中小企業加大財稅、金融扶持力度。自今年3月1日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實施以來,新設立企業數量激增61%,而年中以來,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大陸國內就業依然保持穩定。這表明,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改革措施初現成效,而這才僅僅是個開始。
在百舸爭流的經濟全球化時代,只有與時俱進、不斷自我革新,才能經受住技術與商業大潮的反覆淘洗,並在顛覆性變革來臨之前,借助新的增長點、利潤源,完成蛻變。中國大陸的小微經濟正在產業發展和宏觀經濟層面,釋放無盡活力,深刻重塑商業價值取向和國家治理方略。